PDCA循环在新生儿脐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2017-03-22徐丹
徐丹
PDCA循环在新生儿脐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徐丹
(恩施州卫生学校,湖北 恩施 445000)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新生儿脐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级4个护理衔接班设为实验组,4个护理衔接班设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进行质量监控,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比两组操作考核及格率。结果 实验组及格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PDCA循环有利于护生掌握新生儿脐部护理操作技术。
PDCA循环;新生儿;脐部护理
PDCA循环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质量管理办法,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该循环包括4个阶段: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过程,也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每个循环结束后进入下一个循环,有利于工作改进和提高。
胎儿娩出后结扎脐带,一般7~10天自然脱落。期间脐带残端作为一个开放性伤口,若护理不当,可引发感染,严重者甚至可能引发新生儿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故新生儿脐部护理是护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儿科护理操作技能。为提高护生新生儿脐部护理操作技能,笔者在教学中应用PDCA循环进行质量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我校2015级4个护理衔接班设为实验组,4个护理衔接班设为对照组,实验组252人,对照组260人,均为女生,年龄16~19岁。两组护生入学成绩、入校后开设课程、教学环境等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质量监控,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法,即视频演示—教师示范解说—护生模仿—操作考核。
1.2.2 实验组 采用PDCA循环进行全面质量监督,按照视频演示—教师示范解说—护生模仿—个人练习—小组长纠错总结—护生展示操作—护生点评—教师检查—全员总结—操作考核流程开展。
(1)P(计划)。计划是PDCA循环的开始。在操作讲授之前,引导学生分析完成以下问题:
①断脐及脐带残端自然脱落周期。胎儿娩出后用0.5%碘伏对其脐带根部进行消毒,之后用消毒过的气门芯在距离脐带根部0.5 cm处结扎,在脐带远端距离结扎部位0.5 cm处剪短,挤出脐带内残留血,以2.5%碘酒消毒。脐带一般2~3天干燥,7~10天自然脱落。
②脐带残端感染因素。结扎脐带时污染或脐带脱落前后敷料被粪、尿污染;羊膜早破,出生前脐带被污染;分娩过程中脐带被产道内细菌污染;被脐尿管瘘或卵黄管瘘流出物污染;继发于脐茸或脐窦的感染。
③分析导致脐带残端感染的主要、次要原因。保持干燥是预防脐带感染的关键,胎儿出生后脐部受水渍、尿液、汗液等潮湿刺激而未进行有效消毒是脐部感染的最常见原因。
④制订脐带残端护理计划。笔者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听取教研室教师意见,联系临床带教体会和实习生调查问卷分析结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拟定了《新生儿脐部护理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加强健康教育。加强产妇健康教育,选择吸水、透气性好的纸尿裤或尿片,强调纸尿裤或尿片不可压住脐带残端,如尿湿应及时更换。尿液污染脐带残端和新生儿沐浴后应立即进行脐部护理。不用脏手或脏布摸、擦脐部。如果发现脐根有渗血、肉芽组织、脓性分泌物、腐烂、红肿及臭味,及时报告医生,防止病情恶化。
保证消毒方法正确。脐带残端消毒时,需用消毒棉签沾75%酒精,从脐根部中心呈螺旋状由内而外向四周擦拭,不可来回擦,以免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根部。脐带脱落后,局部会有潮湿或米汤样液体渗出,可用消毒棉签沾3%过氧化氢或75%酒精擦净,不可用龙胆紫涂脐以免影响观察脐部感染情况。若发生感染可加用抗生素膏剂局部外敷,若有肉芽组织可使用10%硝酸银烧灼。脐带残端若2~3天未自然干燥可用95%酒精对残端脱水。
(2)D(实施)。实施是PDCA循环的根本。
联合P阶段设定的脐部护理常规认知和护理目标,结合护生未进入临床实践、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等实际情况,按照视频演示—教师示范解说—护生模仿—个人练习流程开展。“教师示范解说”是将护生所看视频与理论联系的过程,护生在模仿中体会操作重难点和注意事项,在个人练习中优化护理措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整个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也嵌入了PDCA小循环,护生在反复练习过程中对照他人查找自己的不足,分析原因并加以改进,从而提高和巩固操作能力。
(3)C(检查)。检查是循环有效进行的保证。
本阶段主要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是否符合预期结果。检查主要从3方面开展:小组练习时,小组长随时了解小组成员操作情况并督促其达成目标;护生展示时,教师观察其操作情况并予以点评,及时消除影响目标进度的不利因素;操作考核时,教研室成员及临床带教教师参与其中,评估护生是否达到目标要求。
(4)A(处理)。处理是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
本阶段一方面是总结成功经验,制定标准;另一方面是把未解决的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本阶段为小组长纠错总结—护生展示操作—护生点评—教师检查—全员总结环节。教师对护生的创新给予肯定并优化操作标准,对于在本循环没有解决的问题,护生、教师集体讨论,分析原因,寻找改进办法,在下一个循环改进。在每个循环中,教师对操作较差者应给予更多关注,以便让所有护生达标。
2 结果
2.1 实验组对PDCA循环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评价(见表1)
表1 实验组对PDCA循环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评价(%)
2.2 两组新生儿脐部护理操作考试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脐部护理操作考试及格情况
3 讨论
(1)采用PDCA循环能够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教学质量。在周而复始的循环中不断发现、修正各种错误,能激发师生间、教师间、校院间的交流与学习,让各种操作考核标准趋于完善和成熟。
(2)采用PDCA循环法能不断提高护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在PDCA循环实施过程中,需要护生参与并发表意见及看法,课堂气氛活跃,护生产生当“小老师”的荣誉感,产生主人翁意识。同时,“护生展示操作”这一环节的设定也给其带来一定压力,督促其勤于练习,不逃避不退缩,力求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
G421
B
1671-1246(2017)05-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