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平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教师管理

2017-03-22林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公平理论教师管理管理分析

林英

摘要: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需要实现其公平理论的有效应用,针对目前教师感到不公平的原因展开分析,保障高校管理模式的更新,教师结构的有效优化,满足高校日常教育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公平理论;教师管理;管理分析;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017-02

一、公平理论基本概述

所谓公平理论(Equity rheory)属于管理心理学中的过程激励理论,它是1965年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Adams)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体现了心理学及其管理学是密切相关的,是现代领导艺术的一种必备模式。通过对公平理论环节的分析,来满足日常教师管理环节的需要。该模式的关键点是对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这一理论是通过对社会比较的深化研究,来探索个人贡献及其所获得奖酬的关系,因此又被称为社会比较理论。

公平理论不是绝对的,它是一种相对的概念。一个人取得一定的成果,他更注重自己所获得报酬的相对量,这个相对量是与社会整体进行比较的。同时也包括了现在和过去的对比,这种评价,是理性看待自身价值的方式,这种评价模式对于个人日后的工作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比较包含了两种形式: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所谓横向比较,即将自己所获得的“报偿”(包括金钱、工作认可以及获得的赏识等)与自己的“投入”(包括教育程度、努力程度、投入工作的时间、精力等)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作社会比较。两者关系如下式所示:

0p/Ip=0c/Ic

式中0p表示人们对自己所获报酬的感觉;0c表示人们对作为比较对象的他人所们对比较对象所作贡献的感觉。所谓纵向比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两者关系如下式所示:

0p/Ip=0h/Ih

式中0p表示人们对自己现在所获报酬的感觉;0h表示人们对自己过去所获报酬的感觉;Ip表示人们对自己现在为组织所做贡献的感觉;Ih表示人们对自己过去所做贡献的感觉。通过两者比较,如果个人所获得报酬和他人在同等条件下获得报酬具备一致性,就会获得一定的公平感,工作热情高涨,对其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就具有激励作用,更加努力工作。反之就会产生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展现,从而导致行为动机减少,消极悲观,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出现逆反等行为,严重导致其教学质量水平下降的情况。

二、教师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通过对公平理论环节的分析,可以得知教师公平感的获得因素不是简单的报酬公平,更是教师的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报酬满足等的结果。为了保证高校日常教学工作的稳定运行。校方应对教师的公平感进行深刻剖析,要让教师获得良好的个人公平感受,以方便日常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

1.教师的公平感首先来源于自身需求的满足,就是校方对于教师的信任。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校方管理者自身的公平观念受到限制,不能保障其先进的公平价值观念的树立,其相关领导阶层的观念大多是平均主义、保守主义等,这一系列的观念深入到日常的管理环节,就容易导致教师产生不公平的感觉。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实现其分配报酬的优化,是教师公平感获得重要因素。而在实际教师管理过程中,这种观念模式反正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出现了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的现象。

由于学校的先进管理制度的缺乏,也不能保证对教师的有效管理,导致出现一系列的教师内心失衡的现象。这种失衡的现象就是教师的自身公平感的缺乏。在有些高校中,校领导对于教职工的工作并不能实现有效的了解,却在这种前提之下,对教师自身教学模式进行评价,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容易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实事求是,也比较容易破坏教师的公平感。

为了满足高校教育教学的需要,需要实现其公平理论的有效应用,在此过程中,要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人不是一种工具,这需要我们重视人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重视教师的作用。教师是学校领导的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在高校管理过程中,要遵循人性化管理的原则。一般来说,高校教师普遍文化程度高,其综合素质都是比较高的,和外界的互动也是比较密切的,因而对于高校管理者的要求也是相对比较严格的,比较渴求公平性的实现。学校领导要针对这种情况,实现其管理理念的更新,发挥多数人的积极性,满足高校的实际工作。

2.在日常学校管理工作中,需要对高校教师自身政治素质进行提升。所谓的公平性和物质条件是有一定联系的,但是最重要还是人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是密切联系的,也就是和教师得到个人素质密切相关。因此高校应积极开展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对教师自身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首先要正确评价自己的投入,不盲目攀比,不要过分夸大自己能力,消除个人偏见与私欲;其次要引导教师换位思考问题,要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评价任何事物,包括自己和别人,综观大局,提倡一定的奉献精神,对某些“不公平”现象以宽阔的胸襟、豁达的态度来处之,从而提升了教师个人整体素质。在学校进行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深化开展过程中,要选择一种教师自身抵触最小的模式进行开展。

3.在管理过程中,需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例如在用人奖惩方面,如果管理者对自己关系网内的成员,以及有特殊关系的人不论其工作能力如何,一律额外照顾,委以重用,并且通过不合理奖酬的方式来培植私人感情、提高个人权威,那么这样的做法必然导致其他教职工产生不公平感,从而严重挫败他们工作热情的发挥。因此,首先学校管理者应及时地向教师传递有关信息,充分尊重广大教职工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定权。

4.在高校管理过程中,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个体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管理模式的深化,从而实现对每个教师的有效应用。在此过程中,要提高教师的入职门槛,根据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实现其教师的有效选择,对于某些高素质的人才,可根据其实际能力,为其的日常教学与科研创造条件,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教师自身价值的发挥,也是教师公平感获取的一个重要条件。对那些在工作中勤勤恳恳、认真负责、教学方法出新有创意并做出成绩者,应当给予适当奖励;而对工作虚于应付、不负责任;碌碌无为者,则应给予惩戒,切实做到赏罚分明。从某种角度上看,奖惩公平是一個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管理手段。在实施高校管理过程中,体现为建立健全规范的考核制度,实行量化考核,并尽可能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绩效评估方案和奖惩制度体系。

通过对公平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度。众所周知,任何个人从事某些社会活动时,都期望从中获得某种效益,并且希望通过这种效益能够满足自身的需要。利用这种理论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教师为高校服务,为社会服务,稳定高校日常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高校老师一样是期望得到学校公平的回报,服务于己。因此,在高校管理中只有最大限度提高高校教师的公平感,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对高校教师的有效管理,就需要保证教师的公平感的提升,该环节的开展,离不开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与努力。公平竞争,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对于每位高校管理工作者而言,在处理日常事务和各种问题时,都应当以公平、公正为前提条件,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合理规范,追求效率优先同时兼顾公平原则。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总之,只有充分了解到教师的需求,做到全员激励,全程激励,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发挥潜能,从而保障高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展。它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前提,是现代高校在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关键性环节。

参考文献:

[1]蒋文飞,黄良英.公平理论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技术导刊,2006,(6).

[2]阎蔚.论公平理论对教师激励的应用[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

[3]曲正伟,孙艳.论公平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2,(9).

猜你喜欢

公平理论教师管理管理分析
基于公平理论的大学生学习绩效研究
建筑项目投资前期的造价咨询管理分析
铁路路基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分析
基于公平理论模式下的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策略剖析
高等学校新校区教师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析
有关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分析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管理
我国征收遗产税的正义价值论——以代际公平理论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