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韩高校留学生适应和交往现状的对比研究

2017-03-21朱珊珊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解决途径对比留学生

朱珊珊

摘 要:海外留学生因不适应异国环境,难以融入陌生的生活圈子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导致了近年留学生自杀事件的频发,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刻不容缓。本次旨在通过对中韩高校的两位留学生的采访进行对比,观察留学生生活现状的同时发现问题,并根据采访得出结论,寻找解决途径。

关键词:中韩高校 留学生 对比 影响因素 解决途径

留学生教育不仅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国家近年来为招收国际留学生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以此提高国际留学生的招收力度。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意识的进步,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将孩子送出国门,去异国接受不同的教育与理念,这样不仅可以切实学习到多种多样的知识技能,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磨炼孩子的意志,培养更独立的生活方式。由于此现象的出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国际教育学院,招收来自各国的留学生前来就学,各高校中出现了许多不同国籍学生的面孔。随着世界范围内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许许多多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毋庸置疑的是在众多问题中,外来留学生与当地学生的交流问题,与当地环境的融入状况是首要解决的,因为生活上的良好适应和与他人的无障碍交流问题是时刻伴随着留学生的一大课题,是留学生在异国生存与求学的基础和保障,这一问题如若得不到良好的解决便会引发留学生许多心理上的问题,严重时会导致悲剧的发生。2014年的8月到10月,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两名留美的中国留学生相继自杀,这一事件一经报道便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从报道的结论来看,他们都是因为学习、经济压力以及无法适应留学所造成的心理负担最终选择了这一让人扼腕的结局。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每一个出国留学的孩子都承载了父母亲人最赤诚的期望,他们带着求学的欲望和对异国的期待走出了家门,却因为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活环境、朋友圈子而产生心理压力,最终可能走上令人惋惜的道路。因此,对留学生们的心理境况和对当地环境的融入情况这一问题的关注是迫在眉睫的。

今天,我们以中国广西民族大学与韩国庆熙大学为例,通过对两大高校留学生的采访进行对比,在观察留学生的交流融入现状的同时,来浅要研究中韩对外来留学生融入当地生活环境、学习氛围之间的举措有何不同之处,并从中探索自身不足、找寻解决渠道。

一、影响留学生与当地环境及同学群体融入的几个因素

在对韩国庆熙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和在中国广西民族大学留学的越南学生的采访中,我们可以大致分析出影响其与当地环境和同学群体交流融入的几个因素。(1)首先是时间因素,留学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留学生们与当地环境的融入情况。在韩国庆熙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于今年九月份入学,到目前为止大概三个多月的时间,在采访中她说道:“我明显感觉到周围环境还是很陌生,不会一个人到不认识的地方,如果要去的地方不在家附近的话就一定会和朋友一起,因为如果不这样会很没有安全感,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也有些胆怯。”而在对留学广西民族大学的越南学生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他是已经在中国留学四年之久了,所以无论是对周围环境的熟悉程度还是对中文的运用方面,他都较为自信,在采访过程中也能全程中文对话并且较为流畅;(2)其次是饮食与生活习惯方面,通过采访我们不难发现饮食或生活习惯越接近,对留学生们的环境融入就越有帮助。在采访中,越南留学生是这样说的:“这里和我家乡的实物不太一样,这里的实物比较咸,我们家乡的食物是比较清淡的,所以我一般都在我们自己的食堂(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有留学生自己的食堂)吃饭,很少去别的地方吃饭。”食物是人生所必需的物质因素之一,因此当留学生们离开自己所熟知的饮食环境,他们需要时间去适应全新的饮食习惯,所以饮食和生活习惯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留学生适应当地环境。(3)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语言因素,言语交流是人适应新环境最快也是最直接的途径。当达到语言无障碍的时候,人会自然感觉到与周围环境的亲密,从而大大减少疏离感与陌生感。與此相对的,当语言沟通成为障碍时,也就自然而然地对周遭环境产生陌生的恐惧感,这一点在对两位留学生的采访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首先越南留学生在说到语言方面就较为自信:“我来中国之前学习了一年的中文,当然大部分是来中国之后学习的。现在我以已经可以说大部分中文了,只有小部分(说得)还不好。”在问到与他人交流的方面时,他说:“交流可以的,(只要)不说太难的词。”而对此问题中国留学生就显得不那么自信了,她说:“我一般不会和韩国人交流,除非是买东西。”在问到原因的时候,她说:“因为我韩语不好啊,所以平时也都只跟中国朋友一起,这样大家交流起来没有障碍,也不会觉得谁韩语不好丢脸什么的。”由此可见,语言是否相同,使用是否流利会对留学生是否愿意主动融入当地环境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

二、对比中韩高校关于促进留学生交流所采取的举措

分析完影响因素之后,可以通过对比各高校是否针对以上因素帮助留学生融入当地环境进行了某些举措,由此更为直观地来分析我国在这方面有何不足之处。通过采访越南留学生我们得知,在校园中作为留学生,他们一般很少甚至压根不去国际学院以外的学院,原因是他们觉得自己与他人不同,在这个校园里他们是少数群体,所以他们或多或少地会存在一些胆怯心理,他们有自己的学院、自己的食堂、自己的宿舍楼,甚至连活动用的操场都有单独的,所以他们很少也不必特意地到其他学院的范围活动。在问及学校是否组织过一些促进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活动时,他摇了摇头,说除了开学的时候在大会上聚过一次就再没有全校集体的活动了。然而在这方面,韩国留学生就显得更有话说,从采访中得知,虽然他们也是在全是留学生的学院学习知识,但是在他们入学后不久,学校就会给每一位留学生分配一名志愿者,并要求志愿者与留学生必须每周联系2~3次,旨在帮助留学生更好地融入环境学习韩语,她说:“因为给我们分配的都是同一个学校的校友又都是年龄差不多的,所以我们一般很快就能成为朋友。”而且每季度学校都会组织些活动,有的去民俗村啊,有的去参观韩屋或者韩服文化,我们上次就去了雪岳山,明年还会组织去济州岛,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就会与韩国学生有很多交流。当问到这些活动是否能切实帮助留学生融入韩国环境的时候,她说:“当然有。比如组织外出活动的时候,我们学了挺多韩国礼仪的知识,这不止对和韩国同学交流有好处,对在韩国生活也有帮助,因为韩国非常注重礼仪。”

三、对于促进留学生对环境的融入与交流能力的提升提出建议

从采访中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出我国地方高校在关于留学生对当地环境的融入与和同学之间的交流问题上不如韩国高校处理得妥当。本次虽然进行的是个例采访,但我们却要做到以小见大,从对比中寻找自身不足,努力改进。在关于海外留学生融入当地生活圈子这一问题上有几点建议:首先很重要的是留学生个体的主观因素,比如塑造良好的交友心态,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对周边环境形成正确的认识等等,除此之外的客观因素是需要留学生群体的主要生活对象——学校,做出一系列的调整和努力的。(1)首先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留学生群体是否能融入陌生环境这一问题,密切关注留学生的课外交往状况是否顺利,这是基础也是前提。(2)学校应定期组织促进学生群体之间交往的活动,比如鼓励学生创办交流社团,为留学生组织校外参观学习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留学生们的对外交流能力还能帮助其学习到异国文化知识,加强其学习兴趣。(3)学校应针对交流恐惧和交流障碍的学生安排心理辅导老师,更为科学和专业地对其进行帮助。

从广西民族大学的例子可以看出,我们为留学生设立自己的生活圈子,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但同时也在无形中限制了他们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长此以往,虽然他们的语言不构成他们与外界交流的障碍,但是他们的胆怯心理依旧会阻碍他们融入当地环境。所以,我国地方高校在创造物质条件减轻留学生生活习惯差异的同时也要尽量营造机会,通过创办活动促进留学生与当地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帮助他们尽快地融入全新的生活环境,使来我国的每一位留学生都不止能达到学业上的进步,还能做到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娜.对提升广西高校的东盟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0(9).

[2] 朱国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 李彦光.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问题与建议[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解决途径对比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社会保险争议解决途径探究
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