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非专业英语实用型人才研究

2017-03-21张彦玲刘丽娜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大学英语

张彦玲++刘丽娜

摘 要:通过对一些地区用人单位以及该地区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调查发现,只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单一的课程设置来衡量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通过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实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081-02

一、市场需求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需求可以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英语人才社会需求主要指的是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英语外交能力的需求。这些年来,一大批本科毕业生进入社会,在面试时发现很多用人单位都偏于实用型人才,即能够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的人才。实用型英语人才则是指有能够将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工作上与外交上的能力,并给单位带来利益。

二三线城市高等院校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后留到当地,为了对学生的应聘单位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我们对其城市用到英语的单位进行调查,发现80%以上的单位对英语成绩突出的毕业生优先录取;75%的用人单位认为,本科毕业生专业基础以及英语基础掌握还可以,但是与专业有关的英语掌握就相对较差,有的大学生则是“聋哑”英语学习者,只会写,在听和说上有所欠缺。根据这个调查,我们认为当地大学应该反思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革。

二、市场需求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影响

1.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先基础教学后专业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学习生涯以及就业有一定的影响,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下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尤其是2000年之后由专科院校升成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就是四个学期都开设基础英语的课程,有的学校只在大三的时候开设一个学期的专业英语课程,而大三下学期和大四都没有英语课程的设置,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在专业英语方面较差,不能够适应工作的需求,因此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应该是大一大二学习基础英语,完成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的衔接,从大三第一个学期开始学习专业英语一直到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先夯实英语基础再学习专业英语的课程设置,有利于满足毕业以后的工作需求。有的学校只有个别专业开设专业英语课,其实像物流、经济、法律、医学类等专业都有必要开设专业英语,对以后阅读外文文献或者是交流都有所帮助。

2.浅化英语等级考试

从第一次开设英语四级考试开始,到现在己有20多年。我们不能够否认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促进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途径,但是这样的考试对于英语的实用性以及广泛性都有一定的局限。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大学英语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以便阅读外文参考文献,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然而,好多学校并不是这样进行教学的,而是因为要学习专业知识才学习的英语,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反而让学生将英语的学习当成一种负担。教师可以尝试不同的教学理念以及方法,使学生学到一些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3.加强英语听说训练和人文知识的渗透

这些年来,学生的中学时期,为了参加中考、高考,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上都有些急,不断的做试卷,背单词,即使最后中考或者高考的成绩很好,但依然有很多学生不能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教师们不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进入大学后,教师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改变课程的设置,更换教学手段,培养实用型人才,使学生毕业后的听说能力能够满足工作单位的需求。除此之外,还要加大人文知识的渗透,很多单位在面试大学生的时候,除了要求有娴熟的专业英语知识外,还对毕业生的人文素养有一定要求,如具有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创新精神等。因此,不管课程如何设置,教师都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传播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他们在毕业后成为全能的实用型人才。

三、市场需求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1.课堂教学偏重听说的交流实际训练

外语教学史上,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活动是语法和翻译。这是典型的传授语言知识的做法,但弊端是即使学生掌握了语言规则,也不见得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能够使用这些规则。这样做的结果是,虽然学生语言交际的流利程度提高了,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语言知识,语言准确程度不够。因此,比较有效的外语课堂教学可能就是语言实践和语言知识学习之间的平衡。就像是跷跷板,过于偏向哪一头,都将失去平衡,出现问题(束定芳,2011)。

在课堂活动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活动的目的,同时也要考虑这些活动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束定芳,2011)。所以,老师要有这个意识,多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合理的交流机会,并要求学生不断使用某些表达方式或语法。这样,这些知识才会逐渐在学生的头脑中内化,从而不知不觉地学会运用语言去交流。这就需要老师去思考怎么制造一种良好的场景和气氛,引起学生的关注。

2.提高汉语语言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并不是仅仅懂得翻译理论知识和技巧就能够顺利地对英语进行翻译,因为很多学生的汉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比较差,他们很难将英语翻译词汇很好地融会贯通,以翻译出意思清晰、条理清晰的汉语。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努力加强学生的汉语语言文化修养,以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例如,针对“He let me put my head near his exhaust Pipe for a half hour.”这一句,很多学生会将其翻译成“他让我把头靠近他的排气管半个小时”,而真实的翻译是“他让我将头靠近汽车排气管吸了半小时的废气”,从这翻译实践中,教师可以发现,有很多句子的词汇是非常简单的,句型并不复杂,学生可以将其简单地翻译出来,但是学生的翻译显得过于死板,主要是受到英语行文习惯、表达习惯、词义概念、詞义范围的约束,如例子中的物主代词汉语中并不需要使用,而英语表达中必须使用,而将其在汉语中翻译出来比较死板和生硬,有时候意思也不清晰。

3.注重传授英汉语言对比方面的基础知识

大部分学生长期以来只是学习英汉两种语言,较少将两者加以比较,对其在词汇、语法、习惯用法、句子构成等方面的各自特点知之甚少,这给两种语言的顺畅互译带来了障碍。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应将英汉语言对比方面的基础知识贯穿于英语教学中,找出异同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为翻译打下良好基础。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相关信息,针对汉英词语的搭配习惯、多义性和语境的制约作用,培养学生养成分析具体语境和勤查字典的習惯。教改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可适当挑选课文中比较精美的段落让学生进行回译,引导其学会在分析原文句子内部的语义关联、表层结构手段、用词特点、语法形式、句子重心和语序等基础上,在译文中根据译语的语言表达习惯,使用相应的手段脱离原文形式的胶着状态,重新编排、组合、引申和转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另外,因课时紧张的关系,一些课外实用文本的语言对比材料可上传至自主学习课,供学生比较学习,交流讨论。这种做法既可避免教学翻译围绕课文语言点转,为掌握特定的表达或句型服务,又可最大化发挥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

4.重视文化导入,对比中西文化

真正成功的翻译,双文化甚至比双语更重要。在语言材料中,篇章、句子甚至每个词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教师应尽可能见缝插针地介绍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并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此外,教师还应推荐学生涉猎一些课外书籍和影视材料,或上传一些由于英汉文化差异而产生貌合神离的译文供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避免学生翻译时产生社会语用失误。

5.丰富第二课堂,提高翻译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成立校翻译协会,定期开展活动;开设实用翻译讲座,进行翻译理论启蒙;举办翻译比赛,活跃学习气氛。又如,积极将实用翻译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组织学生收集生活中英汉翻译中的误译例子,比如公示语的误译,菜肴名称的误译,鼓励他们相互合作或查阅资料试译,感受翻译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并把有一定英语基础、学有余力的学生吸引到后续实用翻译选修课堂上来。

结语

经济全球化让人们逐渐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而社会上有很多人才不好找工作,让人们开始反思教学模式。我国的英语教学应该以提高整体素质为前提,面向社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实用型人才。大学英语虽然只是一门简单的课程,但是如果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就会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帮助。因此,面向社会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英语课程培养实用型人才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崔刚,马凤阳.对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现状、内容以及原则的呈现[J].中国大学教学,2012,(2):33-38.

[3] 胡学文,吴凌云,庄红.大学英语社会需求.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外语,2011,(5):12-17.

[4] 常海潮.教学法“死亡”了吗?——论外语教学中教师中心角色的回归[J].外语界,2011,(3):36-43.

[5] 束定芳.论外语课堂教学的功能与目标[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5-8.

[6] 万藉.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J].考试周刊,2008,(4-7):93-94.

[7] 于建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情景认知教学环境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6,(2):9-10.

[8] 郑红,王肖平.教师在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用[J].职业圈,2007,(3):101-103.

[责任编辑 杜 娟]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大学英语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