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问题”:解读文本的支架

2017-03-21王调过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主问题文本解读

王调过

摘 要 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其核心是教师引導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这一过程呢?以“主问题”构建支架可以让学生在支架的引领和教师的引导下去解读文本,教者可以根据“设计问题、构建支架,补充内容、完善支架,效果评价、检验支架”这三个步骤来有效组织教学过程和进行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关键词 教学支架 主问题 文本解读

支架即起支撑作用的构架,在建筑行业又称“脚手架”。支架的应用极其广泛,有心脏支架、液压支架、太阳能支架和笔记本支架等。后来,建构主义者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支架式教学,其内容是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引导学生一步步去完成学习任务。具体说来,教师首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建立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的支架,然后在这种支架的支撑下,撬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让学生独立完成对学习的自我调节,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众所周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并不等同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教师只有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成果结合学生已有的水平重组整合,通过设计主问题建立支架,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完成对文本的解读。具体而言,就是以“主问题”为依托将整个课堂教学统一成一个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整体,每个主问题即是一个教学支架,学生在支架的引领和教师的引导、协助下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接下来我们就从“设计问题、构建支架,补充内容、完善支架,效果评价、检验支架”这三个步骤来具体谈谈其核心策略。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用之例《项羽之死》是经过课堂检验的教学实例,本文只是将其放置在支架式教学的框架下进行讨论,是一种微观层面上的讨论,而且这种讨论是指向文本解读的。

一、设计问题,搭建支架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可见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设计问题的过程就是搭建支架的过程,主问题的设计需要教师研读文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而且要指向文本的整体解读和深层理解,这样的支架才是有效的,能够引领学生去解读文本,生成知识。以《项羽之死》为例,可以设置这样四个主问题构建支架展开教学活动: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将文章分成几个场面,分别给这几个场面加个标题。(四个字)

2.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性格中的哪些方面?

3.为什么在乌江亭长愿意渡项羽过江的时候,项羽选择了自刎?

4.司马迁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地描绘项羽之死?

这四个主问题就是教师经过研读文本,明确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设计的。它们既是独立的解读文本的支架,又是一个完整的关于《项羽之死》文本解读的支架。第一个主问题是为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构建的支架,学生在此支架的引领下,浏览全文,概括总结出“四面楚歌”“东城快战”“自刎而死”这三个场面,初步进入了文本,把握和理解了文中具体事件的描写。第二、三个主问题是为突破重点而构建的支架,学生循着第二个教学支架,从文中搜索信息,总结出项羽性格中的“情、义、勇”,进而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理解了文章中表现出来的项羽的主要特征。阅读教学中,理解文本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当学生完成这个基本任务后,教师通过第三个支架引领学生深入地解读文本,学生共同探讨项羽之死的意义。随着层层的深入,第四个主问题构建的支架顺利引领学生进入探究文本的阶段。这些主问题之间是相互联系层层深入的,是一个从知识到审美再到生命教育的过程。通过这些教学支架,学生完整而有所侧重地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

二、补充内容,完善支架

主问题就像人体的主要骨架可以支撑整个人体,但一个完整的人的行动却需要其他的人体组织。与此类似,仅仅用主问题构建支架是不足以引导学生完成文本解读的,在主问题之下还需要补充内容来完善支架开展教学,这些补充的内容又是一些小的支架。《项羽之死》第四个主问题探讨的是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对于生活经验尚浅的学生而言,如果教师不适时地补充关于司马迁的相关资料和项羽的生平经历并再次构建支架,就很难找到思考的突破口,即使有思考,也是南辕北辙,有指向地深入解读文本的目的也就达不到了。因此,在这个主问题之下通过教师引入背景内容构建支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者在此时引入司马迁的生平及他在《报任安书》中的自陈内容: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紧接着教者又介绍了项羽的家世和人生经历,学生结合二人的经历,很快找到了思考的突破口,课堂也证明了这一点。当学生获取了教师补充的内容之后,概括出了项羽和司马迁二人的共同点:

1.家族传统:一位出生文臣世家,一位出生武将世家。

2.继承父业:司马迁继承父业父志,著述《史记》;项羽继承父辈业,成为赫赫有名的楚霸王。

3.遭遇不幸: 司马迁遭受腐刑,屈辱生活;项羽最终被围垓下,自刎而死。

当然,二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在遭遇巨大不幸时,一个选择了生,一个选择了死。当学生了解到这些内容之后,学生的思维瞬间打开,真正理解到了项羽的死是他最为闪光的一面,也是作者司马迁最欣赏的。至此,学生也了解到了项羽这个人物寄予了作者司马迁的人生观:一个人不管生死都要“重于泰山”。

三、效果评价,检验支架

对以“主问题”构建的支架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效果进行评价是支架式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这种评价是对整个教学效果的评价,分为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课内评价就是关注学生在各个教学支架之下投入的情况以及学生生成解读内容的质量。以《项羽之死》为例,第一个主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快速而高效地将文章分为垓下之围、东城快战和乌江自刎这三个场面,学生在概括的过程中对文章有了整体的了解。随后学生在第二个问题的引领下从文中搜索出了相关的内容,并分析总结出了项羽性格中的“情、义、勇”。第三个支架的搭建点燃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激情,学生对项羽的死以及他死的价值是有话可说的,甚至有些同学的见解是比较深刻的。到第四个问题,学生在教师补充的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分析了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这对学生是一场真正的生命教育。

课外评价以作业的形式,还可以作这样的设计:结合课后“相关链接”中王安石、杜牧、李清照和毛泽东等人对项羽自刎的看法,谈谈你对项羽之死的看法。这个问题既是对课堂内容的延伸,也是对整个课堂内容的检测。从学生的作业中显示出来学生延续了课堂中对项羽之死探讨的热情,多维度地谈论了自己对项羽之死的看法。这是良好的课堂效果的后续,也是有效支架建构的生发。

总之,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这就为支架式教学提供了土壤。而“主问题”又是一个天然原始的教学支架,运用好这个支架,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洪仁. 巧设“问题群”,打造“思维链”,提升思维品质[J]. 语文教学通讯,2015(1).

[2] 白霞,岳学贤.《项羽之死》课例赏鉴[J]. 语文教学通讯,2015(Z1).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主问题文本解读
“主问题”有效性探析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策略
“主问题”设计:课堂活动的牵引机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