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国际区域合作战略重点及方向
2017-03-21贾若祥
贾若祥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区域合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在中国成功倡导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后,中国已经逐步实现从单纯的国际区域合作战略参与者向国际区域合作战略倡导者的转变,中国在国际区域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并由此推动了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赢,为推动国际区域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国际区域合作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随着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获得较快发展。国际区域合作密切的地区成为推进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平台,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区三大格局,国际区域合作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国际区域合作格局日益多极化,新兴发展中国家将在国际区域合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正在开展密切的全方位多领域合作,成为国际区域合作中的新亮点。
投资和贸易往往是国际区域合作的核心内容,但是从最近几年以来,国际区域合作的领域远远不限于投资和贸易等传统领域,合作的领域不断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文科技、金融货币、区域安全等领域拓展。合作领域的拓展和丰富,为开展国际区域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提升了合作潜力。比如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就提出了以“五通”为主的合作内容,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通过“五通”,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实现合作方的合作共赢。
二、我国国际区域合作的战略重点
(一)围绕“一带一路”推进国际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也是我国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合作、以开放促进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一带一路”横贯欧亚大陆,东接亚太经济圈,西联欧洲经济圈,南通澳新经济圈,正在通过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开放与合作,在国际区域合作与区域治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际合作,而世界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深化国际区域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实现包容性可持续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中國要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继续深化国际区域合作,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一是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与沿线相关国家区域战略的对接,在国际区域合作上形成合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等相关国家的战略对接,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化中国与毗邻地区合作。二是依托“一带一路”重要贸易通道,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有三条贸易通道,分别为北线通道,即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波罗的海),中线通道,即中国—中亚—西亚—波斯湾—地中海,南线通道,即中国—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三条通道,分别为南部通道,即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印度洋—欧洲和非洲,东南通道,即中国沿海港口—东海—南海—大洋洲,还有目前正在筹划的西南通道,即中国西南地区—印度洋—欧洲和非洲。要进一步加快上述贸易通道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全面合作,推进贸易通道向经济走廊的转变。
(二)围绕“五通”不断拓展国际区域合作领域
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了“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要围绕“五通”,不断拓展国际区域合作领域。一是要加快国际区域合作中的政策沟通。加强政策沟通是开展国际区域合作的基本前提,只有相关国家和地区在区域合作的政策上达成共识,才能开展后续的合作。二是要加快促进基础设施的互联。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推进国际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只有实现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才能为人员流动和货物流通创造良好的外部平台。三是要加快推进贸易畅通。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四是要加快推进资金融通。资金是区域合作的“血液”,是增加区域活力的关键所在。要不断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建设与运营,筹建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五是要加快推进民心相同。民心相同是开展国际区域合作的社会基础,通过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使相关国家的人民能够有更多的国际区域合作获得感,共享国际区域合作的成果。
(三)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际区域合作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核心内容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顶重点任务,而推进国际区域合作,可以使中国能够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与相关国家联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进一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是要厘清政府和市场责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当前国际经济复苏曲折缓慢,其中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失衡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在推进国际区域合作进程中,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责任,通过政府间的多方面合作,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要以推进国际区域合作为契机,与相关国家深化合作,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国际区域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优化要素配置。二是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随着中国国际区域合作范围和深度的不断拓展,为中国优势产能开拓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回旋余地,要以机械装备、电力、钢铁、有色、建材、轻纺等优势产能行业为重点,根据国际市场需要,支持中国企业与相关国家开展产能合作,通过出口设备、境外建厂、联建生产线等多种灵活方式走出去。
(四)围绕重点国际次区域推进国际区域合作
在我国推进国际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要集中有限资源,以我国目前基础较好、体制机制比较健全、发展潜力较大的国际次区域合作区为重点,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国际区域合作,共谋国际区域合作美好前景。从我国推进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和未来发展潜力来看,要重点推进以大湄公河国际次区域(GMS)、中亚国际次区域(CAREC)、图们江国际次区域(GTI)等重点区域的合作,通过不断完善国际次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并由此推动我国整个国际区域合作。一是依托大湄公河国际次区域合作,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区域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合作机制和重点合作领域,要以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为引领,推进东盟10+3合作、东盟10+1合作、孟中印缅合作,为推动东亚经济合作和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依托中亚国际次区域合作,推动中国与中亚的国际区域合作。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中亚在推进中国国际区域合作中的枢纽作用日益凸显,要依托既有的合作平台,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快推进中国与中亚的国际区域合作,同时推进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重点的中国与中亚、南亚的国际区域合作,为中国对外开放合作开辟更多的贸易通道。三是依托图们江国际次区域合作,推动中国与东北亚的国际区域合作。以构建“一带一路”东向和北向新起点为引领,通过以双边合作带多边合作,加快与毗邻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发挥中国在东北亚国际区域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构建东北亚国际区域治理新模式。
三、推进我国国际区域合作的对策措施
(一)通过高层对话引领推进
国际区域合作是一个国家高层在区域发展领域做出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安排,因此需要通过高层对话引领区域合作的扎实推进。从中国开展国际区域合作的实践来看,也都是由中国领导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开展高层会晤,就有关国际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达成高度共识后扎实推进的。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中国在国际区域合作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提升,中国在国际区域合作中正处于大有可为而且也能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国家领导人与相关国家领导人的良性互动为中国推进国际区域合作发挥了高层引领作用。
(二)依托重点合作项目务实推进
扎实推进重点合作项目建设,是务实推进国际区域合作的重要举措。在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国际区域合作中,一些重点合作项目有序推进,比如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印尼雅万高铁等,这些合作项目的有序推进,为进一步沟通相关政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同时也为今后的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推进国际区域合作进程中,一方面要与一些毗邻国家共同编制国际区域合作规划,明确开展国际区域合作的重点任务,另一方面,要扎实推进重点合作项目建设,使相关国家和地区有更为明显的获得感,为开展国际区域合作奠定扎实基础。
(三)利用国际合作平台借力推进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不断崛起,世界治理结构呈现日益多极化的趋势,尤其是随着中国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理念日益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所接受,中国也已经初步实现了由国际规则的被动参与者向国际规则倡导者的转变,中国正处在能够在国际区域合作中主動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在推进国际区域合作进程中,中国要充分利用既有的国际合作平台,如G20、APEC、上合组织、东盟10+3、东盟10+1、世行、亚行、亚投行等多类型多层次的平台,借力推进国际区域合作,并为推进世界经济发展和构建新型国际区域治理模式开创新局面。
(四)完善政策措施统筹推进
开展国际区域合作,要发挥比较优势,在更大区域范围内优化要素配置,推进区域更好更快发展。为了推进国际区域合作的顺利实施,要根据合作需要,不断协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推进国际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一是要协同完善投资贸易便利化政策,以投资贸易便利化为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协同完善货币金融政策,积极发挥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的投资促进作用,发挥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依托主要国际区域合作平台,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