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CT诊断能力及应用价值
2017-03-20蒋朝俊
蒋朝俊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 镇江 212300)
胃癌(gastric cander)属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较为常见。胃癌的诊断分期对临床质量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1,2]。一直以来,胃镜和胃双重对比造影诊断胃黏膜表面的病变敏感度高,是首选检查方法。随着CT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可清楚观察胃壁的异常增厚及胃内肿块,并判断肿瘤扩散情况,逐步显示出对胃癌诊断分期的优势。本研究通过比较术前MSCT诊断及术后病理结果,探讨其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12月我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38岁~71岁。所有患者诊治资料完整。患者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痛、黑便等,部分患者出现胸骨后疼痛、呕血等症状。
1.2 研究方法
患者于MSCT检查前禁食至少6 h,检查前20 min口服800 mL~1000 mL温开水充盈胃腔,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碘海醇(300 mg/mL,100 mL),半分钟后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取仰卧位,从胸骨剑突初扫描至脐,层厚5 mm,螺距3:1-3.5:1,一次屏气完成扫描。所有患者给予平扫及增强扫描,年龄65岁及以上患者各时期扫描时间延迟5 s~10 s,扫描结束后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观察分析患者病情。
参照胃癌TNM分级机分期系统(2010)进行胃癌诊断及分期[3]。统计患者MSCT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MSCT的胃癌检出情况
MSCT检查结果显示,胃底贲门部病变6例,胃窦部病变5例,胃体部病10变例,皮革胃1例,均判断为胃癌。临床表现:(1)胃壁异常增厚,本研究中22例均出现胃壁异常增厚情况,可见胃壁厚度10 mm~35 mm,自然形态消失、局部胃腔变窄,胃部僵化、失去柔韧性,2例可见溃疡。(2)腔内肿块,18例可见不规则肿块影,向腔内或腔外生长,密度不均匀,表面凹凸不平,局部坏死。(3)胃腔扩张,12例患者观察到胃腔扩张,主要由胃体弥漫性增厚、胃窦部梗阻等所致。(4)腹腔内淋巴结肿大,检出10例。(5)胃周围脏器病变,2例表现为病变胃压迫肝、肾及脾脏等,使周围脏器出现移位。胃壁轮廓不清,与周围脏器分界模糊甚至消失。
2.2 MSCT检查与病理检查比较
根据MSCT检查进行分期判断,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MS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
3 讨 论
胃癌在我国属高发病,每年新增发病人数占全球总发病人数约50%。胃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晚期[4],患者中位生存期5个月左右。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5]。当患者无法通过胃钡餐或胃镜检查时,CT则成为首选检查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MSCT可以清晰显示患者胃壁结构,利于判断胃壁异常增厚、腔内肿块、胃腔扩张、腹腔内淋巴结肿大和胃周围脏器病变情况;可清晰的观察到胃部浸润情况,有效的帮助医师判断是否需要开展切除术,确认合理的治疗方法。本研究结果中MSCT用于胃癌患者分期诊断中虽较为准确,但尚有局限性。
综上所述,MSCT用于胃癌患者术前诊断,具有检出率高、视野清楚直观、操作简单、患者不适感少等优势。可作为胃癌诊断的推荐方法,尤其对无法进行常规检查方法的患者应作为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1] 魏文洲,吴华旺.64排多层螺旋CT在胃癌病灶检测和术前肿瘤分期中的作用[J].癌症进展,2012,10(4):399-404.
[2] 王西昌,施耀军,魏正清,等.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在进展期胃癌诊断的应用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11):1927-1930.
[3] 谈瑞生,蔡顺达,王小仁,等.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及T分期价值探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7):977-981.
[4] 朱 勇,何光武,傅燕飞,等.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胃癌病理分化程度评估的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31(1):75-78.
[5] 刘英强,姬社青,龚建平,等.多层螺旋CT在胃癌术前分期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4):364-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