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中鼻甲的处理对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影响分析
2017-03-20何福春李正玉
何福春,李正玉,李 慧
(江苏省沛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江苏 徐州 221600)
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鼻腔的解剖异常结构对鼻腔、鼻窦疾病的发生、发展、愈后有着极大的影响。中鼻甲位于鼻道窦口复合体的重要部位,又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其形态的变异异常对窦口开放、引流、鼻腔的生理功能及疾病的转归有着极大的影响。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只有通过微创手术矫正恢复其正常形态、功能来提高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诊治的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患者36例(58)侧。男26例,女10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34.5岁。病程1~5年。其临床表现为鼻塞28例,流脓涕30例,头疼、头晕20例,嗅觉减退8例,所以患者术前均行常规鼻内镜检查及鼻窦薄层CT扫描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中鼻甲结构形态及鼻窦病变的情况按照海口标[1]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中鼻甲成型组(2)中鼻甲切除组。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鼻腔用%1地卡因30 mL+0.1‰盐酸肾上腺素3 mL浸有的棉片麻醉鼻腔3次。手术采用Storz鼻内镜及动力系统,按照Messerklinger术式进行。有鼻息肉或鼻中隔偏曲者,在鼻内镜下先行鼻息肉切除术或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并切除钩突,根据鼻窦病变情况依次开放、扩大筛窦、额窦、蝶窦、上颌窦开口通气引流,术中根据中鼻甲的结构形态及病变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1)保留成型组:对于中鼻甲肥大、骨质增生或黏膜息肉样变、反常曲线中鼻甲,泡状中鼻甲者,在鼻内镜下对病变范围及部位进行准确辨认和定位后,尽可能保留中鼻甲头、尾两端附着的骨性结构,借助切割吸引刀头及小球刀及血管钳对中鼻甲的病变组织切除并塑型,尽量保存其内侧黏膜的完整性,维持中鼻甲骨的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尽量恢复中鼻甲的正常形态。(2)切除组:术中对中鼻甲黏膜完全息肉样变、中鼻甲基板后部骨质破坏导致中鼻甲漂移,中鼻甲前、下缘过度肥大或与上颌窦口前壁黏连者均行中鼻甲部分或完全切除,但要尽量保留中鼻甲根部及中鼻甲基板后部作为解剖标志。
术后中鼻道、总鼻道分别用膨胀海绵及明胶海绵填塞鼻腔,72小时后取出,术后第三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并清理鼻腔、鼻窦口血痂、干痂或分泌物,鼻腔内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每次每个鼻孔各喷入64 ug,每日早晚一次,并持续3~6个月,出院后根据术腔病情情况进行复查并随访六个月。
1.3 疗效评价
两组根据鼻内镜手术前后的复查比较,患者中鼻甲的形态结构位置,中鼻道有无浓性分泌物、肉芽水肿组织及窦口通畅情况及嗅觉恢复情况按照Lund—Kennedy评分系统[2]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治疗过程中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s为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通过6个月术后随访,两组患者鼻塞流脓涕、头疼症状明显改善,嗅觉明显恢复,治愈33例,好转2例,鼻腔下鼻甲黏连1例,通过明胶海绵隔离后复查未在黏连。保留成形组,鼻腔、鼻窦创面黏膜恢复快,术后反应轻,中鼻甲塑形结构稳定,无明显黏连,嗅觉恢复快。切除组,鼻腔鼻窦黏膜创面损伤大,恢复慢,创面多有不用程度肉芽水肿组织增生,影响窦口引流,嗅觉恢复较慢。
2.2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und—Kennedy内镜检查评分情况
经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und—Kennedy内镜检查评分情况,二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und—Kennedy内镜检查评分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und—Kennedy内镜检查评分情况(±s)
保留组 24 11.40±3.12 2.89±1.31切除组 12 10.21±1.23 1.48±1.42 t值 1.265 2.962 P值 0.214 0.006
3 讨 论
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病因复杂,有细菌,真菌感染、变态反应等原因,但主要是因为鼻腔内结构不良引起的,中鼻甲位于鼻道窦口复合体的中部,与多个鼻窦口关系密切,是维系鼻腔鼻窦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结构之一[3],又是功能性鼻窦手术重要解剖标志。鼻内镜手术中,对于中鼻甲的处理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在术中对中鼻甲的处理仍有较多争论[4]。通过保留成型组与切除组治疗前后分析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患有鼻息肉,鼻甲息肉样变,水肿或肥大,造成鼻腔结构异常,病变的中鼻甲影响邻近鼻窦的通畅引流,加重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而病变的中鼻甲又受到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的影响,特别是鼻腔浓性分泌物的刺激影响,加重、加快了中鼻甲的病变。Marchini等[5]认为中鼻甲部分切除,通过减少鼻息肉再次生长和阻塞鼻腔的黏膜面积而延迟复发的时间。
目前,鼻内镜手术在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疾病中是比较先进的,效果比较确切的,预后较好的。中鼻甲只是影响鼻炎、鼻窦炎发生、发展多种因素中的一环,只要我们首先明确中鼻甲在鼻道窦口复合体中所处的核心地位及生理功能,然后才能在术中进行合理化,个性化处理病变的中鼻甲,尽可能稳定其骨性结构,恢复其功能,减少鼻腔鼻窦的并发症,提高其治愈率。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喉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
[2] Bush,CM,JangDW,ChampagneJP,etal.Epidemiologic factons and surg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nasal Polyposis and asthma[J].ORLJ Otorhinolaryngol Relat Spec 2013,75(6):320-432.
[3] 许 庚,李 源.内窥镜鼻窦外科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20
[4] 崔志春,成 雷,孙凤新,等.鼻窦开放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鼻及鼻窦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19(6)::339-340.
[5] MarchianiD,Alicandri-Ciufedi M,Matioli F,etal.Middle turbinate presenation versus middle turbinate resection in endoscopic Surgical treatment of nasal Polyposis,Acta Otolaryngol,2008.128:10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