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分析

2017-03-20万文中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7期
关键词:例数肝硬化入院

万文中

(南漳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 襄阳 441500)

肝硬化个体患者肝功降低,从而导致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破坏,机体凝血机制出现障碍,可导致个体患者发生出血症状,其中最为常见的为上消化道出血[1]。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30例肝硬化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及30例患者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入院诊疗资料,从而分析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肝硬化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和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实验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23~69岁,平均年龄在(46.2±2.8)岁,病因:有20例患者为HBV肝硬化,有2例患者为HCV肝硬化,有5例患者为酒精性肝硬化,有1例患者为HCV合并酒精性肝硬化,有1例患者为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有1例患者为隐源性肝硬化。肝功能Child分级,其中有16例患者为A级,占总例数的53.3%,有5例患者为B级,占总例数的16.7%,有9例患者为C级,占总例数的30.0%。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24~68岁,平均年龄在(46.2±2.8)岁,病因:有19例患者为HBV肝硬化,有2例患者为HCV肝硬化,有6例患者为酒精性肝硬化,有1例患者为HCV合并酒精性肝硬化,有1例患者为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有1例患者为隐源性肝硬化。肝功能Child分级,其中有17例患者为A级,占总例数的56.7%,有5例患者为B级,占总例数的16.7%,有8例患者为C级,占总例数的26.6%。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肝功能Child分级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30例肝硬化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和30例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后均完成相关基础检查,回顾性分析所有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对比两组患者入院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凝血酶时间(TT)以及输血量等常规检查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两组患者入院化验结果以及输血量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以及治疗效果其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内镜检查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临床症状以及内镜检查结果,具体情况为,实验组30例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16例以呕血为主诉入院,占总人数的53.3%,有11例以呕吐咖啡样物为主诉入院,占总人数的36.7%,有3例患者因失血性休克为主诉入院,占总人数的10.0%。对照组30例肝硬化合并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19例以呕血为主诉入院,占总人数的63.3%,有10例以呕吐咖啡样物为主诉入院,占总人数的33.3%,有1例患者因失血性休克为主诉入院,占总人数的3.4%,实验组患者以呕血为主诉入院个体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比较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内镜检查结果,见(表1),实验组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胃溃疡、食管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内镜检查情况 [n(%)]

2.2 两组患者入院化验结果以及输血量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对比两组患者入院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凝血酶时间(TT)以及输血量等常规检查结果,具体情况(见表2),实验组患者入院检查输血量、血尿素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凝血酶时间与对照组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入院化验结果以及输血量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入院化验结果以及输血量比较(±s)

项目实验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HGB(g/L)88.1±10.584.62±10.42.145>0.05 PLT(×109/L)154.2±41.2128.4±34.12.215>0.05 ALB(g/L)31.2±4.233.5±44.62.009>0.05 BUN(mmol/L)8.7±3.56.1±4.52.003<0.05 TT(s)45.8±2.448.5±2.32.012>0.05输血量(U)10.3±4.16.4±2.32.005<0.05

3 讨 论

肝硬化为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进行肝病,肝硬化长期反复发作可严重影响个体肝功,导致个体肝脏发生弥漫性扩张,肝细胞出现广泛性死亡或结节性再生团样变,最后形成结缔组织以及纤维隔[2]。肝硬化早期患者因自身肝脏代偿性作用的发挥多无明显症状,至疾病后期,个体肝功丧失时个体患者出现门脉高压,同时伴有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腹水等并发症,其中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根据肝硬化个体患者发病机理不同[3]。本次研究显示肝硬化患者入院检查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实验组患者与肝硬化合并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明显差异。肝硬化合并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多以呕血为主诉入院,且内镜检查个体患者胃溃疡以及食管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实验组,实验组个体患者内镜检查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尿素氮含量、个体输血量明显高于肝硬化合并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于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个体患者与肝硬化合并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一般资料具有一定差异,医师临床诊断时应综合个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确诊。

[1] 王桂娟.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258-259.

[2] 董宪波.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3)∶74-76.

[3] 刘万军.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2)∶38,40.

猜你喜欢

例数肝硬化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