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源距碳氧比测井技术在欧31断块堵水的应用

2017-03-20李延平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地质研究所辽宁盘锦124010

化工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增油断块水淹

李延平(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辽宁 盘锦 124010)

双源距碳氧比测井技术在欧31断块堵水的应用

李延平(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辽宁 盘锦 124010)

我厂所属油田油藏类型多样,涵盖了潜山、复杂断块、特殊岩性、低渗、中高渗等多个类型,地质特征不同,开发方式各异,开发程度不一。油田开发是一个反复实践不断认识的过程,对地下潜力认识的程度决定着措施的优劣。而双源距碳氧比能谱测井进行剩余油监测,能有效解决多层合采时主力产水层,寻找高含水油层,直观反映储集层纵向剩余油分布,为油田进行老井挖潜及产液结构调整,提供地质依据,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双源距;堵水;应用

1 区块概况

欧力坨油田欧31块构造上位于东部凹陷中段欧力坨子断裂背斜构造带中部,西北以沙岭—大湾断层为界,南与欧26块相邻,东接欧31块,是一被断层遮挡形成的断鼻构造。开发目的层为沙三段,储层岩性为重细砂岩、含砾砂岩为主。储层平面连通性较好。断块估算含油面积1.2平方公里,油层平均有效厚度62米,渗透率67.7毫达西,原油地质储量465万吨。

2 开发现状

目前断块油井总数29口,开井22口,日产油99吨,平均单井产量4.5吨,综合含水27.7%。水井总数16口,目前开井8口井,日注水39方,累计注水143万方,累计注采比1.15。该块2002年5月份开始注水开发以来,地下储层油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各井水淹状况复杂,再加上该区块的井斜普遍较大,难以开展常规的产液剖面测试,对来水方向、水淹程度分析缺乏监测资料的支持,不能满足油田找堵水工作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新的手段进行剩余油监测,指导产液结构的调整。

3 指导挖潜思路

双源距碳氧比能谱测井进行剩余油监测,能有效解决多层合采时主力产水层,寻找高含水油层,直观反映储集层纵向剩余油分布,为油田进行老井挖潜及产液结构调整,提供地质依据,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在注水开发多年的老油田,大多数井的不同层位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淹,而碳氧比测井在判别水淹层上具备其它测井方式所没有的优势,能准确判别水淹层位,为调层、堵水提供依据。

4 成果主要内容

经过系统分析,在该块选取长停井欧31-29-33井,该井2010年3月份补层合采,生产井段2273.4-2406.0米,96.4米/10,(10-13,23-24,26-28,30),日产液11方,日产油0吨,含水100%,属于高含水井,地层水淹严重。经过对该井的井史分析研究,认为下部生产层位水淹较为严重。为了严重分析正确性,对该井实施双源距碳氧比能谱测井,判别水淹层位,采取卡堵水措施,挖潜区块剩余油。(见表1)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生产井段本次测试含水饱和度均比完井含水饱和度高,说明目前生产井段随着注水开发的逐渐深入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淹,把上面的数据分成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10-13号层)的平均完井含水饱和度64.13%,数值低于下部分(23-24,26-28,30)平均含水饱和度69.63%,说明下部分的完井含水饱和度就比上部分高,而本次碳氧比测试上部分的平均含水饱和度为80.19%,下部分的平均含水饱和度为84.16%,高出3.97%,认为2358.0-2406.0,36.8米/6(23-24,26-28,30)为主要出水层,因此对该井段实施了卡堵水措施,对主力层位进行卡封,生产上部分(10-13)号层,该井3月21日开井,目前日产油4.9吨,日产水0.1吨,含水3%,累计增油35.6吨,目前还在正常生产,还有增油的潜力。

5 应用效果及结论

欧31-29-33井目前日产油3.5吨,已累计增油35.6吨,当年年底增油760吨。后期继续实施3口井(欧31-28-32、欧31-30-34、欧31-20-30),累计增油2100吨。并得出以下认识。

(1)碳氧比能谱测井在中高孔隙度地层的应用效果好于低孔隙度地层。

(2)在进行碳氧比测井前需要对套管井进行洗油,以保证套管内不含油。

(3)双源距碳氧比能谱测井技术对于开发中后期的“双高”油田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1]姜文达.油气田开发测井技术与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2]土留申,贾中.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在胡庆油田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2,9(2):57-59.

表1 欧31-29-33井双源距碳氧比测试解释成果表

李延平,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地质研究所,现从事油气田开发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增油断块水淹
浅析消费者在水淹车下的权益保护
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拟实验
港中油田南一断块高含水后期提高开发效果研究
子长老草湾区7247井组调剖驱油技术研究
高含水油井自转向酸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水淹吕布
小麦玉米花生间作套种保粮增油的思考
潜油电泵井日常采油技术
泉28断块注天然气混相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