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广西圩镇建筑的“利商”理念与文化传承分析
——以灵山县武利镇老街建筑为考察视角
2017-03-20庞广仪
庞广仪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工商管理系,南宁 530007;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成都 620860)
近代广西圩镇建筑的“利商”理念与文化传承分析
——以灵山县武利镇老街建筑为考察视角
庞广仪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工商管理系,南宁 530007;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成都 620860)
灵山县武利旧圩是近代口岸开放之后广西沿江沿海兴起的众多圩镇之一。武利老街街屋主要由竹筒屋、骑楼和广府西关大屋构成,与寺庙、街巷和码头公共场所及其设施一起构成时代特征明显、地域色彩浓厚的商业民居聚落。老街的选址和规划,街屋、寺庙建筑的结构和装饰风格,很好地将商人的价值取向与传统儒道释文化、百越地域文化和异域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体现了近代市井文化中传承传统、兼容并蓄、经世务用的内涵与精髓。
近代;老街;商业民居;文化内涵
近代广西北海、龙州、南宁和梧州等口岸开放后,外省商人纷纷入桂贸易并逐渐入籍广西,八桂各族子弟舍农经商现象也蔚然成风。随着时间的推移,广西各地农村新兴了众多商业圩镇,原有的圩镇规模也大为扩大。很多圩镇皆临街而建,其建筑以竹筒屋、骑楼和广府西关大屋为主,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和岭南特色的民居文化内涵,也融进了时代和异域文化色彩,更体现了商人务实的追求。兹以桂南灵山县武利镇老街建筑为切入点对此进行剖析。
一、老街规划中体现“传承传统”与“经世务用”的结合
武利老街建筑群的选址和宏观布局既传承了传统民居文化的内涵,也体现了商人趋利避害的现实追求。
商人们选址武利建圩,首先是青睐该地深厚的商业底蕴和得天独厚的的交通位置。武利位于南流江支流武利江上,顺江直下北海仅100余公里。南流江流域有着悠久的贸易历史和浓厚的商业氛围:自秦汉起,南流江口的合浦就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地,沿江各族人民传承着不辞辛苦远涉重洋以经商谋利的传统。1876年北海开埠,因“闭关锁国”而一度衰落的南流江航运重新兴起,成为广西乃至西南地区与国内外各埠进行经济交往的重要渠道。由于广西、云南和贵州三省的食盐主要来自于闽粤沿海和东南亚各地,清末两广总督岑春煊奏请将南流江辟为西南食盐进口主要通道。武利位于南流江最大支流武利江上大幅度拐弯之处,河道经过长期冲刷之后岸线平整,水深且缓,便于舟船停泊装卸。进口食盐和煤油等货物由南流江干流转入武利江,在武利卸货之后改走陆路,经由灵山县城运至南宁,再行转运桂西及云贵,其运输里程比溯南流江干流直上玉林船埠的线路大为缩短。
武利老街的具体选址还符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中国传统民居聚落的选址,非常注重遵循道家所强调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原则。《易经》指出:阴阳和则化生万物,阴阳不和则灾咎百出。商人出门经商当然渴望“财源广进”,同时也关注“出入平安”和“荫庇子孙,五世其昌”,所以商住地的选择必须符合传统民居择地中阴阳和合、顺乎自然、利于繁衍的原则。我们先来看一下武利旧街的地形图(见图1)。
图1 武利老街地形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商人们选择在武利江之西北岸兴建圩街,并没有选址在武利江东南岸平缓之地,而且该格局一直保持到今天。根据传统的说法,山之南水之北属“阳地”,山之北水之南属“阴地”。因此,武利江东南岸虽然地势平坦,但却属于“阴地”,而江流的西北岸、同时也位于群山之南,属于“阳地”,是为民居择地的风水宝地。古人择地必须考察“气”场是否良好:“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故必须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1]所谓“气”即指“生气”,用现代科学解释就是负氧离子相对充足的空气。根据传统民居择地的经验,居住地周边如果山环水绕就容易聚拢“生气”,利于居民生存繁衍。武利老街所选之地碧水环绕,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自然较高,在其西、北方向又有山峦作屏障,能于寒冬季节对呼啸而下的寒流起到一定阻挡作用,使“生气”聚而不散。
老街的选址还体现了商人们采用物化的方式来表达追求幸福吉祥的文化内涵。先人相信天地有“灵气”,而且自然与人类之间有“感应”,所以为民居选址时讲究选择形似吉祥物的地理环境,并祈求从中得到大自然神秘力量的“恩赐”,此即所谓的“形必有意,意必吉祥”。武利老街选址的地形酷像一艘靠港的舰船,而舰船地形在“风水学”里寓船卸宝、聚敛钱财之意,同时,船头朝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又寓顺风顺水之意。
老街建筑的宏观布局则渗透了儒家礼治思想。儒家讲究“敬天法祖”,中国传统村落选址之时,往往先选择“风水”最佳之处建立宗祠作为拜祭神灵、祖先和举行公共活动的空间。老街虽然不像村落聚族而居,但仍然将选址建立各姓商人公共祭拜场所放在首位。而这一公共“宝地”,人们选择在位于“船头”之处的小山丘之上。该地位于武利江拐弯向海流之处,在“风水学”上被称为“水口”。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生命之源,而且是农业命脉、运输动脉,故而在很多场合上被作为财富的“代名词”;传统典籍中“上善若水”“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哲理也为务实善变的商人极力推崇。视水为财富图腾的商人们当然乐见江水流入而忌讳其流出,所以在“水口”之处建立庙宇——青云寺作为“镇”住水流的祭拜场所,供奉保佑一方,福泽百家的共神——观音菩萨、关帝和土地公婆。
老街的建筑以青云寺为起点,以中央街道为中轴线呈鱼状延伸,既寓“渔利”于“船地”之意,也体现儒家思想不忘根本,崇尚中庸的涵义。
老街街屋建筑紧密相连,从整体上构成了一道城防工事,这也体现了商人们将民居规划的传统做法和经世务用思想的有机结合。中国传统的民居建筑聚落,无论是城镇还是村寨,一般都设有防御工事。商人们既忙于经营“敛财”,也时刻不忘记“守财”。武利圩街兴起之日正逢清末民初的乱世,广西更有“司令多如狗,大王满街走”之民谚,防御兵匪也由此成为老街建筑的重要功能。为了兼顾经商和防盗两大问题,商人们对街道做了如下整体规划:整个街道呈“丰”字状,中央街道贯穿南北,4条横巷直通江边码头以方便人们往码头搬运货物(见图2),一旦发生兵匪之患,街巷外沿就可以封闭而成为城防工事内部相互支援的通道;街屋外墙全部由砖石构成,外侧房间(圩街外沿)比内侧房间(临街店面)要显得高耸,甚至建成带有防御功能的碉楼,众多高屋和碉楼连在一起就在圩街外沿构成一道坚固的城防工事(见图3);即便是敌患攻入街道,街民也可以利用坚固的房子和纵横的街道予以反攻。
因为武利圩街选址和布局将传统文化和商人的现实需求有机结合,所以能够起到很好的“筑巢引凤”效果。老街首尾长达3公里,其近代建筑的数量和规模并不亚于作为省城桂林的外港、号称广西四大圩之一的大圩古镇。据街上老人回忆,在老街鼎盛时期的1920—1930年代,武利江上帆樯林立,常年泊岸的船筏逶迤达3公里。另据对居民族谱的调查中可以得知,他们的祖先大多在清末民初因经商而定居此地,既有来自本地的莫、叶、梁、阮等大姓,也有来自广东高州等地的肖、陈、黄、吴等姓氏,可见当年人气之旺盛。
图2 直通码头的巷道
严谨的建筑规划在现实中也很好地保护了商民的财富。如1939—1940年桂南会战期间,名将蔡廷锴率领第26集团军在灵山县担任侧翼防御,所部175师1万人奉命在武利老街设防御敌,参战将士凭借武利江之险和街屋之坚,有效地阻滞敌军、掩护商民,更减轻了昆仑关主战场上中国军队的压力。[2]再如解放初年武利周边爆发国民党残匪武装暴动,匪首庞荫平聚众5000多人,到处抢劫街市焚烧民居,但武利街民和避难群众在人民政府组织下,凭借坚固的街屋多次击退来犯之匪。
二、街屋结构体现的儒道文化和利商理念的兼容
武利街屋结构很好地将道家的天人合一、儒家的崇德尚礼和商家的实用理念有机融合在一起。
古谚云:“良田万顷不如旺铺三尺。”作为商住两用的街屋自然地价高昂而且资源有限,所以建筑风格不能像周边农村的广府院落、客家围屋那样端庄厚重,而是采用简约、实用的风格。老街建筑大部分是竹筒屋或者竹筒屋与骑楼的结合体,临街店面绝大部分是单铺面,铺面开间一般都在4米左右。部分大户人家采取的是广州西关大屋的风格,其临街店面设计为2—3个铺面,开间达10—15米。竹筒屋、骑楼和西关大屋虽然杂处老街上,但临街店面的高度相对统一,而且房檐皆往前挑出,从整体上规划成为沿街走廊,方便客人躲避风吹、日晒、雨淋而从容购物。
街屋店面虽相对狭小,但内部空间尽显宽、高、深。房顶高度都在5米以上,房子进深更是达到15—40米。街屋因为面窄、里长、内阔而被称为“蟹穴屋”,在岭南一带有“丰衣足食”“钱财易入难出”的寓意,颇受商民欢迎。店面之后的房间一般用作商务客厅、作坊和货仓,这是由于当时商户经营的商品一般都是盐、粮食、丝、土特产等,货物所需储藏空间大;即便是手工作坊,如腌肉、酿酒、染布、缫丝作坊,也因其劳动力和资源密集的特性而需要较大的劳作与储存空间。街屋内部一般都建有供主人起居的阁楼。武利圩沿江而建,湿气重,从健康角度而言阁楼之上确实更适合居住,但圩镇街屋采用阁楼结构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提高建筑空间利用效率。从实地观测可见,阁楼不仅所占空间相对狭小,甚至有的商户并不设固定扶梯,而代之以可移动的简易木梯,就是为了腾出更多的建筑空间用于囤货、加工和营业。街屋建筑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很好体现道家所强调的“阴阳调和”“藏风得水”文化内涵。我们且选取老街临江一侧的竹筒屋进行剖析,其底层结构(见图4)。
图3 街屋外侧具有防御功能的碉楼
竹筒屋“阴阳调和”主要体现在天井的开辟上。按照道家思想所阐述的“规律”,街屋虽然选址于“阳地”,但由于房顶遮挡太阳,故其属性为“阴”。先人们针对该情形所采取的措施是在民居院落中设计天井。因为天井对天敞开,便于吸收雨露和阳光,属“阳”,而房屋以“冂”形环抱天井,就形成了“以阴抱阳”“阴阳平衡”之势。老街先民在狭长的街屋中辟出2—3个天井,有效地改变起居环境,足不出户即可呼吸新鲜空气和接受阳光。
“藏风得水”主要体现在门窗、冷巷、隔墙和天井的搭配之上。由于街屋狭长、地方气候湿热,很容易造成室内空气更新缓慢、负氧离子缺乏。为了解决该问题,街屋前后皆开辟门窗,临街店面门窗更是尽量拓宽,一则是改善营业环境,二则是为了方便空气进入室内。空气进屋之后通过贯通前后门的冷巷输送到各个房间,构成室内房间的隔墙高度一般都不超过1.8米,其目的就是方便空气在室内流通;前后天井在此起到对流通风的作用,因为室外新鲜空气比室内使用过的旧空气含氧高、密度大、温度低,因此容易下沉进入室内,并形成压力迫使室内旧空气上升流出室外,起到很好的通风散热效果,即便是三伏炎夏,街屋中仍然是凉风习习。由于室内空气流动过快反而对体质较弱的老人不利,所以有些街屋冷巷的设计并非直通前后门,而是在室内设置转弯以避免形成凌厉的“穿堂风”。
儒家的传统内涵也在街屋有限空间中得到很好的传承。“西关大屋”型建筑体现得最为明显。“大屋”面宽(2—3铺面)房高(2—3层),内部大小房间达20个以上(1950—1990年代,镇人民政府、公安局、法庭和工商所等机关各征用一幢“大屋”就能满足职工办公和住宿之用),所以有足够的空间将儒家“礼治主义”和“德治主义”的传统内涵展示出来。兹选取老街27号的肖家旧宅进行剖析,其底层平面结构(见图5)。
图4 竹筒屋底层结构
首先,肖家旧宅用空间秩序展示儒家的礼治主义。中国传统院落民居一般采用进式布局,由内到外的各进院落按伦理秩序分别作为祭祀、父母、各房子孙和客人的活动空间。肖家旧宅尊重传统并根据街屋实际对空间秩序做了以下布局:祖公厅、头房、仓房和作坊构成中央空间,祖公厅用于祭祀和举行重大家族活动,头房则是家中长辈起居之地,仓房和作坊之所以居于中央空间,是基于“财富不外露”“祖传手艺不外泄”的考虑;中央空间往北的二房、三房是儿孙起居空间,佣人房、厨房分列两侧,以便于照顾主家的生活;儿孙起居空间往前则是临街铺面、北客厅和临时仓房构成的商业空间;中央空间往南是家庭教育空间,由启蒙厅、藏书房和家庭教师居室构成;教育空间往南则是由大门、门官厅、客房一起构成的宾客空间,因为远道来访的宾客多走水路;阁楼上作为女儿或者来宾的女眷起居空间,这既是遵循传统,也充分考虑了女性的身体和身份问题。如此布局,很好地按照儒家礼制思想将长幼、主客、男女的起居空间有条不紊地区分开来。
图5 肖家旧宅底层结构平面图
在德治主义方面,肖家旧宅突出了“中”“正”修德和言传身教的主题。整座宅子呈方形结构,根据中轴线进行左右对称,提醒人们以“恪守中庸”“持正修德”。房子的中轴线上设有房门,但一般情况下并不前后全线打通,只有在国家重大庆典、红白喜事、或者迎接高级别客人时方可打通;无论主、仆、客,平时在室内来往多走廊道或者冷巷(又称为“青云巷”,寓“青云直上”之意)。如此设计,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中”的崇尚。
肖家旧宅在街屋建筑中依然辟出较大的家庭教育空间,这是难能可贵的。肖家商学并重,家风严谨,旧宅的第一代主人肖镜轩在北海和广州均开有商业分号,并入股当时堪称前卫的行业——商办“廉北汽车路普益股份有限公司”。肖镜轩之子肖祖震1935年毕业于巴黎新闻学院,回国后任教于中山大学新闻学院,兼任广州《国民日报》编辑,同时创办《持平日报》并自任社长和总编辑。1944年6月,肖氏父子共同捐款30万元创办武利中学,创钦廉地区(今钦州、北海和防城)捐资兴学的最高纪录,得到国民政府的嘉奖。[3]肖镜轩之女肖祖霞,曾任香港《大公报》编辑,亦为女中英杰。
三、流行风格上的地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结合
部分商户根据实用原则采纳近代岭南地区流行的骑楼建筑结构和装饰风格,这是老街民居一大亮点。关于骑楼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起源于印度的外廊式建筑,是“英国在印度与当地建筑结合的形态,经过东南亚殖民地的经验模式累积,经由贸易途径,传播到我国”[4]。另一种说法是由中国南方壮侗民族干栏式建筑发展而来。根据对这两种原型的考察,可以得知“骑楼”原先并非商住两用的民居。直至近代,中国粤、闽、琼、桂等地商人创造性地将骑楼改造为商住两用的街屋建筑。而在武利老街,商人们又将骑楼结构、装饰风格与传统文化、地方实际进行了再度融合。
武利老街骑楼结构和装饰一般用于店面空间。从美学的角度而言,中式建筑的装饰风格显得端庄凝重,而骑楼装饰风格显得简洁明快,更为追求新鲜时髦的商人所乐用。从实用角度而言,骑楼建筑所形成的临街空间既可以方便商客遮风避雨,又使商家有更大的空间陈列商品以招徕顾客,符合利人利己的经商理念。[5]
但是,商民们并没有完全用骑楼来代替传统街屋,在临街铺面之后往往采用竹筒屋或者西关大屋的传统结构。因为作为一种舶来品,骑楼建筑原先并没有考虑中国传统建筑所强调的“阴阳协调”“藏风得水”理念,内部空间没有天井、冷巷、天窗之设,而是采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密封每层楼的楼顶,从而造成室内空气得不到很好的对流更新。在缺乏电力和空调设备的时代,骑楼居民在炎夏倍感闷热难耐。有鉴于此,商民们很有创造性地采取骑楼店面加传统内屋的格局,既便于经商又利于居住。
老街商人的公共祭拜空间——青云寺(见图6)的建筑风格和供奉的神灵淋漓尽致地展示出市井文化的特征。
青云寺的外观类似于同时代在岭南地区兴起的天主教堂。庙宇的房顶虽然采用中式屋檐,但屋檐却不突出,显然是借鉴了欧洲建筑简洁明快的风格。外墙上原先是采用当时盛行于岭南的“满洲窗”采光,窗户的木框是中国传统的“回纹”结构,寓“富贵连绵”之意,回纹格子上再用进口的红、黄、蓝、绿、紫、金等颜色的玻璃镶嵌其中,显得雍容华贵。“满洲窗”起源于广州,据说先是驻防八旗将领将昂贵的欧洲进口彩色玻璃镶窗户作为装饰之用,近代之后玻璃产品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而走进千家万户,心灵手巧的岭南工匠在骑楼建筑上大量采用进口彩色玻璃代替传统中式窗户上的糊纸,形成独具特色的装饰风格。
图6 青云寺主殿
寺庙殿堂采用“罗马券廊式”风格,其特征是采用连续拱廊以丰富殿门空间,以明快的韵律和节奏感代替中式寺庙的凝重感。
寺庙中所供奉的则是底层商人的精神图腾:观音菩萨、关帝和土地公婆。观音是慈悲的化身,反映了因经商漂泊在外的游子渴求母性关怀,希望“神秘力量”保佑家族“人丁兴旺、五世其昌”的心理寄托,同时警示自己积善成德,以德聚财。关帝是商人的“财神”,因“义薄云天”而成为儒家的“武圣”,也因“镇煞群凶”而成为道佛两教的共神,这既是商人渴望财源广进、出入平安的心理寄托,同时也警示他们出门在外要广交朋友,见利思义。土地公婆是“保佑”一方安宁和风调雨顺的道教神灵,同时也提示商人要尊重地方人文风俗。
青云寺“盖新庙、请老神”,“新庙”建筑风格中西结合,“老神”则儒道佛三教神灵共处一堂,真实地体现了市井文化中兼采众长,经世务用的精髓。
武利老街建筑群是近代广西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近代圩镇建筑首先是近代区域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商业民居聚落,无论从宏观上的街道选址、规划,还是微观上的街屋结构、装饰来看,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迎合商人喜好,营造更好地商业环境和氛围。同时,圩镇建筑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精髓,突显了对人的关怀、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尊重和对自然环境的珍惜。
[1]〔晋〕郭璞.葬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
[2]郎敏路,唐景积.广西抗战纪实[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149-152.
[3]灵山县志编辑委员会.灵山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178.
[4]林冲.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形态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0:80.
[5]岑丽阳.岭南骑楼城的重商特色[J].江苏商论,2007(5).
(责任编辑 许峻)
The Concept of “Benefit Business” in the Town-building of Modern Guangxi and the Analysis on its Cultural Inheritance——Taking the Building in Wuli old Street as an Example
PANG Guang-yi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Guangxi Cadres University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anning 530007,China; College of History and Literature,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20860, China)
Wu Li is one of the commercial towns in the coastal area of Guangxi since modern times . The houses in Wuli old street mainly consist of bamboo house, arcade and “Xiguan”bullpen, and constitute characteristic commercial residential settlements with the public places such as the temples, the streets and the wharves. Site selection and planning of the old streets ,the construction and decoration of the houses and temples are in harmony with the value of businessmen,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culture, Baiyue culture and foreign culture,and shows the connotation and quintessence of modern street culture.
old street; commercial residence; cultural connotation
2016-11-1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近代广西通商口岸与农村互动关系研究”(2016M600739);广西哲学社会科学2015年规划项目“近代西江口岸城市对农村地区辐射影响研究”(15FZS002)
庞广仪(1977—),男,广西钦州人,博士,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7.01.016
F779.5
A
1008-3715(2017)01-00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