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分析与改革研究

2017-03-20童心迪

商情 2017年3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改革

童心迪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都江堰 611830)

【摘要】为提升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效率,为学校发展提供充实的经费基础。在分析本院传统财务预算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后,以这些弊端为改进依据,提出了设置经费专项机构、采用平衡预算法以及实行精细化预算机制的改革和完善措施。从改革效果来看,新措施的实施,优化了学校的资源配置,并提升了财务预算管理的效率,为学校后续预算管理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有利支持。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 专项机构 平衡预算 精细化预算 改革

一、引言

高校财务工作,是确保学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支撑。由此可见,良好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有利于学校优化办学资源、合理配置有限资本以及充分发挥资本的最大效用。所以,对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进行研究,是具有实用价值的课题。

近年来,国内众多高校在财务预算的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在管理机制上也由传统的重核算、轻预算模式,转变为多元化财务管理。例如,文献[1]采用了数据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高校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务状况的变化规律。然而,各个高校由于在所处地域、学校属性、专业分布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自身的财务状况和预算管理特点也并不相同,所以优秀的管理模式仅能提供参考,需要结合高校自身的财务状况来制定。综上所述,在对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统称: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财务预算改革思路,以达到优化预算的目的。

二、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分析

以本院为研究对象,结合2012~2015年的财务预算情况,进行分析。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本院的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预算管理机制的缺乏、增量与算法、预算执行力不强。

预算管理机制的缺乏。虽然每年财务部均会对学校的教学、科研、调研等使用经费进行一定的预算,但却缺乏相应的责任监督体系。在后续的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仅仅局限在审计、算账、报账等内容。如此一来,作为学校资金的管理者,缺乏对各部门在教学、科研等经费活动的预判,不利于下一年准确预算的制定。预算管理机制的缺乏,已经不能够与学校的快速发展现状相适应。

增量预算法。学校在2012-2015年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还是以增量预算法为主,即根据去年的总经费支出情况,再结合第二年的一些变量因素为根据,拟定下一年的财务预算。该方法是一种基于大框架的整体预算法则,考虑未来经费使用的实际情况较少,所以不利于合理财务预算的编制预算执行力不强。通常情况下,财务部门对学校的经费支出有一个总量的控制,即确保各系、部门的年度经费支出不超过总的拨款。这样一来,预算的执行过程基本上是重视经费的数量控制,而经费的实际活动中,分配比例如何均无从得知,那么这经费支出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也无法保证。

三、财务预算管理改革措施的提出结合上述本院在财务预算中的问题分析,在2016年的财务预算管理中,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完善措施,改革措施框架。

(一)经费专项机构的设置

针对预算管理机制缺乏的问题。在财務部门设置经费专项小组,职责主要为:①与各系、部门进行沟通,在制定来年预算时,要求各系、经费使用部门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来年的科研、教学、比赛计划,专项小组将所有的数据进行汇总,以此为依据制定来年经费预算;②明确经费活动中的责任监督机制,即每笔经费的预算,必须按照实际的项目来使用,杜绝用途变化的情况。

(二)平衡预算法

平衡预算法,是指在经费的预算中,力求实现:在收支平衡的前提下,确保各部门经费充裕,同时兼顾学校的发展。该原则的实施中,首先让各院系、部门根自身的特点拟定出年度经费预算计划,然后,财务部门汇总全校的预算计划,并根据学校的财务状况进行调整,制定出合理的平衡预算,并在此过程中,制定出各部门相应的经费控制方案,避免超支或结余过多的情况,确保收支平衡。

(三)精细化预算

精细化预算,是指在学校的经费预算中,从管理、科研、教学到经费申报、执行、监督等所有环节,均有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以单一的科研项目经费为例,在经费的活动中,改变过去仅控制经费总数的方式,而是制定出详细的使用措施,比如先将该笔经费划分为实验费、设备费、调研费、差旅费等类型,然后按照各类型的重要程度,将对各类型设置不同的比例,同时,财务部门划分明确的责任分工,完善过程监控机制,确保经费活动中,每一个类型的经费使用按照计划进行。

四、改革效果追踪

按照上述改革措施,本院财务部门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并于2016年进行了为期1年的试运行。为追踪改革效果,本文随机选择了本院5个系进行问卷调查。问题包括:①今年的经费活动中,是否实现了收支平衡?②经费预算是否确保了科研、教学、比赛等工作的正常进行?③经费活动的效果如何?④你对新的预算管理改革措施是否满意?调查结果,80%的调查对象均较好地实现了收支平衡;各项经费活动在保证学校正常工作的运行方面,效果更加明显,高达100%;4个调查对象认为改革预算管理机制后,经费活动的效果较好;对新的预算改革措施满意度达到了80%。由此可知,在对本院的预算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后,针对性地提出改革完善措施并通过1年的试运行验证,学校的财政预算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即上述措施的提出是行之有效的。

五、结论

本院传统的财务预算工作中,存在着管理机制缺乏、预算方法老化以及执行力不强这3个主要问题。本文从经费转向机构的设置、平衡预算法的采用以及精细化预算这3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从为期1年的试运行以及调查效果来看,改革后的财务预算措施,提升了预算管理的效率,实现了既定目标。与此同时,试运行还存在少数部分收支平衡未实现的问题,因此,未来将继续深化改进措施,让本院的财务预算工作更加优化。

参考文献:

[1]牛明媚.基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高校财务运作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2]周艳秋,闫启盈. 改革高校预算编制和管理模式浅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3]李慈强. 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及其构建[J].法商研究,2015.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管理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及完善措施
医院财务的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及优化策略
浅析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