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交流的策略

2017-03-20郝东彩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期
关键词:情感交流教学效益主动学习

【摘 要】当前小学阶段教学中,向课堂要效益是我们每位教师的目标,而它的关键则能否把握好课堂自主交流的环节,关注课堂自主交流教学方式才有可能改变一些传统的课堂操作策略,使学生真正学会交流、提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益。这就需要教师找到一系列的策略来关注课堂,创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自主交流;主动学习;质疑;教学效益;策略;情感交流

现代教学论认为,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语文课堂效益的关键所在。语文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看似热烈、主动的课堂对答,其实是教师早已设计好的“程序”,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质疑,学生学习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大多成了装饰和摆设,学生缺乏交流的激情。如何走出误区,让语文教学真正实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当前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课堂自主交流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课堂自主交流在学生的学习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抓好语文课堂自主交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呢?

(一)课堂自主交流具有学生个体自主性的特点。

一位老师教《窃读记》这一课时,要同学们讨论为何小女孩要窃读,此时她可能会出现哪些心理?课堂交流时,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谈出来的设想,真的是我们老师都想不到的答案,也因此让我们发现了学生是多么的可爱,思维是多么的敏捷。

(二)课堂自主交流具有多向的交互性特点

课堂交流的“交”与“流”,是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形式,必然会在“交流”中产生多向的交流,或认同,或争议,或疑虑……,可能是对同学的发言,也可能是对教师的反驳,对教材的理解或困惑等,从而使交流的内容丰富、生动、全面、准确和深刻,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价值和效益。这就要求教师能及时点拨提升交流过程中的种种交互功能,这种种交流时的交互关系,可以最充分地体现出课堂交流的教学价值,是教师在组织交流中必须精心引导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提升课堂自主交流的策略

(一)“学生主动质疑”策略

课堂自主交流常用的方式之一是让学生主动质疑,巧拨妙引,把握时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在发现学习中主动地去探究,去发现,去提出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质疑的途径有:

1.从课题中发现问题。课题一般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的缩影,抓住课题进行分析思考,就能发现提出一些总揽全文的好问题。如学《狼牙山五壮士》,可以提问:①他们为什么会第二次狙击敌人?②结果怎样?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2.从关键词语上提问题。有些文章中,含有能够辐射全文的关键词语,可以从关键词语入手提出问题。如学《钓鱼的启示》中中抓住了“启示”这一词就可以提出许多问题。

3.从课文的重点句段上提问题。课文中的重点句段,往往起着表现中心、突出中心的作用。如学《白杨礼赞》一文,当学到“难道他不象征着北方的军民吗?”可提问:为什么会象征着北方的军民?

4.从“看似矛盾”的地方提问题。有的课文中,有些看似矛盾却又合情合理的地方,抓住这些地方提问,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读懂课文。如《落花生》,父亲是不是在批评苹果和桃子这类植物?那为什么要这么说?

5.从课文的反复内容上提问题。凡是课文反复点到的内容,一定是本文所强调的。因此,在学习时可抓住反复内容,提出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如:《再见了,亲人!》,在文中这句话出现了四次,为什么它会反复出现呢?

(二)“交流方式多样化”策略

新课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自主、合作、创新。因此,在自主交流中,交流的方式一定要多样化。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以讨论为主的多向交流方式,一般在课堂上表现为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如:教学草原时,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首先从文章主要内容出发,文中写了草原的“景美”与“人美”,分别体现在哪?让小组先进行研讨,得出答案后再进行大组的交流。

2.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一般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如:我在教学略读课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时,我让学生通过读课题,自己提出质疑:“为什么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文中哪部分能体现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

交流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获得了不同的情感体验,也让孩子们从不同途径得到了更多的知识。

(三)“转变教师角色,注重情感交流”策略

对于孩子来说,拥有一位乐于倾听的老师,无形中也会让孩子乐于表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注重情感交流。

1.转变教师角色

我自身做起,一改传统的“居高临下”、“先知先觉”的“权威者”的角色,转而以一名与学生平等融洽的交流者参与课堂讨论。我和学生之间无论是从心灵上还是情感上都十分融洽,没有谁主谁次的权力不均衡,大家都保持积极的情绪,真的是抱着坐下来聊一聊,谈一谈的心态来投入到学习中去的。因此,教师对其职业生活充满热情,对学生富有同情心和包容心;而学生则变得思路灵活,思维敏捷,从而提高了创造性和增强了智力效应。

2.注重情感交流

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我们班级有四十个学生,而一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用师生之间相互提问、讨论进行的口头交流方式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学生。所以,在一堂课中,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机会直接与老师进行语言上的交流。如何不让学生感受“冷落”呢?这时,教师最好的工具就是眼睛。用亲切的目光不断的游离于每一位学生的脸上,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却让他们时刻都感覺到,老师在注视着他,老师正在跟他作心灵的交流。

关注语文课堂自主交流,就是一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捷径,但改变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到主动学习还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摸索经验,找到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31期

[2]《立足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泰安实验小学2009年

[3]《利用多种手段,提高课堂效益》.中国教育网2011年

[4]佚名.《提问的策略》.2012年

【作者简介】

郝东彩,女,1984年12月9日出生,汉族,大学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情感交流教学效益主动学习
优化教学互动,激活语文课堂
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妙用音乐渗透,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活力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效益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