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有效性对策

2017-03-20李兴勇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性现状

李兴勇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之下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结合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运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现状;有效性

常言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给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而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为学生打开信息大门的钥匙,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手段,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以下,笔者结合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新形势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性对策。

一、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不受重视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受重视的因素较多,首先,目前许多地方并未将高中信息技术纳入高考科目中,而学校更重视升学率,故出现信息技术课程少,高中生上机操作时间有限等的现象。其次,高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亦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的地位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其负面影响是仅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课堂教学,导致信息技术教学失去其教育意义且背离教学初衷。再次,因高中生课业负担重,其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高考科目中而无多余时间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故高中信息技术不受重视,阻碍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2.教学方法单一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深入,高中教育获得了相对程度的完善,但对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而言,还存在教学方法与模式单一的现象。第一,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仍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教师只顾讲课而忽视高中生的主体地位,使高中生缺乏学习兴趣和自我学习意识而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第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方法缺少创新意识,由于教学课时有限,部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赶超课堂教学进度,未能整体把握教学质量,缺乏创新的教学思想,从而导致教学内容乏味枯燥、课堂氛围不活跃的结果。第三,教学模式相对固定,因信息技术课程的框架体系相对稳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易形成相对固定或照搬的教学模式,若信息技术教学不能摆脱模式束缚,那教学创新将很难突破。

3.实践操作不强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分理论基础与上机操作两个部分,任何一环节都将影响教学效果。首先,很多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而忽视高中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性,虽然学习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是教学的重要部分,但实践才是高中生进行具体学习的高效手段。其次,我国目前多数高中学校虽已配备较为齐全的教学设施,但在具体教学中仍存有教学资源难以获得合理使用的现象,从而直接影响教学实践操作。

二、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对策

1.强化人性化的教学意识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推动与促进素质教育改革及实施,素质教育提出学生应全面了解与学习知识并掌握一定技能,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就具有知识和技能相互结合的特点。因此,要提高素质教育就需转变教学观念,强化教学意识。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文精神,打破考试的束缚,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规划到正常的高中教学教育体系中,并加强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力度。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与课程相对于的业务素养,不因课程的主次而忽略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更不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此外教师还应强化双向教学意识,如可通过向高中生及其家属宣传讲解的方式,令其意识到高中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和应从长远角度看待教学意义,使高中生能积极自主参与到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实施分层化的教学模式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认识高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掌握情况,在开展教学课程之前,教师需通过基础测试和谈话等方式对高中生信息技术的水平给予摸底分析。然后教师可根据高中生的能力水平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组,将对计算机有一定接触或了解的高中生分成一组,对较少计算机使用或存在基本操作困难的高中生分为另一组。最后教师可依据具体分组情况制定适当有效的教学计划,比如在《Flash动画制作》的教学中,对具有相对较高的计算机能力水平的高中生,教师可要求高中生制作具有观赏性质的小影片,而对计算机能力水平较低的高中生,教师可布置其掌握Flash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设计简单动画的教学任务。这种分层化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克服因学生能力的差异而形成的课堂教学困难。

3.设置竞争化的课后练习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设置適当的课后练习,进而加深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设置课后练习的过程中应注重多元化的结构特点,除了可设置些部分选择、填空及简答等基础题型,还应适当加入部分动手操作类型的题目。比如“使用Excel表格进行本班各位同学平均成绩的计算”,“运用计算机给自己做一张大方简洁的个人名片”,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高中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够激发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此外,学校可适当组织一些同信息技术有关的趣味比赛,为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同时还可在活动中适当增加奖励环节,以助于提高高中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及高素质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影响。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大胆改革与不断创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培养高中生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为此,教学工作还应打好基础,并从长远出发,注重细节工作,同时落实素质教育计划,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政,杨冠英.新课标指导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学电报,2012.9(12):1-2

[2]朱希利.浅析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都市家教,2013.11(3):175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性现状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