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017-03-20王如彬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应用题培养

王如彬

【摘 要】發散思维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向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是一种多向思维。应用题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编,一法多用等形式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抓好三环节对培养发散思维相当有效。

【关键词】应用题;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思维广阔性、深刻性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形式。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编,一法多用等形式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为此,笔者谈谈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弄清题意,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

低年级儿童由于识字少,对文字的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对应用题的叙述很陌生,应用题的学习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都很抽象。鉴于此,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应用题各个环节的训练。

首先,弄清题意。让学生读题后说说题中谈的是什么事,抓住一些关键的字、词,了解题的意思。如:“一群小鸡有60只,跑走了24只,还有多少只?”学生抓住“跑走”“还有”两个词,根据“跑走了”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了,“还有的”就是“剩下的”,从而理解了题的意思。用不同的线勾画条件和问题,了解题的结构。如:用“—”来勾出条件,用“﹏”来勾出问题。通过勾画,使学生认识到应用题是由条件和问题两部分构成。

其次,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分析数量间的关系使学生思路清晰化、条理化。在学生弄清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应用已学的知识判断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经过分析,理清思路,使思维有形。

最后,正确列式解答,归纳小结题的特点和规律。在一至二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把握好应用题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熟练掌握题的结构以及数量关系,养成分析应用题的习惯至关重要,它将为学生思维的发散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供素材,加强多角度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关键

当学生具备了思维发散的基础,但缺乏训练的题材和机会,那么思维也很难得到发散,就如“巧妇难做无米之粥”一样,要想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训练的题材和机会,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方面来训练的。

1.加强变式练习

变式练习即改变题中的某一条件,使之解法不变或变成另一类应用题,它可以让学生找到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便于知识的内化和思维的发散。

2.一个算式编不同的应用题

一个算式编不同的应用题,它可以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范畴去思考问题,既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检验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根据45÷5编应用题。

(1)同一类型不同内容的应用题,以求每份数为例,学生编的是:

有45个苹果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有多少?

同学们做操,有45个同学站成5排,每排有几个同学?

小明5天写45个大字,他每天写多少个大字?

……

(2)从不同角度去编应用题。

①求每份数的:5个鸟笼里有45只小鸟,每个笼子里平均有多少只小鸟?

②求份数的:每篮白菜有5千克,45千克白菜可以放几篮?

③求1倍数的:小鸡有45只,是小鸭只数的5倍,小鸭有多少只?

④求倍数的:红花有45朵,黄花有5朵,红花是黄花的几倍?

3.补充条件或问题

补充条件或问题使应用题的结构完整化。这类训练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题中,使其问题、条件、解法多样化,它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梳理和应用学过的旧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它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1)补充问题。如:学校有杨树12棵,槐数有6棵,_____?学生补充出了以下问题:

①两种树共有多少棵?②杨树棵树比槐数多多少棵?

③槐树比杨树少多少棵?④两种树相差多少棵?

⑤杨树棵树是槐数的几倍?

(2)补充条件。如:某工厂上午生产120个零件, ,下午生产多少个?

①上午比下午多(10个……)

②下午比上午多(40个……)

③上午是下午的(2倍……)

④下午是上午的(5倍……)

⑤上午比下午少(30个……)

⑥下午比上午少(40个……)

⑦下午比上午的2倍多7个

……

4.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是说同一道题,由于思路不同,导致解法多样化,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散。

在1—2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让学生养成从不同途径解决问题的思考习惯。

三、巧总结,是学生具有思维发散性的保证

课堂总结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系统的过程,它可以拓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教学中,它常被教师一马跑过,或者完全忽略,未引起教师的重视。其实,课堂总结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教学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时,学生总结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新知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转化为旧知识“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来学习。学生通过总结,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又如:在学习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后,学生总结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又知道了一道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今后我一定要多开动脑筋想问题,尽量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总结,使学生认识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解决。这样为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形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应用题培养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