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初探

2017-03-20喻晓燕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喻晓燕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兴趣”是学生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探索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他们更好地投入数学活动中去呢?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能快乐学习,创造学习,关键在于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分析数学学习“好与坏”的学生特征

(一)数学学习“不好”的学生特征

1.数学不好的人都比较爱笑,因为没有数学就没有烦恼。

2.数学不好的人都比较天真浪漫,比较感性。

3.数学不好的人都比较幽默,生活充满乐趣,感情和想象力都比较丰富。

4.数学不好的人都比较直爽,实在,不会拐弯抹角。

5.数学不好的人长的都比较漂亮,帅气。

(二)数学学习“好”的学生特征

1.乐观,且做事情沉着冷静。遇事时第一反映想的不是如何推脱责任,如何狡辩事实,而是在肯定事实发生的前提下想解决方法。

2.说话语言连贯,逻辑清晰,言简意赅。

3.推理能力强,有利于加快对新事物的认识。往往学数学的人都会有钻研精神,而这个精神在生活当中就会延伸到探索事物的本质,比一般人能较快看清事物本质。

4.对于生活中的事情都能很好的处理,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能够做到全面。

二、掌握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探究的心理,这样就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角边角时,如图,小明不慎把三角形模具打碎为三块,他是否可以只带其中的一块碎片到商店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呢?如果可以,应该带哪块去?为什么?学生看着特别的好奇,我就抓住这份好奇心,让学生猜想能不能配一块和原来一模一样的玻璃,启发他们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班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二)设计数学游戏,使学生乐在其中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学生最喜欢做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应该成为学习的重要形式。比如在上数学活动课,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下列几种形式的游戏。

1.自主探索活動游戏。上课开始进行“比比谁最火眼金睛”游戏: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实验——观察、比较、用手摸、放在木板上滚,看看各种几种物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球等)分别有什么特征?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初步感知几何物体的一些特征。

2.小组合作游戏。在上“统计”活动课时,学生小组合作统计戴帽子的同学和没戴帽的同学等相关问题时,自己分工,商量最快的统计办法,小组间比赛。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3.师生互动游戏。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组织师生互动游戏“最佳默契奖”。师与生像电视上作节目一样,同时将结果写在纸条上,并同时亮出。既活泼,趣味性强,又提高了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好办法。通过诸如以上的一些游戏,学生就会感到学有劲头,学有乐趣,学有所获,由此生发的热爱数学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爆发出来。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我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针对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结组,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不仅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还能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以“爱”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那么要想让他们对这位老师讲授的课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五)以“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巧设导语,引发学生兴趣

“万事开头难”,“开头好,成事之半。”它道出的是“凡欲成一事,必须有良好的开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望,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导火线。在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因此,选择导语十分重要,导语的内容必须得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而形式可多种多样。只有生动有趣,和课堂内容关系密切,才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他们就可能怀着期待的心理,兴趣盎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六)以“动”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在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打造幽默诙谐的生动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数学课在很多人的思想意识中很难学,因此教学效果很低。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如果在教学中巧妙的使用幽默技巧,那么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产生新鲜好奇,而新鲜好奇恰恰就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因素。

总之,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数学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最终才能培养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青燕.《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8):147-147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