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角色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探讨

2017-03-20陈艳荣陆柳营潘秀玲

医学信息 2016年37期
关键词:工作内容临终关怀

陈艳荣+陆柳营+潘秀玲

摘要:目的 探讨在职护士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所扮演的角色,为医院开始临终关怀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在职12名肿瘤科护士进行实地观察,了解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服务工作内容的实际开展情况。结果当前的临终关怀服务内容身、心、社、灵四个方面不均衡,缺乏针对临终患者家属的照护措施。结论 护士角色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中的工作内容应包括肿瘤服务中工作内容的观察研究患者及其家属身、心、社、灵全方位的照护。

关键词:临终关怀;肿瘤护理;护士角色;工作内容

临终关怀作为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是为得了不愈之症的患者提供积极的综合照顾,以提高其生命质量,能够无痛苦、舒適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途,同时处理患者及其家属在心理、社会和心灵上的问题[1-2]。发展临终关怀符合"以人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变化和民众对临终关怀服务需求日趋增强的发展趋势,是社会文明进步标志。然而,我国临终关怀服务发展晚,护士角色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中工作内容界定不清,服务水平欠佳,有效的临终关怀护理模式未形成。国外临终关怀服务长期实践及研究证实,明确护士角色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中的工作内容,建立有效的临终关怀护理模式是改善肿瘤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临终关怀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3]。

本研究以广西某三甲医院为例,旨在探索现阶段护士在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所扮演的角色,找出适合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法,选取广西某三甲医院12名肿瘤科护士为观察对象。观察对象的纳入标准:从事肿瘤护理工作2年以上,护师及以上职称,本科以上学历,能熟练运用肿瘤专科护理知识和技术护理临终肿瘤患者的注册护士,见表1。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及无结构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对12名观察对象进行至少为期2w的实地观察,观察其每天8 h工作内容,并充分利用观察笔记、视频、音频、图像等方式记录其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中所承担角色及工作内容信息。研究者每天及时整理和记录观察所得,同时记录下自己对所观察内容的思考,所有资料在24 h内存档。

1.2.2资料分析方法 以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研究者以6个实践行为为观察基本单位,包括计划者、照顾者、教育者、协调者、咨询者、研究者,由于每一实践行为包含的动作、目标对象及意义不同,研究者将对各基本单位解决问题的性质和目的进行提炼和归类,概括护士角色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中的工作内容。

1.2.3质量控制 本研究为保证资料可信度,观察对象选择基于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象。观察前获得科室领导和被观察者知情同意。于此同时,观察者也适当参与病房护理工作,这有利于与被观察者建立友好关系,必要时研究者向被观察者求证其行为意义。此外,研究者要克服自身主观性,通过书籍和文献查阅法系统学习实地观察中如何记录观察笔记,对观察资料每日进行分析、总结,对同一对象不同时间段及不同对象的行为反复比对。

2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中,护士作为计划者和照顾者角色与工作内容得到相对充分体现,教育者、协调者、咨询者、研究者角色和工作内容部分体现和涉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尽管观察对象在临床经验、问题处理能力等方面水平不一,但均能在临床一线为临终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服务多针对临终患者的生理和临床问题,缺乏针对临终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灵性等方面的照顾,也缺乏针对临终患者家属身心健康的照护。研究者经过分析与归纳,提炼出6个角色及相应工作内容。

2.1计划者角色 当前我国缺乏明确的临终关怀服务对象纳入标准,临床上,我国临终关怀准入准则通常以患者预后为基础,主要针对癌症患者,按疾病正常发展过程,预计生存期小于36个月,同时对临床根治治疗无法获益[4]。规范临终关怀准入是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基础。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开展前,护士应运用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采集病史,判断预后,制定护理计划。

2.2照顾者角色 在临终关怀服务中,护士是临终患者及其家属身心健康的直接照顾者。这种功能是通过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来实现。因此,护士在人们不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时,需要为其提供各种护理照顾,如供应营养、维持呼吸、安抚情绪等,直到他们不需要协助为止。值得注意的是,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中,除了要给临终患者提供身、心、社、灵全方位照顾,还要为临终患者家属提供身心照护措施,如患者过世后的居丧服务、情感支持等。

2.3教育者角色 护理教育者角色除培养护理接班人外,还肩负着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责任。英美两国的经验表明临终关怀服务精髓在于引导患者和家属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但该工作在现实中较难开展,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民众对死亡忌讳颇深;另一方面护士自身相关知识储备不足也影响死亡教育效果。有研究表明,临床护士中未接受过死亡教育者占75.68%,不了解死亡心理5个阶段过程者占55.41%[5]。护士作为死亡教育主力军,应主动提高对死亡教育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2.4协调者角色 临终关怀服务是一项由多学科人员组成的团队工作,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师、社会工作者等。在这个协作性团队中,护士充当协调者角色,协调与之有关的人员及机构的关系,以保证患者各项诊疗、护理工作有序开展。

2.5咨询者角色 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中,护士常作为患者家属咨询求助对象。面对咨询,护士应运用治疗性沟通技巧与其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澄清其关于疾病与护理等问题的疑惑。

2.6研究者角色 我国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发展极不成熟,研究者角色在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护士在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工作中,要有科研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确定需要研究的问题,注重科研结果的传播和实践运用。

3 讨论

3.1护士角色构建应以计划者和照顾者为核心 结合现阶段我国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发展水平,护士角色构建中计划者和照顾者所占比重应最大。国外的长期实践和研究结果也表明了以临床实践为中心的原则。在这一方面,护士承担了采集病史、預后评估、疼痛管理、症状控制、心理护理等职责,但在实施照护的过程中,在社会关系、心理护理、灵性护理等很多方面涉及得不够深入,身、心、社、灵四个方面的照护不均衡,同时缺乏针对临终患者家属身心健康的照护。这既有现有医疗体制、岗位设置、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限制,也有护士自身知识储备不足,能力欠佳等方面的影响。未来的实践,应进一步加强护士队伍的素质建设,以期为肿瘤患者及家属提供更优质的临终关怀服务。

3.2研究者角色应进一步强化 护理科研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的动力。近年来,随着各医院相继加大对护理科研的投入力度,护士的研究者角色在目前的临终关怀服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护理高等教育发展较晚,护理人员普遍缺乏系统科研培训,循证意识薄弱,导致护理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不足。此外,繁重的临床工作任务和不规律的倒班生活让护理人员不堪重负,时间和精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降低护士进行科研立项积极性。因此,未来工作重点还在于加强护理人员科研意识培养,重视并鼓励护理科研成果转化和运用,科学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确保其具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科研,从而进一步强化护士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中的研究者角色。

参考文献:

[1]杨宝义,汪蓉,刘梅.ICU 护士对临终关怀接受程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5):54-56.

[2]杨红,韩丽沙.临终关怀护理的现状与分析[J] .临终决策与人文关怀,2010,31(4):75-77.

[3]戴丽,马俊. 英国美国临终关怀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 ,28 (2):181-183.

[4]孟宪丽,周玲君.临终关怀准入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0A):31-53.

[5]陈健, 陈宏. 临床护士对死亡教育认知的现状与干预对策[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 27(3B): 429-460.

编辑/周芸霏

猜你喜欢

工作内容临终关怀
浅谈广播电视节目编辑素养
浅谈新时期国有农场政工干部的工作创新模式定位及实践
提高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