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鹤万里心

2017-03-19

名家名作 2017年6期
关键词:习书草书河北省

王 浩

进入河北省书画院展览大厅,一幅狂草作品非常夺目,我反复品读,久久不忍离去,那种流畅的线条、那种洒脱的落笔、那种丰富的书法语言、那种鲜活的生命意象,令我暗暗寻思:这就是真正的艺术。经书法家郭少斌老师引荐,我有幸认识了那幅书法的作者,曾任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的李世文先生。人生由很多机缘巧合组成,眼前的李世文先生衣着朴素,和蔼可亲,似邻家大伯。

和先生的对话还是从草书开启。我说:“李老,我接触过不少书家,他们都说写草书很难,草书大家多是‘人书俱老’的年迈书家。有的书法家习书一辈子,也不触动草书,您也有个漫长而艰难的学书经历吧?”先生说:“当然,不算小学时的描红和‘文革’中的抄写大字报,从80年代初坚持日课,每天不少于半小时,到现在也已经30多年了。除了篆书,隶、楷、行,什么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神策军》、《张迁碑》、《兰亭序》《圣教序》、赵孟頫的《与山巨源绝交书》,都下功夫临过。后来才涉及草书,诸如王羲之的《十七帖》以及张旭、怀素、黄庭坚、祝枝山、王铎等名家草书。学习书法从楷(广义:含篆、隶、魏碑)入手,继之行,再之草,循序渐进,这是书法爱好者通向书法家的必经之路。基础越扎实,品位提升越快。不过,我在习书道路上走得比较顺畅。一是名师指点早。在习书初起阶段,就得到了承德民族师范学院齐敬之教授和隶书名宿欧伯达先生的指教。到省文联工作后,又耳濡目染到旭宇、陶然、陶佛锡、李尚才等先生的作品。书法的一些玄奥之处,似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名师只言片语的点拨,往往胜过很长时间的摸索。二是看得多听得多。我长时间分管省书协,每年看展览、听评委们点评作品不下几十次,在欣赏比较中得到启示。三是理论研究和书写实践相结合。古代名家书论,现代书学论文,只要能看到的我都学,并边默读边琢磨边指画边纠正自己的不到之处。我和蔡子鄂先生合著的《书学美学詹言》以及我的一些体会性论文,既是理论研究的成果,也是促进我书法创作的加速器。四是与我大学学的哲学专业有关。其实,书法运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结字的覆载顾盼、大小参差;墨法的浓淡干湿;布局的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似欹还正、笔断意连,等等,无不体现着辩证关系。书法创作不就是用对立统一规律制造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吗?有哲学这把钥匙,书法奥秘这把锁就容易打开了。以上这些为我习书提供了较好的机遇和条件。

翻阅着先生的作品集,一册是《追梦之旅》,一册叫《家训承扬》,我很欣赏先生作品所具有的主题性和系列性。观众在享受书法艺术的同时,亦得到了家风方面的濡养和教育,从而为社会提供了正能量。

先生虽在工作岗位上退休了,实际上是退而未休,始终关注着书坛的状况。他说:作为一位老艺术工作者,作为曾任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和河北省书协顾问及河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人,有责任从自己做起,把握书法发展的前进方向。当前,书法发展的总趋势是健康的,小学设书法课,有利于这项中国特有国艺的传承和持续发展;书画市场回归正常,会逐渐纠正以官位决定艺术价值的不良倾向;许多高、中等院校开设书法专业,为培养高文化素养的书法人才开辟着广阔前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健康的学术氛围,不能在研讨会上一味地道好捧场,也不能个人看着不顺眼就开骂,要以书法评论促进书法创作。二、加强书法队伍的古文、诗词等国学培养,提高书法文本的文化内涵,不仅要“技进乎道”,还要书以载道。三、既勉励继承又鼓励创新,继承是根,根深才能叶茂;创新是开辟蹊径,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信笔涂鸦是俗,雷同重复同样是俗。“好书不入俗人眼”,我希望更多有潜力的书家,大胆创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佳作,成为当代大家。

白居易《暮江吟》 李世文/作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真)珠月似弓。

艺术既可以触类旁通又可以相互借鉴。先生挥洒丹青翰墨的同时,著书立说,写诗,写散文,还写过很多书法理论,发表过《书法与辩证法刍议》《习书絮语》,1993年编写五卷本《资政大典》中的《历代政治家诗赋名篇》,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996年,论文《关于文化市场的几点思考》在省报省刊发表后,入选《全国“八五”科技成果选》,等等,这些都是他禀赋才情的延伸与拓展。先生以文言志,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达着自己对书法的热爱之情、对社会和人生的诸多感受。

和李世文先生聊天,他话语平和,不但有哲理,且逻辑性很强,他曾用具有哲思之美的笔名“哲叟”。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李世文先生已有一个优秀书法家所具有的敏捷睿智的艺术思维和旺盛的创作活力。中国书协原副主席旭宇为《李世文书法作品集》题词:“书坛一轮月,老鹤万里心。”对李世文先生的人品、书品给予很高的评价。此言可谓实至名归。先生在任时,为推动河北乃至中国文化繁荣倾注着心血,如今退下来,仍关心书坛的动态和发展,多么难能可贵!

李世文先生虽已古稀之年,仍精力充沛,整日徜徉在他的春牧斋,读书、习字,把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倾注到笔端墨间,洒落在他的书法世界里,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笔墨精神和艺术语言。我们祝他书法艺术之树永远长青。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李世文/作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世文简介:

李世文,1943年生。天津武清人。1967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哲学专业。中国文联第六、七届委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协第四届学术委员、第五届教育委员。河北省书协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

书法论文《书法与辩证法刍议》入选全国第五届书学研讨会,出版了与人合作的书法理论论著《书学美学詹言》(65万字,与蔡子谔合著)和《李世文书法艺术散论》(郗吉堂著)。

书法创作以行草、大草见长,作品入选中国第二届书法艺术节和全国首届老年书法展,以及多次省以上展览,作品曾被国家博物馆、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体育馆(鸟巢)、西安碑林博物馆等单位收藏。曾在河北省美术馆、河北省博物馆、山东临沂市文化艺术馆和廊坊、承德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还曾参加与韩国、法国、泰国、日本等国书法交流活动以及美国洛杉矶玛雅书画艺术节。有4部书法作品集问世。

猜你喜欢

习书草书河北省
汉 蔡琰 草书我生帖
在研字习书中提升小学生的书法文化素养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康里巎巎草书谪龙说卷
情注翰墨 书法写就晚年
郑建国书法作品欣赏
《阳泉 草书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