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聚酯表面保护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2017-03-18郭玉英王浩张坤台时茜

辽宁化工 2017年6期
关键词:压敏胶剥离强度保护膜

郭玉英,王浩,张坤台,时茜

(1. 温州大学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2. 老河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湖北 襄阳 441800;3. 则富纸制品(深圳)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104)

表面保护膜是一种对其他材料表面具有保护功能的特殊膜状材料[1]。广泛粘贴在不锈钢板、有机玻璃、塑料板材、电子产品等各种高光洁度的材料表面,使其在搬运、加工、贮存和使用等过程中,避免表面被划伤、磨损和污染等[2,3]。一款高品质的表面保护膜,除本身没有任何不良气味外,对特定的被保护材料表面,还必须易粘贴、易剥离、无任何污染[4-6]。表面保护膜的基本结构包括胶粘层和基材[7]。目前,通过对胶粘剂的研究而获得特定性能保护膜的报道较多[8-11],但对工业化生产中其他影响保护膜性能的报道几乎没有[12]。在实际生产中,在保证产品等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降低原材料的损耗,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本文根据胶水供应商提供的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和配套的固化剂,从胶粘剂配方、干胶厚度和基材厚度对保护膜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为企业开发出有实用价值的聚酯表面保护膜。

1 实验部分

1.1 试验原料与仪器

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 A、B(外观,无色透明;固含量,30%;粘度,12 P / 25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固化剂C(固含量,30%),常州艾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乙酸乙酯,工业级;PET原膜(膜厚,38 / 50 / 75 µm;达因值,42 ~ 48),PET离型膜(膜厚,25 µm),市售。

旋桨式搅拌器,实验室小型涂布机,薄膜厚度规,热风循环烘箱,初粘性测试仪,保持力测试仪,180o剥离力测试仪,恒温恒湿机等。

1.2 聚酯表面保护膜的制备

在环境温/湿度(23 ℃ / 65% R.H.)条件下,按配方准确称量压敏胶粘剂和固化剂,依次放入套有一次性塑料袋的钢桶中,缓慢匀速搅拌5 min,此时,可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稀释剂(乙酸乙酯),继续搅拌2 min,待溶液混合均匀后,静置1 min消泡。以PET原膜为基材,对其进行涂布(线速度,1.2 m/min;烘箱温度,130 ℃),制备时,对其干胶厚度进行监测,并贴合面材(PET离型膜),制得的双层保护膜需高温熟化(45 ℃/3 d),最后冷却放置在阴凉处,待检验。其制备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聚酯表面保护膜的制备工艺流程

1.2.1 胶粘剂A的PET保护膜的制备

按上述制备工艺流程,以配方(A : C = 100 : 0.5/ 0.7 / 1.0 / 1.2 / 1.5),分别对PET原膜(膜厚,38 / 50/ 75 µm)进行涂布,制备干胶厚10µm的保护膜。

1.2.2 胶粘剂B的PET保护膜的制备

按上述制备工艺流程,以配方(B : C = 100 : 0.5/ 1.0 / 1.5 / 2.0 / 2.5 / 3.0),对50#PET原膜进行涂布,分别制备干胶厚10 / 12 / 15 µm的保护膜。

1.3 聚酯表面保护膜的性能测试

按配方制备的保护膜,高温熟化完毕后,须对其进行三力(初粘力、持粘力、剥离强度)和老化性能测试。

1.3.1 初粘力

按照GB/T 4852-2002,在保护膜熟化完毕后的第3天及第60天对其进行测试。

1.3.2 持粘力

按照GB/T 4851-1998,在保护膜熟化完毕后的第3天及第60天对其进行测试。

1.3.3 180o剥离强度

按照GB/T 2792-1998,在保护膜熟化完毕后的第N天(N = 3、5、7、11、15、19、26、33、40、45、60),对其剥离强度进行连续监测,其中,每种保护膜每次测试四次,取平均值,以此平均值确定每种保护膜的最终剥离强度。

1.3.4 耐热老化性能测试

将贴好保护膜的SUS 304#不锈钢镜面钢板放置在温/湿度为65 ℃ / 65% R.H.的恒温恒湿机内连续3天后取出, 在室温下放置30 min后,快速剥离,观察钢板表面有无胶粘剂残留、起雾等脱胶现象。

2 结果与讨论

2.1 聚酯表面保护膜的主要性能

由表1可知,所制备的保护膜均具备较低的初粘力(3#钢球)、类似的持粘力(0.0 ~ 0.2 Hr/kg/inch2)和良好的耐老化性能,并具备低(中)剥离强度[10]。

表1 聚酯表面保护膜的主要性能

2.2 基材厚度对保护膜剥离强度的影响

对于(A+C)保护膜而言,在使用相同的固化剂配比(A : C = 100 : 0.5 / 0.7 / 1.0 / 1.2 / 1.5)和干胶厚(10 µm)的情况下,其剥离强度随着基材厚度的增加(38 < 50 < 75 µm),逐渐地降低(38#> 50#> 75#)(图2)。此类现象可归因于:当基材厚度增加时,其弯曲的形状逐渐发生变化,曲率增大,从而使测试所得的剥离力强度值下降[13]。

图2 基材厚度对保护膜剥离强度的影响

2.3 干胶厚度对保护膜剥离强度的影响

对于(B+C)保护膜而言,在使用相同的固化剂配比(B : C = 10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和基材(50#PET原膜)的情况下,其剥离强度随着干胶厚度的增加(10 < 12 < 15 µm),逐渐地增加(10< 12 < 15 µm)(图 3)。此类现象,可用 D. H. Kaeble剥离强度理论表达式来进行解释,很明显,180o剥离强度(P / b)与干胶厚度(a)成正比关系[13],而实验中保护膜的剥离强度与干胶厚度几乎成线性关系,与此理论式较相符。

图3 干胶厚度对保护膜剥离强度的影响

2.4 固化剂对保护膜剥离强度的影响

正如图2和3中的折线所示,在基材和干胶厚度相同的情况下,保护膜的剥离强度会随着固化剂配比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此类现象,可归因于:随着固化剂配比的增加,压敏胶聚合物分子发生交联反应,使其相对分子量迅速增大,并形成一定程度的网络结构,从而增加了压敏胶的内聚强度和本体黏度,使得其对被保护材料表面的润湿性变弱,降低了界面粘合力,剥离强度值减小[10,11,13]。

3 结 语

总之,通过调整胶粘剂(A、B)与固化剂(C)的配比、干胶厚度和基材厚度,制备了两类压敏胶聚酯表面保护膜。研究发现,这些保护膜具备较好的综合性能(初粘性较低,易粘贴;低(中)剥离强度,易剥离;可耐老化性,耐用),并且在生产中,可根据固化剂用量、干胶厚度和基材厚度对剥离强度的影响,获取不同剥离强度的保护膜。在客户指定的剥离强度条件下,我们尽可能优化生产工艺,使用较薄的基材和干胶厚度,以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现有成品已得到客户认证,并大量采购。

[1]卢秀萍, 张明珠,李树材. 双组分固化型保护膜体系的研究 [J]. 中国胶粘剂, 1996, 5(3): 21-23.

[2]何明. 乳液型透明表面保护膜制作初探 [J]. 通信与广播电视, 1999,(1): 68-71.

[3]胡元结, 柯跃虎. 保护膜特性及其在铝材行业中的应用 [J]. 粘接,2014,35(11): 92-94.

[4]毛胜华, 姚小龙, 冯小平,等.保护膜用高剥离力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研制 [J]. 化学与黏合, 2009, 3l(4): 47-50.

[5]何敏, 张秋禹,程金奎,等. 保护膜用耐高温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究 [J]. 中国胶粘剂, 2006, 15(12): 35-38.

[6]施法宽. 压敏保护膜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J]. 中国胶粘剂,2003, 12(3): 58-61.

[7]林仲强. 表面保护胶粘带 [J]. 粘接, 1989: 14-17.

[8]肖建伟, 刘大娟,严 辉,等. FPC用丙烯酸酯耐高温保护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J]. 中国胶粘剂, 2013, 22(3): 26-30.

[9]冯小平, 姚小龙,姜云刚,等. 保护膜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研制[J]. 化学与黏合, 2010, 32(3): 24-27,41.

[10]杨华新, 王鹏,林中祥. 交联剂对保护膜用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J]. 化学与黏合, 2009, 31(1): 14-17.

[11]冯小平, 李胜华,何伟,等. 交联剂对保护膜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J]. 粘接, 2010,(9): 59-62.

[12]何敏, 张秋禹, ;李延锋,等. 压敏胶(带)的可剥离性能的研究进展[J]. 中国胶粘剂, 2008, 17(1): 44-49.

[13]杨玉昆, 吕凤亭. 压敏胶制品技术手册 [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压敏胶剥离强度保护膜
高性能紫外光固化丙烯酸酯压敏胶制备及性能研究
不同涂层的彩钢板对防水密封胶粘带剥离强度影响的研究
压敏胶黏制品用料制作的研究
不同涂层的彩钢板对防水密封胶粘带剥离强度影响的研究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剥离强度稳定性的研究
可擦拭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制备工艺优化
PTFE板材烘板后剥离强度衰减原因分析及改善方法
造口护肤粉联合皮肤保护膜在肛瘘术后的应用效果研究
功能性压敏胶研究进展
用于新型无“鬼影”保护膜乳液压敏胶粘剂的交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