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供诗笔总眉愁”中有“愁”吗?

2017-03-18陈春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诗歌鉴赏语文教学教师

陈春玲

摘要:笔者在文章中探究了在复习诗歌鉴赏中遇到的考点。希望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指导。

关键词:语文教学;诗歌鉴赏;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86

笔者执教高三语文,最近正在复习诗歌鉴赏这个考点。期间遇到一道题,给出的答案很让人费解,细细斟酌考量,笔者以为答案给的解释近乎牵强附会。

考题中的诗歌是苏轼的《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羡君飘荡一虚舟,来作钱塘十日游。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雪中乘兴真聊尔,春尽思归却罢休。何日五湖从范蠡,种鱼万尾橘千头。”其中一个考题是“请指出颔联的巧妙之处,并简要赏析”,参考答案中有这样一句话,“下句大意是为自己不能像朋友一样尽情游历山水而发愁”“或者山给自己提供写诗歌的素材,但自己内心中总有一种愁绪挥之不去。”

这就涉及到对“山供诗笔总眉愁”的理解。山供诗笔,这没问题,就是山提供给我们诗歌写作的素材,或者说是创作冲动。问题在于“总眉愁”,关键是对“愁”的理解,按照参考答案,命题人理解的是“愁苦”,联系上下文,就是主人公“愁”,于是就被理解成了这样:“我”想写而无法写,或者说是想游而不得游。

其实,这里的愁,并不是愁苦的愁,而是眉愁,指眉毛在发愁时皱起的样子。正如“文似看山不喜平”,欣赏山,自然是要欣赏那些起伏变化的形态。山如眉黛,那皱起的自然也更美。所以,眉愁,是形容山形起伏皱起的样子,与心里是不是愁苦,其实是无关的。

古人以为山之形佳,以耸起为最,其实在古诗中,是屡见不鲜的。如宋代诗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开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 “眼如秋水”“眉如春山”之类的俗套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而作者此处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是眉峰攒聚,真是推陈出新、发想奇绝。在这里,作者就是用暗喻的方式,把山比喻成眉峰聚,就是眉蹙的样子。

巧的是,宋代贺铸在《浪淘沙·雨过碧云秋》中居然直接用“眉愁”一词,直写山形如眉蹙。“雨过碧云秋。烟草汀洲。远山相对一眉愁。可惜芳年桥畔柳,不系兰舟。为问木兰舟。何处淹留。相思今夜忍登楼。楼下谁家歌水调。明月杨州。”其中“远山相对一眉愁”,是说女主人公遥对远山,而远山像一条愁皱的眉。在这里“眉愁”就是指山像眉皱起的样子,当然这个皱起的形态里有可能暗含女主人公的愁情,这是另外一回事,但它首先应该理解成“山之眉形”。

同样在宋代,也有作者用“愁眉”,来形容那种起伏绵延时的曲线形状。晏几道的《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这里的“愁眉”,就是用来描写弯环形,只不过这里的彎环形,就是新月的样子。虽然其中有“愁”字,却不全是表达愁苦。

再从律诗的对仗要求来看,把“眉愁”当作“愁”也不适宜。律诗格律谨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从上下句表达的内容来看,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通俗地讲,正对是指上下句基本同义,内容相关,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反对指上下句内容相反、对比鲜明;串对也叫流水对,其特点是上下句是一个意思,但分成两句来说。

“山供诗笔总眉愁”是颔联的第二句,无论从其所处的位置还是从上下句的结构形式来看,无疑是对仗的,关键是确定哪种对仗。首先排除流水对,那就只剩下正对和反对了。如果把“眉愁”当作“眉皱起的样子”,则是正对。从上句来看,“水洗禅心都眼净”,应该是说这里的水清澈纯净,可以洗涤凡心俗虑,心净之后,眼里所见之物都是纯净的了。由水净到心净再到眼净,这大概说的就是达到了“佛由心生”的境界,“佛由心生”是果也是因,“眼净”是果,而根本的因是“水洗禅心”,总之这一句是从张山人(禅)这一角度极写水的纯净。而“山供诗笔”应该是说山可以提供给笔者写作的素材或使笔者产生创作的冲动;“总眉愁”是解说原因,是缘于山形之美,像愁眉一样似蹙非蹙的美。在这句里,“山供诗笔”是果,“眉愁”是因,这样一来,上下两句就是正对,一写水一写山,一写人一写己,一知因求果一推果求因。两句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共同表现了钱塘山水的佳妙之处,句意绵密,前后贯通。

但如果把“眉愁”当作“愁”来看,那么“眼净”对“眉愁”,就是反对。似乎也说得通,但仔细分析,其实不然。首先,如果是“愁”,那么这句就译为“山可以让我创作,却使我愁眉不展”,这样,这个句子就成转折关系了。在语法上虽通,道理却很勉强。因为这一转硬生生地转出来了两个新问题,一是山为什么可以给我提供诗歌创作素材,二是我为什么对山愁眉不展,至少在这里找不到任何合理的解释,这就成了两个解不开的“结”,还不如当作因果关系来理解,前果后因,融畅贯通,毫无挂碍,这两个“结”也就豁然而解了。而且就算这一句讲得通,但它与上句连在一起,整联的意思就讲不通了。上句重在强调“水使禅静”,这句侧重强调“山使我愁”,各说各话,难以合辙。一联之中,上下句各自出现了不同的主体(禅、我),不同的客体(水、山),不同的感受(净、愁),缺少一个统一的粘合点,缺少明确的指向性,硬扯在一起,乖悖违戾。

另外,笔者还注意到“山供诗笔总眉愁”中,有一“总”字,“总”是“总是”的意思,是归因,那么这个“总”字更足为这个句子是因果关系而非转折关系的明证了。

据此,笔者认为,“山供诗笔总眉愁”不是转折关系,与上句也不是反对,徒有其形,貌合神离。它与上句应该是正对,其实这种对仗,在技巧上也叫作“借对”。借对也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一个词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词来相对。在这句诗里,作者用的就是“愁”的另一意“山皱起的样子”,而借用“愁”的本意来与上句中的“净”相对。也就是说“眉愁”应该当作“眉皱起的样子”来解释,利用借对形成了正对,上下句对仗工整,若合一契。

最后从整首诗的篇章结构和内在逻辑来看,这里也不应该出现“愁”。古人写诗很讲究章法,把律诗的布局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对此加以总结说:“起者,起下也,连合亦在起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起承转合之间,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而承与转皆兼顾起合。四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陈伯海也曾经在《唐诗学引论》中说:“律诗天生四联,每联一结,正好应得上起承转合的模式。尽管诗人写作时未必有意遵循这个模子,也确有不少诗作突破了这一公式,而大多数篇章仍不免与之暗合。”“暗合”一说,准确地概括了起承转合作为思维习惯外化为篇章结构的路径。

结合这首诗来具体分析。首联是“羡君飘荡一虚舟,来作钱塘十日游”,这是“起”,交代张山人来钱塘作十日之游,抒发诗人的羡慕之情。“羡君”一词先声夺人,引人追寻缘由。第二联是“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这是“承”。所谓“承”,即承接上文,加以申述。古人对“承”绝不轻视,因为“承”不仅起着缝合传递的作用,还要为下文铺垫和蓄势。从这个意义上说,“眉愁”就绝不能是“愁”的意思。这一联紧承首联而来,“羡君”在上联是总提,“山水”在这一联是分承,申述钱塘之行精神和审美上的双重收获,既勾连上文,解说了“羡君”的具体内容,犹如探骊得珠,抱而不脱;又接引下文,为下文的“转”充分蓄势,但尚未“转”,还没有转到“羡”的反面,所以“眉愁”不应该有“愁”。第三联是“雪中乘兴真聊尔,春尽思归却罢休”,这一联是“转”,先合后转。上句用典,说的是王子?雪夜访戴逵乘兴而去兴尽而返的故事,“聊尔”是“姑且如此”的意思,用典的作用是类比,言下之意是王子?雪夜访戴逵意興盎然,与张山人此番钱塘之行姑且算是一样的吧。请注意这里“乘兴”中的“兴”字,应该是兴致兴味兴趣逸兴等意,这是用“兴”字绾住上联,这样上联“眉愁”句就不应该是愁了。然后下句笔锋一转,转到“春尽思归却罢休”了,表明作者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尴尬处境,与张山人纵情山水来去自由的逍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收一放,摇曳生姿。最后一联是“合”,直接表明作者的愿望,希望和范蠡一样,归隐五湖,自给自足,实际上也是对开头“羡君”的回应。

总之,整首诗四联谨严,一脉相承,腾挪之间,尽显法度,从“眉愁”所在的位置及上下文的关系来看,都不能理解为“愁”。

综上所述,“山供诗笔总眉愁”中不该有“愁”。当然,诗无达诂,只要理解得合乎情理就可以了,但若真要说作者“为赋新辞强说愁”,似乎过于牵强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210000)

猜你喜欢

诗歌鉴赏语文教学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美育教师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