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安吉

2017-03-17苗培兴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安吉草原

苗培兴

知道安吉,是在哥哥稚嫩的画笔里;知道安吉,是在爸爸泡出的清茶里,在那一片片绿叶、一缕缕升起的清香里……

“文革”时期,我还是个七八岁的孩子。有一天,当红卫兵的哥哥不知从何处淘来一本画册。画册的封面上站着一个穿长衫的微胖的老头儿,脸上没有半点表情,就这样垂着手静静地看着外边。

哥哥很喜欢这本画册,自从有了它便不再疯跑出去了,每天都会一个人躲在房间里一边翻看,一边拿一支笔在那儿入迷地画着。

我很好奇,就黏着他。哥哥告诉我,这是吴昌硕的画册,吴昌硕是画家,了不起的大画家。他是南方人,老家在安吉……

那个学期,哥哥用爸爸的绘图笔在我的新课本的包皮上画了一幅画:一枝梅花、一块石头。那石头的样子很怪,看上去很壮硕。那梅花老枝纵横,花朵点点,像是在那怪石缝里蹿长出来的。哥哥还笑着在画的左下方留了这样的一行小字:昌硕弟子画。

这,便是我第一次听说安吉。再次听到安吉是十多年以后的事了,而这一次,我品饮了安吉。

那年,从南方出差回来的爸爸带回一包茶叶。茶叶没有包装,就装在一个白色的信封里。

记得那次,爱喝茶的爸爸带着他那副黑边的老花镜很是稀罕地把茶叶从信封里取出来投进那把茶壶里,然后,又把暖瓶里的热水倒进一个大号的缸子里,端着缸子好一阵地摇晃,待里邊的水凉了些,这才把水冲进茶壶里。

从这茶壶里倒出来的水在白色的茶碗里澄清微黄,还漫浸着淡淡的绿,就像已经泡过了几泡、叶子已褪了色的乏茶。

我问爸爸。爸爸说这是白茶,就是这个色。我端起一杯喝下去。色淡,可那味却不淡,有一种清香。这种清香,有别于我们那时常喝的茉莉花茶,不浓郁,很淡雅,很鲜纯,有一点点的杀口,但,却不涩,也很爽口,就像……像什么,那时的我是说不上来的。

爸爸说,这是安吉产的白茶,野生的……

呀!安吉。一听到安吉,我忽然就想起了那个穿长衫的有点胖的老头儿,没有半点表情,就这样垂着手静静地看着外边。我突然明白了,这是一种平和、一种静美、一种雅致,流溢着的是一种脱俗的韵味,是一种与浓郁芬芳相对应的淡雅清秀的韵味。

这,就是我印象里的安吉了。

真切地感受安吉是在今年的夏天。

7月8日(至11日),我应《散文选刊·下半月》、《海外文摘》杂志社的邀请,参加了在安吉中南百草原旅游度假酒店举办的“中国梦·中南百草原之梦”全国作家笔会暨第三届文学创作周的活动,才第一次真正走进了安吉。

在来安吉的前一天,我对这个即将走进的,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做了一些功课,查阅了一下它的历史、人物等方面的资料,这才发现,安吉不光是流溢着淡雅、清秀韵味的一方江南山水,还是一块从远古走来的沸腾的土地,这里的人物秀其外、钢其内,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掀起过波澜壮阔的巨浪。

安吉位于天目山北麓的太湖南岸。一条名叫西苕溪的河流自西南向东北斜贯全境。这是安吉的母亲河。

秦时,始皇帝统一天下,废分封制,行郡县制,安吉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曰:鄣郡。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帝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赐名“安吉”。此为安吉得名之始,亦为建县之始,距今已1800年。现时的安吉属浙江省湖州市管辖。

安吉的历史非常久远,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2002年,在对安吉苕溪河流域的“上马坎”遗迹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考古学家确定距今约78万年。

在春秋战国时期,安吉是越国早期的城邑。一座于1986年发掘于安吉县地铺镇的古城昭示着这里曾是越国的都城。而在接下来进一步的发掘中又发现,这一城邑曾历经东周、秦朝、两汉、两晋六个朝代。

春秋晚期,吴越两国相互攻伐,长达37年之久,最终以越国灭掉吴国,越王勾践成最后一个霸主而结束。其中最著名的战争就是“檇李(嘉兴)之战”。“檇李之战”,对于吴越两国来讲,意义非凡,从而又衍生出了后来的“会稽(绍兴)之耻”、“卧薪尝胆”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我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悉数登场。阖庐、夫差、伍子胥、孙武、允常、勾践、范蠡、文种、西施等,他们共同演绎了中国历史上的这段波澜壮阔的吴越争霸的战争史剧,特别是“卧薪尝胆”的故事,越王勾践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品格,励精图治、立志雪耻的精神,至今仍对世人有着巨大的启迪、垂范作用。

安吉是一块钟灵毓秀的土地,这里人才辈出,各领风骚。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安吉属东吴辖地。此时三国争霸,东吴有安吉人士朱然者领兵拒敌,北抗曹魏,西拒蜀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朱然与大将潘璋在临沮生擒蜀汉名将关羽,名震华夏。222年朱然助陆逊抗击刘备,是役,朱然率五千人马手举火把率先突破蜀军前锋,猛插其后部,切断了刘备的退路,在猇亭之地火烧连营七百里,取得了猇亭之战的胜利,令蜀汉胆寒。223年,曹魏大将曹真、张郃等率重兵围攻江陵。时任江陵守将的朱然以弱兵五千抵抗曹魏强敌十倍,斗志昂扬,激励士卒,殊死抵抗,激战六月余,终于取得了江陵保卫战的胜利,谱写了安吉人历史上最为精彩的篇章,也在世界人类战争史上留下了城池保卫战的经典范例。

吴昌硕(1844.8.1 —1927.11.29),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安吉人,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曾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他是我国晚清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最杰出的艺术家,集诗、书、画、印于一身,融古烁今,独树一帜,世誉一代宗师。

读罢这两个人的故事,我是感慨万千。我本以为朱然是个身高八尺、勇武刚烈的大汉,可事实上,朱然却是一个文弱清秀的书生。据史书记载,朱然身长不足七尺,折合现在也就一米六七的样子,干练精瘦,面庞清秀,双目炯炯有神,性格沉稳坚定。这样的一位清秀书生,在三国争霸中,在悍将如林、赳赳武夫的战场,却能跃马提枪,纵横沙场,笑傲西风不丈夫,这是一种何等的刚烈、何等的英勇?真令我肃然起敬,激动不已。而吴昌硕也是一介书生,少时跟父亲学习诗书,22岁得秀才,之后便只身游历,寄身山水,寻师问道。56岁时曾得友人举荐任安东县令,然,仅月余即仿陶公而去。此后,便一生浸淫诗书画印而无间断。这是一种怎样的洒脱而又坚毅的品质?非内心刚毅倔强者不能为也。伟哉!

其实,这两个人物,只是安吉历史上众多英才中的代表。他们一武一文,之所以能在各自所处的时代和领域独领风骚,成一代风流,细究起来,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的特点:秀外而钢内。我想,这或许是生活在這方清秀而又沸腾的热土上的所有人物都有的一个共同的特质吧。

下午六点多,我们乘会务组接站师傅的车来到了本次活动的住地——安吉中南百草原旅游度假酒店。

在从湖州高铁站来酒店的路上,天,始终阴沉着;雨,也时有落下,我猛然发现,我们正走在一群山的怀抱里。那阴云下的群山,起伏连绵,一峰挽着一峰,在如烟的云雾中缠绵着逶迤蜿蜒。我们的汽车在飞快地向前奔驰,那山峦便飞快地向后退去,我们转弯,那山峦也转弯,可那一排排、一片片从山峦上笑盈盈地冲下来的绿色却铺天盖地地向我们拥抱而来,像海浪的潮水……我们扎进了绿的海洋里。百草原旅游度假酒店就是停泊在这片海洋里的船。

百草原,一听这个名字,你一定会认为它是个植物种类繁多,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吧。其实,不是的,它是山。确切地讲,它是一群山,一群连绵不断的山脉。这群山脉被绿色植物所覆盖,远远望去,郁郁葱葱,倒真像碧草茂盛的千里大草原一般。我想,这是百草原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特意取的名字吧,旨在他们的家乡植物覆盖之大,就像千里大草原一样。

百草原的山叫马鞍山,属天目山一脉。据当地作协的朋友介绍,这里原先是一片林场。林场里有翠竹万亩,森木蓊郁,珍稀植物不下百种。2000年之初,在安吉县“生态立县”的战略号召下,百草原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把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将其建成了现在的旅游景区。现景区占地5600亩,拥有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竹海、野生动物等生态资源以及千年朱家古井、状元谷、历史人物朱治、朱然故居等遗迹,是国家4A级的度假旅游区。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我们在这里开会,聆听了著名作家韩静霆、巴根两位先生所作的《我的文学之路》的报告,探讨了文学的意义。我们参观了百草原,在百草原万亩竹林里流连、徜徉、寻觅,探访历史踪迹,感受了中国竹乡那清秀的韵味。我们参观了安吉历史博物馆,对这方土地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参观了吴昌硕艺术馆和故居,在大师出生的地方,沿着大师的足迹,欣赏了大师的艺术作品,领悟了艺术与人生的真谛。当然,三天里,我们也品尝了安吉竹胎酒、安吉竹笋宴,还品了安吉人特意为我们准备的上好的安吉白茶……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加深了对安吉的认识,了解了安吉的人文历史及风土人情,感受到了这一方土地的脉脉深情,作为我这个对安吉早有情缘却无缘走进的人来说,也算是了了一桩心愿。

要问有没有遗憾,那也是有的。没有去上马坎遗迹看一看,没有去我们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缅怀一番、凭吊一番、留下深情的目光,算是一大遗憾。

祝福安吉,美兮!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安吉草原
讲解《草原图》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世界最美婚礼
世界最美婚礼
世界最美婚礼
out of Steppe
世界最美婚礼
我把草原带给你
放歌草原 载梦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