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殊山石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7-03-16李甜

关键词:文殊酒泉河西

李甜

(甘肃政法学院艺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文殊山石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李甜

(甘肃政法学院艺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文殊山石窟群现存窟龛计有百余,损毁严重,其中比较重要者有前山千佛洞、万佛洞、后山古佛洞和千佛洞等,均为穹隆顶,平面近方形的中心柱窟。自上世纪50年代史岩先生第一次实地考察之后,才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如张宝玺、杨益民、唐晓军、井上豪、杨富学、施爱民、张小刚、郭俊叶等学者对文殊山石窟创建的年代、分期、洞窟形制等方面作过研究,成就不菲,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有的相近,有的截然相反。对这些学术成就进行总结,以观目前研究之得失,有助于文殊山石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文殊山;万佛洞;藏传佛教;西夏;裕固族

一、概说

文殊山石窟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祈丰镇,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佛教石窟群。洞窟依山势开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分布于南北1.5公里、东西2.5公里的范围内。始建于北凉时期(401—433),北朝、隋、唐各时期,这里佛寺兴盛,是佛教传播的一个重要中心。据《重修肃州新志》(手抄本)称:“山峡内凿山为洞,盖房为寺,俗称有三百禅室,号曰小西天。”①〔清〕黄文炜修,吴生贵等校注:《重修肃州新志》,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57页。后因同治年间回变,乾隆以前的300禅室皆被烧毁,现有建筑多为毁后重建。现存窟龛大概有100多个,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禅窟1座,窟前寺院遗址28处。较重要的洞窟有前山千佛洞、万佛洞、后山古佛洞和千佛洞等,均为穹隆顶,平面近方形的中心柱窟。

学界对文殊山石窟的关注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6月15日史岩先生由敦煌经酒泉,去文殊山参观了二日,发表《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②史岩《: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7期,第53-59页。一文,其中记录了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对文殊山寺观群的内容和性质以及营造年代作了一定论述,并对文殊山残存的石窟遗迹,进行了择要略述;同时,对文殊山出土的经塔也作了相应的研究。1965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发表了《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调查简报》①甘肃省文物工作队《: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调查简报》,《文物》1965年第3期,第13-30页。。其后一直到80年代张宝玺发表了《文殊山万佛洞西夏壁画内容》②张宝玺:《文殊山万佛洞西夏壁画内容》,《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6-271页。及耿世民、张宝玺《元回鹘文(重修文殊寺碑)初释》③耿世民、张宝玺:《元回鹘文(重修文殊寺碑)初释》,《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第253-264页。关于文殊山石窟的研究才逐渐增多。如董玉祥《河西走廊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群》④董玉祥:《河西走廊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群》,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河西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22页。;张宝玺《河西北朝中心柱窟》⑤张宝玺:《河西北朝中心柱窟》,《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第123-164页。,暨远志《酒泉地区早期石窟分期试论》⑥暨远志:《酒泉地区早期石窟分期试论》,《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第59-75页。;杨益民、唐晓军《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⑦杨益民、唐晓军:《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丝绸之路》1998年第1期,第49-53页。、李国《河西几处中小石窟论述》⑧李国:《河西几处中小石窟论述》,《敦煌研究》1998年第3期,第11-22页。;井上豪《酒泉·文殊山石窟後山区千仏洞の西域樣式壁画について》⑨井上豪:《酒泉·文殊山石窟後山区千仏洞の西域樣式壁画について》,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第43辑第3分册,1998年,第117-129页。、伊斯拉菲尔·玉素甫、张宝玺《文殊山万佛洞回鹘文题记》⑩伊斯拉菲尔·玉素甫、张宝玺:《文殊山万佛洞回鹘文题记》,吐鲁番学研究院编《语言背后的历史——西域古典语言学高峰论坛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94页。、杨富学《酒泉文殊山:回鹘佛教文化的最后一方净土》(11)杨富学:《酒泉文殊山:回鹘佛教文化的最后一方净土》,《河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第1-6页。《文殊山万佛洞西夏说献疑》(12)杨富学:《文殊山万佛洞西夏说献疑》,《西夏研究》2015年第1期,第25-33页。;施爱民《文殊山石窟万佛洞西夏壁画》(13)施爱民:《文殊山石窟万佛洞西夏壁画》,《文物世界》2003年第1期,第57-59页。、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河西石窟》(14)董玉祥:《河西走廊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群》,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河西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22页。;张小刚、郭俊叶《文殊山石窟西夏〈水月观音图〉与〈摩利支天图〉考释》(15)张小刚、郭俊叶:《文殊山石窟西夏〈水月观音图〉与〈摩利支天图〉考释》,《敦煌研究》2016年第2期,第8-15页。;张小刚《关于凉州瑞像的一些新资料——兼谈黑水城出土凉州瑞像》(16)张小刚《:关于凉州瑞像的一些新资料——兼谈黑水城出土凉州瑞像》,《西夏研究》2012年第4期,第29-36页。等都从不同角度对文殊山石窟的断代分期、壁画内容及风格、题记和碑文作过论述。现就其中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略作论述。

二、关于石窟开凿年代的研究

关于文殊山石窟的创建和发展情况,见于《重修肃州新志》,据此书载:“[肃州]城西南三十里山峡之内,凿山为洞,盖房为寺,内塑佛像……旧称有三百禅室,号曰小西天。”(17)〔清〕黄文炜修,吴生贵等校注:《重修肃州新志》,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57页。以及现存于文殊山元泰定三年(1326)《重修文殊寺碑》所载:“肃州西南三十里嘉谷山者,乃一切贤圣栖神化远之归心。林泉秀美,涧壑寂寥,神光现于长空,石室藏于畔侧。爰有郑善进睹兹祥瑞,发心修盖文殊寺院已经年远……所观文殊圣寺古迹建立已经八百年矣。”(18)耿世民、张宝玺:《元回鹘文(重修文殊寺碑)初释》,《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第253-264页。《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调查简报》一文中认为:“若依此说,自公元一三二六年,上溯八百年,正值北魏孝明帝正光、孝昌年间(即公元五二六年左右),说明此时,这里已有寺庙建筑。至于洞窟的开凿,就其形制及现留窟内壁画的题材风格看,绝非自此始。”①甘肃省文物工作队:《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调查简报》,《文物》1965年第3期,第13-30页。此文虽然认为在北魏孝明帝正光、孝昌年间文殊山已有后佛寺,但对其石窟开凿的具体年代,却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史岩先生根据洞窟形制推定,前山千佛洞、万佛洞以及后山古佛洞、千佛洞,均属北朝系的制底窟,从样式上可以判定为北魏晚期所造②史岩:《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7期,第53-59页。。张宝玺在《河西北朝中心柱窟》一文中也认为,据元泰定三年(1326)碑载“所观文殊圣寺古迹建立已八百年矣”,碑阴的回鹘文又补充了“由郑善进修建的圣文殊寺时”,据此推算创建于公元6世纪20年代,即北魏孝明帝时期,它和东阳王元荣在莫高窟大兴土木的时间相仿。也正是这个时候——北魏孝昌(525—527)中酒泉置郡,从敦煌镇分出来。估计文殊山石窟的兴建与上述历史背景有关。还有拓跋恪在此医病的传说及南朝梁代建筑遗址,时代相当于北魏。千佛洞画风有些早期的成分,但也有北魏晚期的成分,相当于莫高窟北朝二、三期,更多的接近于第三期③张宝玺:《河西北朝中心柱窟》,《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第123-164页。。伊斯拉菲尔·玉素甫、张宝玺在《文殊山万佛洞回鹘文题记》文中也认为创建年代在526年左右,即北魏正光、孝昌年间④伊斯拉菲尔·玉素甫,张宝玺:《文殊山万佛洞回鹘文题记》,吐鲁番学研究院编《语言背后的历史——西域古典语言学高峰论坛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94页。。暨志远《酒泉地区早期石窟分期试论》中首先将文殊山石窟分成前后二期。前期洞窟包括后山千佛洞及右邻中心主窟;后期包括后山古佛洞及左邻中新柱窟,前山千佛洞及左邻中心柱窟、万佛洞,现新修文殊寺后侧残中心柱窟。此外他还认为,元泰定三年(1326)《重修文殊寺碑》给我们断代提供了一条年代依据,根据碑文知526年以前文殊山早已有开凿石窟的记录,又,酒泉以西的敦煌出现秀骨清像、褒衣博带风格的壁画在大统四、五年(538、539),这样,酒泉文殊山早期石窟确定在太和稍后的北魏时期(490—538)或许更为稳妥④伊斯拉菲尔·玉素甫,张宝玺:《文殊山万佛洞回鹘文题记》,吐鲁番学研究院编《语言背后的历史——西域古典语言学高峰论坛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94页。。杨富学撰文《酒泉文殊山:回鹘佛教文化的最后一方净土》⑥杨富学:《酒泉文殊山:回鹘佛教文化的最后一方净土》,《河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第1-6页。《文殊山万佛洞西夏说献疑》⑦杨富学:《文殊山万佛洞西夏说献疑》,《西夏研究》2015年第1期,第25-33页。,井上豪撰文《酒泉·文殊山石窟後山区千仏洞の西域樣式壁画について》⑧井上豪:《酒泉·文殊山石窟後山区千仏洞の西域樣式壁画について》,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第43辑第3分册,1998年,第118页。均持此观点。张小刚、郭俊叶在《文殊山石窟西夏《水月观音图》与《摩利支天图》考释》⑨张小刚,郭俊叶:《文殊山石窟西夏〈水月观音图〉与〈摩利支天图〉考释》,《敦煌研究》2016年第2期,第8-15页。文中亦采此说。李国在《河西几处中小石窟论述》一文中第三部分写文殊山石窟,文中写到据《肃州新志》,文殊山石窟创建于北魏,但壁画风格却与北魏晚期所盛行的秀骨清像迥然不同。因此,他认为:“酒泉是河西古道上的一个重镇,也是五凉佛教盛行区,地当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孔道,在附近凿窟建寺是有可能的,文殊山石窟是否开凿于比北魏更早的五凉时期尚待进一步探讨”⑩李国:《河西几处中小石窟论述》,《敦煌研究》1998年第3期,第15页。。而董玉祥、杜斗城所著《北凉佛教与河西诸石窟的关系》(11)董玉祥、杜斗城:《北凉佛教与河西诸石窟的关系》《敦煌研究》1986年第1期,第90-98页。、董玉祥所著《河西走廊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群》中认为,根据早期窟龛的形制、造像、壁画内容和风格等,再结合相关文献的记述,文殊山石窟有可能开创于十六国时期五凉时代的北凉,前山千佛洞、万佛洞为北凉所建(12)董玉祥:《河西走廊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群》,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河西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22页。。杜斗成在《关于河西早期石窟的年代问题》文中通过对古代文献和译经规模以及考古“比较学”的结果,认为,“北魏说”不符合北魏统治河西的历史形势,所以河西地区包括文殊山石窟应为北凉窟。杨益民、唐晓军在《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13)杨益民、唐晓军:《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丝绸之路》1998年第1期,第49-53页。文中也认为“根据现存洞窟甬道顶中心柱或窟形和壁画特征,结合西域佛教最早向河西地区传播的历史状况以及酒泉地区曾出土的13座北凉时期寺院里供奉的石雕佛塔(有纪年的3座,即承玄元年、二年、缘和三年),可以肯定该地最早开窟建寺的时期为北凉”①杜斗成:《关于河西早期石窟的年代问题》,《敦煌学辑刊》1994年第2期,第101-111页。。

综上所述,学界依据元泰定三年(1326)的《重修文殊寺碑》以及早期窟龛的形制、造像、壁画内容和风格等等。对文殊山开凿的具体年代基本持两种观点,北魏说和北凉说(见表1)。

表1 文殊山石窟开凿的具体年代、研究代表观点

三、关于洞窟的形制

洞窟的建造空间及内部设施,是与洞窟的使用功能相联系的。洞窟使用功能上的不同,又决定了洞窟形制上的差异。石窟群是由多种不同使用功能的洞窟组成的,因此洞窟的形制也有不同的类型②国家文物局教育处编《佛教石窟考古概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13页。。

对于文殊山石窟的形制,史岩先生在《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③史岩:《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7期,第53-59页。文中已经提到均属早期北魏系的“支提”窟。1954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发表《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调查简报》④甘肃省文物工作队:《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调查简报》,《文物》1965年第3期,第13-30页。称之为中心柱窟。赵声良在《敦煌北朝石窟形制诸问题》文中认为,文殊山前山千佛洞、万佛洞、后山古佛洞、千佛洞都属于中心塔柱窟,不同的是前山千佛洞、万佛洞的中心塔柱都是在塔基以上分二层,每一层各面开一龛,内塑佛像。而后山古佛洞,则是在中心塔柱的每一面开一龛。后山千佛洞则只有正面开一龛。他认为这些中心柱窟,与龟兹式的中心柱窟有较大差异,更有可能直接受印度式支提窟的影响,采用中国的方塔形式来重新营建支提窟⑤赵声良:《敦煌北朝石窟形制诸问题》,《敦煌研究》2006年第5期,第8页。。暨远志在《酒泉地区早期石窟分期试论》⑥暨远志:《酒泉地区早期石窟分期试论》,《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第59-75页。文中认为文殊山可分前期和后期石窟,均为中心柱窟,对于开龛情况与上述观点基本一致,根据塔柱的分层和其上人物形象的变化,他认为只有文殊山这一时期继承、发展新疆石窟这一脉络最为明显。张宝玺《河西北朝中心柱窟》则认为,5世纪末中原已经出现了中心柱窟及与中心柱窟相似的石造像塔,因此河西中心柱(包括文殊山)的兴起更多地是受中原的影响,但又和中原不完全相同,窟壁大都不开龛或很少开龛,壁画画千佛,可以说几乎都是千佛窟性质⑦张宝玺:《河西北朝中心柱窟》,《敦煌研究》1988年第2期,第19页。。由上述可知,虽然对其传承的渊源有不同理解但对其中心柱的形制基本没有异议。

四、学界对前山千佛洞和万佛洞的研究

文殊山的地质属于玉门系的砾岩层,含沙土成分较多,质地比较疏松,所以洞窟的规模都不很高大。大体上根据现今的散布情况,可以分为“前山里”和“后山里”两个区域,位置都在一条开阔的河床西面。前山在北部,后山在南部,由酒泉入山必须先经过前山然后到达后山⑧史岩:《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7期,第53页。。

(一)千佛洞

前山千佛洞高3.60米,宽3.94米,深3.80米,中心柱式建筑,仅于中心柱四周开龛,窟顶及四围壁画色彩鲜艳,风格古朴,保存完好的西壁、南壁均绘有千佛之像。中心柱上下分三层,下层为方形台基,上面两层每面凿圆拱龛,龛内塑一佛像,龛外塑二胁侍菩萨,造像躯体健壮古朴。洞窟四壁及顶部彩绘壁画,题材有千佛、说法图、七佛、伎乐天、供养人等。窟顶绘伎乐飞天,窟壁上层大面积绘千佛,中部绘一佛二菩萨说法图,下部绘供养人像。壁画采用西域晕染画法,强调色彩的明暗对比和人物形象的立体效果。

对于前山千佛洞最早的论述是史岩先生的《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文中对于其所处位置,窟外建筑均作了简单介绍。认为其构造的形制是北朝系的制底窟,有中央方形塔柱,塔柱分两层开龛,龛内塑一佛二胁侍菩萨,都经过历代补修①史岩:《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7期,第53-59页。。宿白先生在《凉州石窟遗迹与“凉州模式”》中认为天梯山石窟残存遗迹为凉州样式的第一期,金塔寺石窟和文殊山前山千佛洞为第二期②宿白:《凉州石窟遗迹与“凉州模式”》,《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第435-446页。。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发表《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调查简报》③甘肃省文物工作队:《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调查简报》,《文物》1965年第3期,第13-30页。张宝玺《河西北朝中心柱窟》④张宝玺:《河西北朝中心柱窟》,《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第123-164页。、李国的《河西几处中小石窟论述》⑤李国:《河西几处中小石窟论述》,《敦煌研究》1998年第3期,第11-22页。、杨益民、唐晓军在《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⑥杨益民、唐晓军:《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丝绸之路》1998年第1期,第49-53页。等文中对于其洞窟形制基本没有异议。而对于该窟四壁和窟顶所存的壁画,大都认同窟顶及甬道顶作伎乐天和千佛,东壁全部脱落,南壁残存千佛,北壁正中有说法图,两旁为菩萨像,下层为供养人。《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调查简报》称从四壁及窟顶所存壁画的颜色和风格,内容与特点上看,应是开窟之时所作,是研究我国佛教艺术早期壁画珍贵的实物资料。《佛教石窟考古概要》一书中提到,文殊山有较完整的塔庙窟两个,即千佛洞和万佛洞,此外还有一个残损的塔庙窟。之后对千佛洞的洞窟形制、塑像、壁画、千佛等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认为万佛洞与千佛洞类似,壁画经后代重修,但未具体指明为哪个时代重修。对于后山古佛洞和千佛洞均未提及。最终结论认为文殊山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的现象:第一,窟顶和甬道顶部近似券形,与龟兹塔庙窟相似;第二,大飞天、伎乐画在窟顶,在龟兹石窟中可以看到相同的例子;第三,晕染为西域流行的注重人体质感的画法,与中原不同;第四,壁画中出现较早的西方三圣;第五,壁画分局分段,为敦煌北魏窟所承袭;第六,成组的双窟(千佛洞和残塔庙窟)为北魏云冈、龙门所承袭。前三点表明文殊山明显受到来自龟兹的影响⑦国家文物局教育处编《佛教石窟考古概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39页。。杨益民、唐晓军撰文《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认为千佛洞窟内四壁及甬道顶为北凉绘千佛及飞天⑧杨益民、唐晓军:《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丝绸之路》1998年第1期,第49-53页。。史岩先生所著文章《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⑨史岩:《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7期,第53-59页。认为千佛洞色彩艳丽,足以称为文殊山唯一可贵的北朝遗迹。对于千佛洞佛、菩萨、飞天壁画等的绘画技法,几篇文章都认为是运用了西域的凹凸晕染法,用线粗犷、色彩浓厚、艳丽。但甘肃省文物工作队《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调查简报》认为其绘画技法与新疆克孜尔千佛洞以及敦煌272、275、254、259等早期洞窟壁画,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⑩甘肃省文物工作队:《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调查简报》,《文物》1965年第3期,第13-30页。。而李国《河西几处中小石窟论述》(11)李国:《河西几处中小石窟论述》,《敦煌研究》1998年第3期,第11-22页。则认为这种绘画技法与中原风格不同,其明显受到龟兹风格的影响。杨益民、唐晓军《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12)杨益民、唐晓军:《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丝绸之路》1998年第1期,第49-53页。却认为是莫高窟十六国时期壁画中常用的技法。

(二)万佛洞

万佛洞高3.70米,宽3.55米,深3.80米,有中心柱,四周开龛造像,壁画内容丰富,有西夏时绘制的大型《弥勒经变》画及“镇窟四天王”像。

史岩先生据乾隆《重修肃州新志》称;“万佛峡内有洞曰万佛洞,据云系北魏所造”。认为所指即此万佛洞,从样式上他认为是北魏晚期所开凿,原为北朝式制底窟即中心塔柱窟。四面壁画他认为也均为元明时代所加,四隅有天王像,里壁有千佛,但都不是北魏原作。前方左壁有藏族风格壁画。李国在《河西几处中小石窟论述》中认为其塑像形式与千佛洞基本一样,中心柱四面两层开龛,每龛塑一佛二菩萨,造像仅存残迹,龛内保存有部分早期壁画。现存四壁绘画大部分为西夏、元、明重制①李国:《河西几处中小石窟论述》,《敦煌研究》1998年第3期,第11-22页。。董玉祥《河西走廊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群》中也提到万佛洞四壁彩绘壁画为西夏重新制作,认为窟内壁画除个别为元代所绘外,绝大部分为西夏时期重绘②董玉祥:《河西走廊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群》,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河西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22页。伊斯拉菲尔·玉素甫,张宝玺《文殊山万佛洞回鹘文题记》一文中认为,万佛洞创建于北魏,经历西夏整体性重修,表层是西夏壁画③伊斯拉菲尔·玉素甫,张宝玺:《文殊山万佛洞回鹘文题记》,吐鲁番学研究院编《语言背后的历史——西域古典语言学高峰论坛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94页。。张宝玺《文殊山石窟西夏壁画内容及其价值》一文中认为,文殊山石窟经历代重修重绘,其中尤以西夏时期重绘的壁画内容比较重要。因为它不仅对于敦煌莫高窟及安西榆林窟这样一些西夏集中的洞窟从内容到形式有所补充,而且有助于了解西夏统治时期河西地区的文化面貌、民族关系等④张宝玺:《文殊山石窟西夏壁画内容及其价值》,《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6-271页。。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笔者认为张宝玺先生的这篇文章应该写的是前山万佛洞,而非文中所写千佛洞。这一点从文中所写洞窟的形制、内容及摘录的回鹘文、蒙古文题记均为万佛洞所有即可看出。文中详细地对窟内四壁壁画内容,经变画的内容作了释读。我们可以把这些释读用于研究万佛洞,是不可多得的对于文殊山石窟万佛洞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杨益民、唐晓军《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中也认为,窟室四壁及甬道顶均为西夏、元代重绘壁画,其整体布局与榆林窟西夏第3窟壁画布局相同。文中还对四壁以及甬道顶部的壁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释读⑤杨益民、唐晓军:《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丝绸之路》1998年第1期,第51页。。张小刚《关于凉州瑞像的一些新资料——兼谈黑水城出土凉州瑞像》中认为万佛洞是开凿于北朝时期的中心方柱窟,整窟壁面、柱面及顶在西夏时期抹泥重绘,窟顶还绘有一周西夏时期的凉州瑞像⑥张小刚:《关于凉州瑞像的一些新资料——兼谈黑水城出土凉州瑞像》,《西夏研究》2012年第4期,第31页。。施爱民《文殊山石窟万佛洞西夏壁画》中认为万佛洞,中心塔柱式,分三层,下层不开龛,无壁画。上层龛外两侧表层为西夏重绘的十方佛。窟内四壁不开龛,表层大部为西夏重绘的壁画⑦施爱民:《文殊山石窟万佛洞西夏壁画》,《文物世界》2003年第1期,第57页。。王艳云《河西石窟西夏壁画中的弥勒经变》⑧王艳云:《河西石窟西夏壁画中的弥勒经变》,《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16-21页。中认为文殊山万佛洞东壁所绘的弥勒上生经变图,描绘的是弥勒菩萨成佛前居住的兜率天宫的景象,突出了天宫里雄奇的殿宇、楼阁、台榭,是西夏时期优秀且很成熟的建筑画。以上观点基本认同该窟壁画为西夏遗存无疑。而不同的是杨富学《文殊山万佛洞西夏说献疑》中却认为万佛洞现存壁画大多应为元代遗墨,今天所见文殊山石窟的基本规模,大致就是在元朝后期豳王家族统辖河西时期底定的。万佛洞所见上师像,应为蒙古豳王家族重修文殊山石窟时绘制的,其很有可能就是这次修复活动的主持者⑨杨富学:《文殊山万佛洞西夏说献疑》,《西夏研究》2015年第1期,第25-33页。另参张海娟、杨富学:《蒙古豳王家族与河西西域佛教》,《敦煌学辑刊》2011年第4期,第84-97页。。这一观点,显然不同于学界主流观点,但论说有据,尤其是文中认为“藏传佛教对西夏真正造成大的影响,应自仁宗天盛十一年(1159)以后始”一说,如果成立,则直击西夏说之要害,值得重视。

五、后山古佛洞和千佛洞诸说评议

古佛洞平面宽5.3米,进深5.1米,高3.9米,中心柱式,拱形门,券形甬道顶,坐西向东。中心柱分二层,上层收分明显,仅正面开一拱形龛,龛内塑像不存。龛上层绘七佛二排,已为清代改绘为密宗佛。其余三面不开龛,现存清代沥粉勾绘的一佛说法图残部,下面叠压一层壁画(不清)。史岩先生《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一文中对古佛洞作了简单介绍:中央方形塔柱,除了基坛,柱身分两层,从其形制看,完全符合魏氏规制。佛像从颜面细部到衣褶的表现手法,从莲座到背光的样式,都显示出藏族风格的特征。认为全窟壁画,主题内容多非北魏所有,疑和塑像均为明代后所绘。并根据前壁右方近入口处的四行题记推断,入口两侧壁画为明弘治十年(1497)重修洞窟时所增绘①史岩:《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7期,第53-59页。。暨志远《酒泉地区早期石窟分期试论》一文中将文殊山石窟分成前后二期,后山古佛洞及左邻中心柱窟属于后期。通过比对他还认为,文殊山后期洞窟中的供养人像,更是习见于敦煌272窟以及稍后的北魏诸窟,而这些都是孝文帝服制改革后的产物②暨远志:《酒泉地区早期石窟分期试论》,《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第59-75页。。李国在《河西几处中小石窟论述》一文中对于此洞窟形制开龛情况的论述基本和上述观点一致,此外他还指出中心塔柱正面上方画《涅槃变》一幅,除此外,还有弟子、天龙八部等众等数十身,但是并没有指出具体的年代。四壁绘画分栏布局,上栏绘一列坐佛,南、北二壁绘“净土变”(?)西、东二壁不能辨认③李国:《河西几处中小石窟论述》,《敦煌研究》1998年第3期,第11-22页。。赵声良《敦煌北朝石窟形制诸问题》中认为文殊山前山千佛洞、万佛洞的中心塔柱都是在塔基以上分二层,每一层各面开一龛,内塑佛像。文殊山后山古佛洞,是在中心柱的每一面开一龛④赵声良:《敦煌北朝石窟形制诸问题》,《敦煌研究》2006年第5期,第1-19页。。杨益民、唐晓军《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中认为古佛洞,塔柱分三层,上层正面无龛,西夏绘《涅槃图》,其余三面为清代重绘七佛像两排。窟内四壁,南壁为四臂观音,北壁为一佛二菩萨,均为清代沥粉金线勾绘。甬道顶为北魏四环忍冬纹⑤杨益民、唐晓军:《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丝绸之路》1998年第1期,第49-53页。。张小刚、郭俊叶《文殊山石窟西夏〈水月观音图〉与〈摩利支天图〉考释》⑥张小刚、郭俊叶:《文殊山石窟西夏〈水月观音图〉与〈摩利支天图〉考释》,《敦煌研究》2016年第2期,第8-15页。一文认为后山古佛洞约开凿于北魏时期,在西夏时期重修。窟内中心柱表面残存重层壁画,底层为白底的早期壁画,表层为西夏时期重新抹泥后绘制的壁画。四壁与顶部表面残存西夏时期的壁画。之后对古佛洞《水月观音图》《玄奘取经图》以及《摩利支天图》作了介绍与考释,最终认为包括这三幅图像在内的古佛洞表层壁画的年代都大约在西夏时期。

千佛洞为平面近方形的穹隆顶大窟,宽3.94米,进深3.80米,高3.60米,窟内正中凿方塔形中心柱,四壁不开龛,只在中心柱四面各分两层开龛造像。每龛内塑一佛,均结跏趺坐,龛外两侧各塑胁侍菩萨。史岩先生《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⑦史岩:《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7期,第53-59页。中对千佛洞的记录更加简略,文中提到壁间有以西游记为内容的壁画,入口两侧也经同时补修,画有四天王像。洞窟构造和规模,和古佛洞大体相同。四壁有壁画,残损严重,疑不是原作。窟顶为平棋藻井,但也非北朝原迹,应为后世重修时模仿北朝样式。暨远志《酒泉地区早期石窟分期试论》中认为,文殊山后山千佛洞的丰乳、细腰、大臀式飞天,和敦煌272窟飞天相近,都更接近于新疆克孜尔早期石窟的飞天,而前山千佛洞塑像菩萨头发披于双肩,辫作涡状纹,这种表现形式更见于克孜尔石窟和库木吐喇石窟。因此可以说,在河西早期石窟中,只有酒泉文殊山这一时期继承、发展新疆石窟的这一脉最为明显⑧暨远志:《酒泉地区早期石窟分期试论》,《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第59-75页。。李国在《河西几处中小石窟论述》一文中认为,千佛洞形制为平面方形,中心塔柱,仅正面开一龛,塑像不存。南、北、西三面不开龛,只绘有壁画。绘画分两栏布局,上栏绕柱一周绘券形天宫和凹凸形凭台、天宫内有坐佛。下栏被后代壁画覆盖。窟内四壁,分栏布局,上栏绘券形天宫和凹凸形凭台,内有坐佛。中栏中间绘“佛说法图”,周围所绘人物复杂难辨,有菩萨(?)、罗汉、金刚力士等。窟顶为平棋图案。西南隅有飞天两身,西北隅窟顶绘对鸟纹,飞天呈西域风格,袒胸露臂、丰乳、细腰、大臀,与克孜尔石窟飞天相近①李国:《河西几处中小石窟论述》,《敦煌研究》1998年第3期,第11-22页。。杨益民、唐晓军《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中认为,千佛洞为中心柱式分两层,正面开一龛,龛上层两排七佛,已被清代改为密宗佛。其余三面不开龛,现存清代沥粉勾绘的一佛说法图残部。四壁分栏绘画:上栏是三身佛一组的千佛,下栏脱落。北壁也分栏绘画,上栏底层为北魏绘圆券形天宫和佛,一字排列。拱眼壁上绘密宗小佛。中栏为清代沥粉勾一结跏趺坐须弥座上的佛,四周三身佛为一组的千佛,共六排。甬道顶保存为完整的北凉绘斗四平棋,由后人仿绘,但北凉风格依然存在。尤其是后部左右角处的对鸟纹和二飞天图,与新疆吐峪沟第12、38窟、吐鲁番七康湖第4窟斗四平棋构图相似。他还认为这种丰乳、细腰、大臀式飞天就是新疆克孜尔石窟北凉飞天形象的继承和发展,也和莫高窟272、275窟飞天造型一致②杨益民、唐晓军:《肃南县文殊山石窟寺院》,《丝绸之路》1998年第1期,第49-53页.。此观点和暨志远在《酒泉地区早期石窟分期试论》③暨远志:《酒泉地区早期石窟分期试论》,《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第59-75页。中所持观点基本一致。对于千佛洞的壁画风格日本学者井上豪专门写过《酒泉·文殊山石窟後山区千仏洞の西域樣式壁画について》④井上豪:《酒泉·文殊山石窟後山区千仏洞の西域樣式壁画について》,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第43辑第3分册,1998年,第123-128页。一文进行论述,文中通过对千佛洞窟顶三角图案、飞天和鸟的图像研究,并和新疆地区绘画风格比对,认为其画风直接受到西域的影响,或者还有西域的画工曾来此绘画。

总之,对于文殊山目前遗留的四个重要洞窟的论述到目前为止,只有上述文章中的简单提及,并没有一个全面具体的综合性论述,如每一窟开凿年代的考证,窟与窟之间的相互关系,洞窟内壁画内容的总录以及窟内所有壁画的考释,都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述。

六、学界对文殊山石窟题记、碑文和经塔的释读与研究

文殊山石窟的题记和碑文主要在前山万佛洞,有汉文、回鹘文、藏文、蒙古文和西夏文。伊斯拉菲尔·玉素甫,张宝玺《文殊山万佛洞回鹘文题记》⑤伊斯拉菲尔·玉素甫、张宝玺:《文殊山万佛洞回鹘文题记》,吐鲁番学研究院编《语言背后的历史——西域古典语言学高峰论坛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94-106页。一文中写到,从万佛洞窟角壁画中可以确认,有1处西夏文榜题,1处回鹘文式蒙古文榜题,10处回鹘文榜题。窟内四壁,有明清以来游人题记,计有汉文十多则,回鹘文题记9则,藏文题名4则。并在文中对这些题记作了较为详细的译注。耿世民、张宝玺《元回鹘文〈重修文殊寺碑〉初释》中认为,文殊山石窟所存的重修文殊寺碑,在史学方面、文化史方面和回鹘语文学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并对此碑作了详细的释读⑥耿世民、张宝玺:《元回鹘文(重修文殊寺碑)初释》,《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第253-264页。。张宝玺《喃答失太子〈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再考》⑦张宝玺:《喃答失太子〈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再考》,新疆龟兹学会编《龟兹学研究》第3辑,新疆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1-210页。中认为,据碑铭应是赐宗王喃忽里白城子屯田之地在前,后有喃答失重修文殊寺碑,而这点却恰好与历史记载相反。杨富学《酒泉文殊山:回鹘佛教文化的最后一方净土》则中认为,万佛洞的这些回鹘文题记,加上文殊沟发现的回鹘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写本,足以证明文殊山成为了回鹘佛教文化的最后一方净土⑧杨富学:《酒泉文殊山:回鹘佛教文化的最后一方净土》,《河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第1-6页。。

史岩《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⑨史岩:《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7期,第53-59页。一文中不仅对千佛洞、万佛洞、古佛洞作了一定论述,还记录了其中太子寺、残留的石窟小集群以及观音洞的大致情况。文章最后提到,为了进一步了解文殊山历史文物的丰富悠久和它艺术上的成就,附带介绍本山洞窟中出土的经塔。经塔共五体,体积极小,形制近似后世的石经幢。他认为,经幢的样式,可能就是由此经塔演变而成的。主要有:田弘造经塔残石、白双且造经塔残石、令狐飒造经塔残石和未知名经塔残石,并对这些经塔作了详细的释读和断代。认为田弘造经塔和白双且造经塔无疑是北凉作品,其余也应与之差不多同时。经塔当时是供养在石窟里的,据此它应该是晚于石窟开凿。由此也可推断,文殊山石窟,至迟在5世纪初,即晋末十六国后就出现了。据此经塔的雕刻风格也可推断,其艺术风格和莫高窟是同一系统的。索伯著《北凉和北魏时期的甘肃》①Alexander C.Soper,Northern Liang and Northern Wei in Kansu,Artibus Asiae 21,no.2,1958,pp.131-164;索伯著,殷光明译:《北凉和北魏时期的甘肃》,《敦煌研究》1999年第4期,第60-81页。中认为,文殊山石窟寺中发现了一些刻有铭文的小经塔,为该地区的早期渊源提供了旁证。其中两件经塔的纪年分别是5世纪的20和30年代,正值著名的“蛮族”北凉王沮渠蒙逊和其子在位的时期。这里所指的两件经塔即是史岩所说的1、2两塔。之后分别对5件经塔的造像作了介绍和研究,认为文殊山发现的这些经塔极为重要。并以此来推断和说明北凉佛教艺术和造像的基本特征,还对新疆吐鲁番塔以及中亚、印度的造像进行比较研究。最后认为,北凉石塔的造像艺术影响了麦积山、云冈等石窟的北魏早期造像。王毅《北凉石塔》②王毅:《北凉石塔》,《文物资料丛刊》第1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年,第179-188页。一文也详细地对于酒泉、敦煌所出的8座石塔进行了刊录,但认为其出土地并不是文殊山。《佛教石窟考古概要》③国家文物局教育处编《佛教石窟考古概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38-43页。一文认为酒泉共发现5件石塔,其中3件为清末光绪年间在酒泉城内西南角发现。另两件是1969年9月酒泉城内施工时发现,地点也在城西南角。也认为史岩在《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一文中将出土地点误为文殊山,个别录文也有误。

七、结语

文殊山石窟是中国早期佛教遗存,属于凉州模式石窟的范畴,不仅是研究十六国时期佛教艺术的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更对整个河西地区与西域的佛教建筑、艺术的关系都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文殊山石窟群更为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此处有西夏时期的壁画,目前学界对西夏艺术存在很大的争议,其石窟内的西夏艺术恰好为学界的这一争议提供有益的证据。但文殊山石窟由于其自身的因素,如遗留的洞窟数量少,部分损毁也较为严重,文献记载甚少,因此,研究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尽管,学界已有对此石窟群的研究,但与敦煌莫高窟、麦积山、龙门、云冈等石窟群相比,可谓九牛一毛。从目前来看,研究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首先,研究单一,呈不平衡之态。当前对于文殊山石窟整体的研究基本没有,主要被放置于河西石窟群中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而且只偏重于个别洞窟壁画的释读研究,即使在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的调查简报中,也只是简略地介绍了千佛洞和万佛洞,对于后山古佛洞和千佛洞均未提及。

其次,对于文殊山石窟的历史渊源,宗教文化方面的传承研究鲜有人问津。即使有写到,也是一笔带过,更别说有具体的定论。学者们大多是将重点放在了石窟壁画、题记、佛像等的研究上。

最后,文殊山与裕固族藏传佛教信仰的形成关系密切,但学界关注尚少,仅有个别论文有所涉及④张海娟、杨富学:《论裕固族藏传佛教信仰的形成》,《中国藏学》2016年第3期,第193-202页。,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系统地探讨。

由于上述问题,时至今日,关于文殊山石窟群的诸多问题学界还无法达成共识,这是文殊山石窟群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所以很难出现集大成的著作。若要对文殊山石窟的研究有较大的突破,就要对文殊山石窟群进行全方位考察研究,以便更深层次地理清文殊山石窟群的开凿年代,发展演变,历史渊源,宗教文化的传承以及洞窟内所留壁画的艺术风格等,在新世纪里我们期待更多有关文殊山石窟集大成的优秀作品问世。

(责任编辑:任屹立)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the M anjusri M ountain Grottoes

LI Tian

(School of Arts,Gansu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Lanzhou 730070,Gansu,China)

There are at present over 100 caves in Manjusri Mountain Grottoes and most of them are in severe damage.The most severely damaged caves are Thousand Buddha Cave in the front,Ten Thousand Buddha Cave,Ancient Buddha Cave in the back and Thousand Buddha Cave etc.All these caves are in the dome shape and are central pillar caves w ith almost square platform.In 1950s Shiyan made the first field investigation,and since then the cave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Scholars such as Zhang Baoxi etc.did considerable research on the dates,period classification,cave shape and form of these caves.They made quite great contributions and proposed different academic opinions.Some opinions are close and some are absolutely opposite.To summarize these opinions and to see the gain and failure in current research are helpful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Manjusri M ountain Grottoes.

Manjusri Mountain;Ten Thousand Buddha Cave;Tibetan Buddhism;Xixia;Yugur Ethnic Group

K879.29

A

1671-0304(2017)01-0029-09

URI: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170227.1226.020.html

2016-07-10

时间]2017-02-27 12:26: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至14世纪河西藏传佛教与石窟营建”(16CZS063)。[作者简介]李甜,女,甘肃政法学院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石窟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文殊酒泉河西
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最后的铁血军团: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南京翠贝卡河西旗舰店
文殊菩萨启智图
敦煌新樣文殊造像中的于闐國王像研究
敦煌新樣文殊造像中的于闐國王像研究
酒泉文殊山万佛洞西夏四角天王图像初探
天下第一门
——酒泉晋城门
河西行(组诗)
飞天之都 美玉之城——中国酒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