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药半夏的炮制方法与临床应用

2017-03-16廖建秀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饮片药效炮制

廖建秀

(新疆伊宁县中医医院药剂科,新疆 伊宁 835100)

浅谈中药半夏的炮制方法与临床应用

廖建秀

(新疆伊宁县中医医院药剂科,新疆 伊宁 835100)

半夏是中医临床上的常用药材,可分为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四种。半夏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不同种类的半夏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进行炮制,可显著影响其药效。半夏的应用范围较广,将不同品种的半夏与不同的中药进行配伍,可发挥不同的疗效。本文通过对半夏的炮制历史、炮制方法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以期达到消除其毒性,提高其药效,促进其临床合理应用的目的。

半夏;炮制历史;炮制方法;毒性;配伍;应用范围

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清代的中医药学著作《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中共收集了七十余种半夏的炮制方法,旨在提高该药的药效,消除其毒性。《中国药典》中收录的不同种类半夏的炮制方法也对临床上合理使用半夏起到了规范和指导的作用。半夏炮制品的常见种类包括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及生半夏饮片四种,其炮制方法各不相同。传统的半夏炮制方法有姜制、水煮、制曲及微火炮等。不过,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用不同方法炮制的半夏其作用和功效也不相同。本文对半夏的炮制方法进行总结,深入分析不同种类半夏炮制方法的特点,以期通过优化半夏的炮制方法,消除其毒性,提高其药效。

1 半夏的炮制历史

现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半夏具有一定的毒性。虽然在规定剂量范围内单用半夏或将其配伍其他中药使用不会产生很大的毒性,其药效也不会受到影响,但其仍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尤其是生半夏。临床研究发现,服用微量的生半夏即可导致人体中毒。因此,临床上在使用生半夏时,必须先对其进行特殊的炮制。此外,半夏还具有强烈的肾毒性和致畸作用[1]。我国古代的中医药学者已经注意到半夏的毒性,故十分注重对半夏的炮制。这一点从我国古代医药典籍中记载的诸多半夏的炮制方法中即可看出。

《皇帝内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记载半夏炮制工艺的医药典籍。其将经过炮制的半夏称为“治半夏”[2]。张仲景在其典籍《金匮玉函经》中记录了一种用温水炮制半夏的方法(即直接用温水清洗半夏,以达到清除其毒性的目的),其认为“水清则毒素去之”。南北朝时期的龚庆宣曾提出一种用汤洗结合生姜熬煮的半夏炮制方法。他认为,将汤洗干净的半夏用生姜熬煮12 h即可去除半夏的毒性。与龚庆宣同一时期的陶弘景对这种半夏炮制方法进行过解释。唐代著名医学家、被称为“药王”的孙思邈在其《备急千金药方》中记载的汤洗半夏炮制法是现代半夏炮制法的雏形。后世的医家在该炮制方法的基础上,用白矾、食醋等作为辅料,对半夏的炮制方法进行了调整,奠定了汤洗半夏炮制法的基础地位[3]。纵观半夏的炮制历史可以看出,其炮制方法、工艺和手法一直在不断完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使半夏的炮制方法变得更加简单,但我国古代中医药典籍中提供的半夏炮制方法仍具有借鉴的意义。

2 半夏的炮制方法

半夏的炮制应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既符合制剂调配的相关要求,又遵循药物本身的性质。《中国药典》根据这一原则,将半夏的炮制方法分为“净制”、“切制”、“复制”三种。

2.1 炮制的目的

在研究半夏的炮制方法之前,需要先了解炮制的目的。每一味中药都具有不同的药效。每一种药效都是中药中所包含的不同成分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对中药进行炮制可突出其某些功效,消除对药效不利的因素,从而减轻其毒副作用,保证其药效。另外,经过特殊炮制的中药还有利于临床上进行配方调剂和药品储存,便于患者服用。

2.2 操作方法

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中药炮制方法为复制法。该炮制方法所采用的工艺在我国唐代时就已经相当完善。该炮制方法是将药物放入辅料中反复进行炮炙,其目的在于消除药物的毒性,增强其药效。用该炮制方法对半夏进行炮制不仅可明显地消除其毒性,而且可突出其药效。根据半夏炮制过程中所采用的辅料或工艺的不同,医学界将半夏分为生半夏饮片、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四种[4]。其中,1)生半夏饮片的炮制方法:将半夏中的杂质和灰屑全部清除干净后切片,即可得到生半夏饮片。将生半夏饮片晾干后即可直接入药。2)清半夏的炮制方法:清半夏又称青夏。在生半夏中加入白矾进行炮制即可得到清半夏。清半夏的毒性比生半夏小,更适用于体弱多病者。3)姜半夏的炮制方法:姜半夏是在生半夏的基础上进一步炮制而成的。将生半夏饮片加水浸泡,并与鲜姜同煮后晾干,即可得到姜半夏。姜半夏的毒性已基本消失,其具有降逆止呕的作用,适用于呕吐严重者。4)法半夏的炮制方法:法半夏是在生半夏中加入白矾、甘草等药物炮制而成的。法半夏具有燥湿化痰、调节脾胃的功效。

3 半夏的临床应用

3.1 配伍应用

《黄帝内经》中提到:“阴虚故目不瞑,饮以半夏汤剂,阴阳通则卧立至。”其中的半夏汤剂是由治半夏和秫米熬制而成的。治半夏也是对半夏进行炮制后所得的药物,具有辛温通阳的功效。将治半夏与秫米合用可起到降逆驱邪、调节阴阳的功效。《伤寒杂病论》中记录了多个用半夏配伍生姜治疗疾病的案例,可见用半夏配伍其他的中药辨证治疗疾病历来为我国中医所推崇。比如将半夏、生姜和香油进行配伍,可用于治疗喘息不匀、胸痛等症状;将半夏、陈皮、桔梗进行配伍,可用于治疗胃气不和;将半夏与牛胆汁进行配伍,可用于治疗小儿咳嗽、惊悸等疾病。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药萃取技术可直接将半夏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更便于医学界对半夏的配伍规律进行研究。

3.2 应用范围

1)止呕。止呕是半夏最主要的功效。对于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临床上均可单独或随证配伍应用半夏进行治疗。比如半夏干姜散是将半夏与干姜、人参进行配伍,其具有温胃止呕的功效;大半夏丸是将半夏与人参、大枣进行配伍,用于治疗由胃虚引起的呕吐;藿香半夏汤是将半夏与藿香进行配伍,用于治疗由湿浊引起的呕吐腹泻。此外,竹叶石膏汤、大柴胡汤、橘皮竹茹半夏汤等均具有止呕的功效。2)化痰。半夏对胃脘痞满之证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可发挥消痞化痰的奇效。目前,临床中有许多利用半夏的化痰作用配制而成的方剂。比如半夏泻心汤是将半夏与干姜、黄连进行配伍,具有升清气、降浊气、和阴阳、消痞满的功效;小陷胸汤是将半夏与黄连进行配伍,具有化痰清热的作用。3)定眩。眩晕发生的根本原因为痰饮夹肝风。半夏本身具有化痰的功效,将其与白术、天麻等药物进行配伍可发挥祛风健脾的神奇疗效。半夏白术天麻汤是治疗风痰的经典方剂,其中的半夏天麻可治疗眩晕,再与白术进行配伍,可共奏健脾化痰的功效。一项针对27例眩晕患者的分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效果理想。

3.3 应用缺点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半夏亦如此。半夏虽然具有止呕、化痰及定眩的功效,但其炮制方法若不合理,不仅可导致其毒性无法被消除,而且可使其有效成分大量丢失,严重影响其药效。现代药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半夏中的有毒成分难溶于水,因此,短时间地用冷水对半夏进行浸漂并不能有效地去除其毒性。

4 小结

对中药半夏的炮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既是为了不断地完善半夏的传统炮制工艺,也是为了满足现代制药技术发展的需求。比如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对半夏的煎出液进行浓缩配制后制成的胶囊既没有毒性,又具有半夏的功效。半夏的炮制历史虽然久远,且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炮制理论和准则,但仍需要后世的研究人员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良,同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地完善半夏的炮制方法,进一步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从而限制其毒副作用,更好地发挥其临床价值。

[1] 李卫先.从药效分析探讨半夏的炮制工艺[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78-80.

[2] 杨冰月,李敏,任敏,等.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半夏及其炮制品总有机酸止咳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J].中草药,2016,47(13):2301-2307.

[3] 王浩,高思华.半夏茯苓汤不同方法炮制半夏对小鼠生殖毒性的作用[J].吉林中医药,2014,34(6):627-629.

[4] 鲍永娟.半夏炮制沿革及临床配伍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6):68-69.

R283

B

2095-7629-(2017)10-0142-02

猜你喜欢

饮片药效炮制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药效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
几种杀菌剂防治香梨树腐烂病的药效对比试验
饮片与免煎颗粒剂治疗偏头痛效果比较
22省市柏子仁饮片应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