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2017-03-16诸佳瑜莫晓丽陆冬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广西

诸佳瑜,陈 闯 ,欧 杰,莫晓丽,陆冬玲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2.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0;3.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

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诸佳瑜1,陈 闯2*,欧 杰2,莫晓丽1,陆冬玲3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2.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0;3.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此病患者在发病早期缺乏典型的症状,但其病情的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其自然生存期仅为2~6个月。在传统医学中,原发性肝癌属于“胁痛”“ 癥瘕”“积聚”“肝积”的范畴。近年来,中医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拟对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最新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是指发生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此病是我国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其起病隐匿。此病患者在发病早期缺乏典型的症状,但其病情的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其自然生存期仅为2~6个月。近年来,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高的趋势。在传统医学中,原发性肝癌属于“胁痛”“ 癥瘕”“积聚”“肝积”的范畴。近年来,中医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对近年来关于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原发性肝癌的病因主要为感受邪毒、肝气抑郁、饮食损伤等。导致此病的内在因素是患者脏腑的功能失调、素体虚弱、正气亏虚。此病的病机主要为患者情志郁怒,肝气郁结,日久发生积块,或饮食失调,损伤脾胃,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不运而津液停聚,化湿生痰,阻塞肝络,终成肝积之证。有研究结果显示[1],原发性肝癌属本虚标实之证,正气亏虚是导致此病的根本原因。刘边林等[2]的研究发现,原发性肝癌的病机是正气先虚,邪后踞之,符合“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理。有少数医家认为,阴虚血瘀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3-4],其病机主要是热灼阴液,炼液成痰,血瘀阻络,邪毒内蕴。谭开基[5]的研究发现,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受到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岭南炎热、潮湿的气候是导致该地区居民易罹患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此外,有医家指出,气虚、肝郁、湿热、血瘀均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重要病机。

2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内治法

2.1 原发性肝癌的辨证论治

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此病应分期论治,即根据患者病情的进程调整其治疗方案。在患者发病的初期,其治法应以健脾补肾为主,以活血化瘀为辅;当其病变日久,湿热内盛,其治法应以清热解毒、养阴化瘀为主。在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期间,要充分考虑外在因素(如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对其病情的影响。肾为先天之本,与肝的关系密切,因此补肾应贯穿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整个过程中。闵亮[6]的研究结果显示,补肾健脾类中药具有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HepG2 细胞的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等作用。钟薏等[7]研究发现,补肾类中药具有抑制小鼠原发性肝癌的进展、控制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加速其体内癌细胞的凋亡等作用。罗春蕾等[8]使用补肾健脾类方剂对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发现该方可有效改善此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抑制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调节其体内AFP和GGT的水平,提高其免疫功能。侯凤刚等[9]对2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Ⅰ期﹑Ⅱ期﹑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出现血瘀证的几率依次为68.87%﹑72.5%﹑82.35%,III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是血瘀型。可见,活血化瘀疗法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手段。任公平等[10]在动物试验中发现,扶正化瘀方剂能够控制癌前病变的发展,下调大鼠肝癌模型Cyclind1、 CDK4等蛋白的表达。张海林[11]在对肝癌模型小鼠进行研究时发现,活血化瘀类中药能有效控制肿瘤组织的生长。三七、丹参等药物可降低小鼠的全血粘度,提高小鼠的免疫机能。赵文金等[12]为25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养肝化瘀抗癌散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肝功能显著改善,其腹痛、纳差等症状明显好转,其癌性疼痛明显减轻,其生存质量明显提高,而且部分患者带瘤生存的状态良好。现代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清热解毒类中药均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控制炎症反应的发展、阻止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等作用。因此,清热解毒法也是控制原发性肝癌进展的重要疗法。李秋萍[13]应用癌服灵胶囊对21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长期治疗(其平均用药时间为3年零3个月)。结果显示,在这些患者中,病情部分缓解的患者有10%,病情稳定的患者有43%,其病情的控制率达到53%。刘梅举[14]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进行组方,对5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0%。可见,采用清热解毒法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其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有学者认为,进行“以毒攻毒”治疗可有效抑制原发性肝癌的进展。王兆朋等[15]发现,蝎毒多肽提取物(PESV)可抑制H22肝癌荷瘤小鼠化疗期间H22肿瘤细胞的再增殖。PESV的这一作用可能与其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活性、阻止肿瘤血管的生成有关。有学者认为,肿瘤属于“邪毒之物”,可耗损正气,助火化热,因此当以益气养阴之法治之,扶正气以祛邪毒。李彦博等[16]对肝癌小鼠进行研究发现,用益气养阴方对腹水型肿瘤小鼠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增强其免疫力,控制其肿瘤的进展。迟惠昌等[17]研究发现,使用槐耳颗粒对TACE术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其癌细胞的转移,减轻其进行术后放化疗时发生的不良反应,使其肿瘤的稳定率达到87.1%,使其1年生存率达到74.2%(与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其肿瘤的稳定率及1年生存率均较高)。可见,槐耳颗粒具有保护肝细胞、维持肝脏正常功能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水湿痰饮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治疗此病时应以化痰散结为主要治疗原则,从痰论治,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理想的疗效[18-19]。

2.2 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经验方

经验方是在对中医古法进行灵活运用的基础上制成的方剂。李小波等[20]以莪楞汤化裁加减(三莪、莪术、郁金、当归、白芍、丹参、牡蛎、瓦楞子、蜂房、全蝎、土鳖虫、生甘草、料姜石等)对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年零4个月,其一年以上生存率达到60.5%。该方有扶助正气之功,其中莪术、丹参可活血化瘀,当归、白芍可养血柔肝,蜂房、牡蛎可解毒散结。现代研究表明,丹参、黄芪、白芍具有促进人体受损免疫功能的恢复、减少癌组织对人体的损害等作用,而且这些药物的药性温和,副作用较少。

3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外治法

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以下的中医外治法:1)若以消瘤为主要目标,可选用阳和解凝膏或阿魏化坚膏进行局部敷贴治疗。2)若以止痛为主要目标,可选用蟾酥膏、琥珀止痛膏、如意金黄散、双柏散调蜜进行局部敷贴治疗;或将冰片15g溶于适量的白酒中制成药酒,用棉签蘸此药酒涂擦疼痛部位。3)若以逐水为主要目标,可将甘遂末1.5g、麝香0.5g用食醋或葱泥调和后敷于脐部,每日用药一次;或将鲜田螺肉200g、生姜粉50g、徐长卿60g、七叶一枝花60g、冰片5g、冷饭适量一起捣烂,外敷于脐部,以取得通利小便、通水消胀的作用。谢远明[21]采用双柏散(侧柏叶、大黄、泽兰、黄柏、薄荷等)外敷法对43例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进行治疗,每次用药150~300 g,持续外敷6 h,每日用药1次。结果显示,与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相比,使用双柏散外敷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其疼痛得到显著的缓解,其治疗的有效率较高。在使用双柏散外敷法进行治疗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轻度的皮肤瘙痒,而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大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呕吐、腹胀、便秘等。可见,中药外敷法可作为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症状的重要疗法。

4 结语

原发性肝癌是发生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此病患者的发病隐匿,在发病早期缺乏典型的症状且病情难以确诊。在病情进入中晚期后,此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差,并可发生肝破裂、腹腔出血等多种并发症[22]。中医认为,原发性肝癌的病位在肝,与肾、脾也有密切的关系,其病机虚实夹杂,在治疗时当详细辨证用药。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时应进行分期论治,即在患者病情的早期以补肾健脾为主要疗法,在其病情的中期以清热解毒为主要疗法,在其病情的后期以益气养阴、扶助正气为主要疗法。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思想。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时,只有查明病因,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其进行辨证施治才能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其生存质量。

[1] 陈树森,李智,杜杰. PLC 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概述[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7,11(1):10-13.

[2] 刘边林.辨证治疗PLC 30 例[J].陕西中医,1992,13(1):17-18.

[3] 周宜强,行青春,张书文.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思路和方法[J].河南中医,1995,15(3):164-165.

[4] 苑淑芳,张俊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医分型与肝癌血清学指标的关系[J].天津中医,1997,14(3):102-104.

[5] 谭开基,陈锐深.岭南肝癌的发病特点及辨证施治[J].新中医,1999,31(8):25.

[6] 闵亮畅,补肾健脾中药联合5-FU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血清药理学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8):109-111.

[7] 钟薏,罗春雷,张安君,等.补肾健脾及其拆方对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差异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2):213-217.

[9] 侯风刚,凌昌全,赵刚,等.原发性肝癌中医基本证候临床分布状况调查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2):22-23.

[10] 任公平,张忠敏,孙琳林,等.扶正化瘀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1):1699-1700.

[11] 张海林.不同类别活血化瘀中药对肿瘤生长和转移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

[12] 赵文金,赵多明,张卓.养肝化瘀抗癌散治疗原发性肝癌25例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1,24(8):8-11.

[13] 李秋萍.癌服灵胶囊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14] 刘梅举.肝岩胶囊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5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4):482.

[15] 王兆朋,张维东,武利存,等.蝎毒多肽提取物抑制肝癌H 22细胞化疗期间再增殖实验研究 [J]中国中药杂志,2010,5.

[16] 李彦博,孙静畅.益气养阴方对小鼠肝癌实验性转移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9,26(5):349 -362.

[17] 迟惠昌,胡凤山.槐耳颗粒联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治疗转移性肝癌62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7):69-70.

[18] 王慧英.燥湿化痰治肝癌验案举隅[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8):182-183.

[19] 陈佐云.化痰祛瘀消瘤方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30例 [J].陕西中医,2011,32(5):515-516.

[20] 梁超.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治疗现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1):95-96.

[21] 谢远明.健脾化瘀法治疗中晚期肝癌25例[J].陕西中医,1990,11(10):448.

[22] 罗涛,许仲平,吴传有,等.DC-CIK共培细胞联合其他方法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15,41(3):168-171.

Study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Zhu jiayu1,Chen chuang2* Ou jie2,Mo xiaoli1,Lu dongling3
(1.Guangxi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xi,Nanning,530000;2.Affiliated Tumor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Guangxi,Nanning,530000;3.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530000)

Primary liver cancer is a kind of cancer which has highest incidence in China. In patient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there is no apparent symptom at early stage, but the cancer follows an unusually aggressive clinical course, with rapid deterioration and high fatality. The mean survival time of the patients is only 2 to 6 months. Primary liver cancer is belongs to category of hypochondriac pain, abdominal mass, accumulation and mass in liver. Recently, there are some achievem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is thesis we made a summarization of treatment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mary liver cance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udy progress

R735.7

A

2095-7629-(2017)10-0032-03

诸佳瑜,1991年出生,女,在读硕士,籍贯:浙江宁波市,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

陈闯,1970年出生,男,硕士学位,籍贯:广西玉林市,主任医师,教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癌广西
广西贵港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