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心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2017-03-16曾兰
曾 兰
三合一心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曾 兰
目的:探讨三合一心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4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行神经内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三合一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进行评价,应用疾病应对方式量表对两组应对方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等正性应对方式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自责、幻想、退避等负性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合一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消除或减轻患者不良应对方式,使得患者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
三合一心理干预;急性脑出血;焦虑;抑郁;应对方式
急性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患者生理病理过程复杂,死亡率及残疾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由于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较差,患者致残率高,因此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不利于患者康复。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反应、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突然,病情严重,给患者生理及心理带来较大的打击[2]。积极的应对方式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治疗信心,改善患者不良情绪[3]。三合一心理干预是利用心理及机体辨证统一的原则,改变自我认识错误,提高患者对现实的认知能力,从而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4]。本研究探讨三合一心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旨在为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提供指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4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全国第五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纪要诊断标准[5]。(2)经颅脑CT确诊脑出血量15~40 ml。(3)发病时间在72 h内。(4)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6]<25分。(5)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病例均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入组前3个月有过脑卒中史。(2)血肿进行性扩大、瞳孔扩大、深度昏迷者。(3)血压水平高于180/100 mmHg者。(4)外伤、颅内肿瘤所致脑梗死后出血者。(5)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者。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48~78岁,平均(58.3±3.4)岁;入院时平均血压164/98 mmHg,NIHSS评分5~12分,平均(7.8±1.4)分;出血部位:丘脑28例,壳核10例,脑叶22例,其他2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45~78岁,平均(58.7±3.2)岁;入院时平均血压165/96 mmHg,NIHSS评分7~16分,平均(7.9±1.8)分;出血部位:丘脑26例,壳核12例,脑叶22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抗血脂、吸氧、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解痉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应用神经内科常规性护理,包括常规性心理护理、饮食指导、预防感染及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三合一心理干预,干预内容主要有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及人本主义疗法构成。患者入院即日起由研究者对患者实施干预,干预时间为30 min,每周2~3次,直至患者出院,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1 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认为心理障碍是由于不良学习引起的,通过行为学习能矫正行为问题。应用该理论能帮患者找出存在的行为问题,有助于指导患者完成日常活动,如刷牙、洗脸、更衣、就餐、如厕等。应用生理反馈型放松训练系统V2008对患者进行行为训练,让患者根据系统提示进行训练,指导患者学会放松身心,鼓励患者通过自身努力完成日常活动,提高患者康复信心及生活质量。
1.2.2 认知疗法 此方法运用艾里斯ABC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及情绪反应并不会诱发事件发生,而是经历了该事件的人对诱发事件的评价引起的。ABC理论中A为诱发事件,B为人对诱发事件的解析或看法,C为个体行为或情绪反应结果。ABC理论是指诱发事件A对行为或情绪反应C的看法。本研究应用该理论与患者进行交流,指导患者可能出现的不合理情绪及信念,如患者会担心疾病导致残疾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不合理的信念会影响患者治疗积极性。因此,与患者交流时应让患者明白急性脑出血并不会使得所有患者残疾,患者病情稳定后通过积极的康复锻炼能有效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降低患者残疾程度,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1.2.3 人本主义疗法 该方法认为情绪障碍的发生是个体自我实现受阻的结果。运用该理论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耐心倾听患者心理需求,找出患者内心想要表达的希望及当前心理述求。同时鼓励家属尽可能满足患者心理需求,让患者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及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及出院时由两名责任护士对患者疾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进行评价。(1)焦虑评分(SAS)[7]。SAS共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分4级评分法,将各条目得分相加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焦虑总分<50分者为正常,50~60者为轻度焦虑,61~70者是中度焦虑,>70分者为重度焦虑。(2)抑郁评分(SDS)[7]。SDS量表只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分4级评分法,将各条目评分相加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标准分≥50为有抑郁症状。(3)应对方式。应用应对方式量表[8]进行评价,量表共62个条目,可拆分为解决问题(12个条目)、求助(10个条目)、合理化(10个条目)、自责(10个条目)、幻想(10个条目)、退避(10个条目)等6个维度,每个条目记分一致,“0”分为否,“1分”为是,将每个条目得分相加就是该维度总分。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当场填写量表,量表填写前告知患者调查目的及意义,提高患者配合度。向患者各发放SAS量表、SDS量表、应对方式量表124份,各量表有效回收12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表1)
组别例数SAS评分 干预前干预后 SDS评分 干预前干预后 观察组6261.58±3.4237.02±3.4262.98±3.1248.23±4.18对照组6261.02±3.2252.78±3.5962.88±3.4557.98±4.02
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表2)
组别例数解决问题 干预前干预后 求助 干预前干预后 合理化 干预前干预后 观察组625.98±0.828.25±1.124.78±0.298.02±1.025.02±1.028.69±1.18对照组626.03±0.796.98±1.024.88±0.376.23±0.965.09±0.966.12±0.86组别例数自责 干预前干预后 幻想 干预前干预后 退避 干预前干预后 观察组627.12±1.123.12±0.826.45±0.932.48±0.566.98±1.022.46±0.78对照组627.08±1.185.66±1.026.39±0.904.56±1.226.90±0.964.32±0.86
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研究发现[9],焦虑、抑郁是急性脑出血患者常见并发症。焦虑是个体处于消极环境中应对现象,抑郁是急性脑出血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焦虑、抑郁对躯体疾病的影响如下:(1)焦虑、抑郁会扩大躯体病理症状。(2)导致慢性疾病患者机体调节功能下降。(3)对躯体产生直接的生理及病理作用。这些因素不利于患者躯体康复,并会加重焦虑、抑郁症状,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对于急性脑出血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
三合一心理干预是将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及人本主义疗法集合在一起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三合一心理干预能针对患者社会及躯体功能实施干预,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帮助患者恢复及维持自理能力的信心,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适应急性脑出血后生活,充分调动患者锻炼积极性,发掘患者潜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10]。另外,三合一心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孟利芳等[11]将认知疗法、音乐疗法及心理支持集合一起对急性出血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三合一心理干预能有效稳定患者情绪,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躯体症状。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三合一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考虑可能原因:本研究中三合一心理干预利用心理及机体辨证统一的原则,改变了患者自我错误的认知,重建患者正确的认知,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等正性应对方式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而自责、幻想、退避等负性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三合一心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形成正性的应对方式,使得患者能积极面对疾病。三合一心理干预充分调动了患者对应激事件的认识、调节与事件行为相关的情感反应,使得患者能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有助于改变患者认知行为,消除患者应激反应,使得患者能积极面对疾病。
综上所述,三合一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消除或减轻患者不良应对方式,使得患者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
[1] 杜晓丽.程序化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4):83-84.
[2] 周秀鸾,杨秀菊,周秀兰,等.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脑出血的预后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028-2030.
[3] 陈肖媚,庞伟茂,王海英,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1):113-115.
[4] 赵小妮.预见性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急救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3):75-76.
[5] 陈立云,李义召.全国第五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山东医药,2000,40(1):45-46.
[6] 侯东哲,张 颖,巫嘉陵,等.中文版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5):372-374.
[7] 段泉泉,胜 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8] 陈树林,李凌江,骆 宏,等.成年人应对方式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123-125.
[9] 胡晓芳,郝立新.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15):1389-1390.
[10]王小芳.三合一心理干预在低龄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83-86.
[11]孟利芳,何令敏.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在脑出血患者康复中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36(2):289-290.
(本文编辑 崔兰英)
430030 武汉市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曾兰: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2016-05-18)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