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公共卫生项目与农村儿童保健的有机结合

2017-03-15王翠霞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3期
关键词:卫生院公共卫生保健

王翠霞

甘肃临夏永靖县太极镇卫生院

探讨公共卫生项目与农村儿童保健的有机结合

王翠霞

甘肃临夏永靖县太极镇卫生院

目的:探讨农村0-6岁儿童保健与公共卫生项目的关系。方法:成立组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培训相关技术人员,建立以乡镇为辖区的0-6岁儿童健康档案,填写儿童保健管理册,对0-6岁儿童进行全面管理,防漏补缺,同时进行相关资料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近两年十二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农村的儿童保健工作基本形成一个较规范的管理模式。0―6岁儿童的保健覆盖率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儿童保健工作是卫生服务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十二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点人群。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儿童保健服务能力,尤其使得农村的儿童保健有了质的飞跃。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把公共卫生项目工作与农村儿童保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公共卫生项目;农村;儿童保健

发展妇幼卫生事业,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措施。农村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存在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如今,随着医药体质改革的深化,2014年十二大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已被列入公共卫生项目的重点人群。笔者就基层卫生院如何开展好公共卫生项目与儿童保健工作,结合近两年的工作体会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1.全管理组织,完善管理制度

按照公共卫生项目方案的要求,乡镇卫生院成立儿童保健办公室,由妇幼保健人员、儿保医生和乡村医生组成。制定儿童保健管理制度。高危儿管理制度、新生儿访视制度等。制定儿童保健绩效考核标准,乡镇卫生院设专人负责儿童保健工作,全面规范儿童保健服务。

2 建立儿童健康档案,做好基础材料存档,统计工作

按照国家十二大公共卫生项目的要求,在项目的初始阶段,儿童保健办公室人员走村入户为辖区内常住 0―6岁儿童建立健康档案。结果,初始阶段的资料统计表明,农村儿童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不足,70%的儿童出生后没有做听力筛查,40%的儿童没有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有 50%的儿童一年内没有测定血色素,40%的儿童一年内没有进行健康体检。儿童家长对于保健知识了解较少,70%以上的家长不知道儿童常见病对孩子健康的危害。但是,儿童家长对于儿童健康的期望值很高。

3 加强人员培训,配备相关设备

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儿童保健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知识缺乏,设备配备不到位等问题。首先要加强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做好乡,村两级专业人员的知识培训。如:利用妇幼保健例会机会,对乡村两级人员进行儿童保健技术、人际交流技巧等知识培训。购置相应的设备,如配备电子婴儿量床,体重计、电子评价器等。

4 以公共卫生项目为中心,以儿童保健服务的社会需求为目标,将儿童保健融入卫生院卫生服务内容

在卫生服务领域中,儿童的保健服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因其服务的对象多且该对象处于对其生命健康给与特殊关照的关键年龄阶段。儿童保健服务与管理水平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此次国家把儿童保健列为十二大公共卫生项目的重点人群之一,保健服务费用已由政府买单,作为保健人员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把儿童保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1.制定规范的保健服务流程:婴儿出生后统一由分娩单位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并嘱其出院后将手册交给村级保健员以便产后访视。当婴儿满月后到卫生院进行预防接种时,持保健手册建立健康档案。同时为其进行全面健康检查,作出健康评价。通知家长按着儿童保健手册规定的年龄到卫生院进行健康检查,可以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另外,卫生院定期下乡入村健康检查,查漏补缺。这样儿童的健康档案管理与儿童保健工作同时进行,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2.提供综合服务(1)提供“超市化”服务,在卫生院的儿保门诊在提供儿童生长,智力发育监测服务的同时,适时的免疫接种以及对母亲进行科学喂养,早期教育指导,意外伤害预防等。当儿童有病就诊时,除了提供诊疗服务外,也应针对疾病特点提供预防服务。如:呼吸道感染,腹泻的预防等。(2)提供全程服务:儿童保健是从生命的孕育阶段到生命的结束所提供的全部服务,因此作为儿童保健这一生命准备阶段的服务内容,就要求帮助母亲选择最适当时间的受孕,未来的父母亲避免接触对胎儿有害物质,提供充分的产前保健,合理营养指导,直到健康安全的分娩婴儿,到小孩出生后的系统管理与教育。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命开端。3.健康教育宣传:引导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树立健康观念,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减少疾病,增进健康。针对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等问题,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宣传。

5.公共卫生项目促进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

5.1 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各地政府进一步重视农村儿童保健工作。一是将儿童保健工作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考核内容。二是在投入上给予倾斜,部分卫生院已经决定从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划拨一部分用于儿童保健工作。三是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对儿童保健工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进一步的认识。

5.2 农村儿童保健网络逐步健全,保健服务能力显著提高。通过项目推进,儿童保健业务有了极大的提高,人员队伍得到锻炼,服务项目进一步丰富。乡镇卫生院逐步设立专门的儿童保健科,有不低于 15m2的业务用房,配备常用设备,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儿童保健人员经过几轮培训,已经掌握儿童保健服务的基本内容、服务技能、人际沟通技巧,可以开展常规儿童保健工作,健康教育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村级卫生保健人员也经过培训,掌握基本的儿童保健知识,初步形成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

5.3 0―6岁儿童的保健覆盖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两年的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截止到2011年底的资料显示:0―6岁儿童建档,建册率达到85%,按着儿童系统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体检的人数达80%以上,并进行血色素测定,初生婴儿中80%做了新生儿疾病筛查,65%做了新生儿听力筛查。

健康教育的本质是一个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健康信息的传播贯穿始终。分析健康教育的重点环节,就是围绕健康教育内容对象、方法和时机等方面。分析哪些因素通过人为因素可以改变;在所有可改变因素中,哪些是最关键因素。关键因素则可认为是某些病的健康教育重点。健康教育是提高人群对健康的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础的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必须按照各类人群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起点,设计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既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学习,如家庭护理、婴儿养护、紧急救护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也要开展较纯粹的自我提升、养生修性式的学习活动,如健身操、书法绘画、花卉培植、读书学习等。

通过传播和教育手段,如信息传播、组织与法规、环境改变、培训与指导、咨询以及从行为医学移植过来的行为矫正等,向社会、家庭和个人传授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养成健康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睡眠适量、积极锻炼、有规律作息等。纠正不良习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防止疾病发生。

我国农村虽然发展不平衡,但带有共同性的是农村人群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收入少,信息交流不畅,生活习惯和行不健康。个人对健康知识的获得基本不投入,政府投入这块相对也较薄弱。而农村人群的行为,生活习惯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源为基础,它的认知成分是刻板的印象,农村儿童保健工作是整个妇幼保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农村儿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我们将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后代子孙健康状况的高度认识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认识到开展农村儿童保健工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把公共卫生项目工作与农村儿童保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1]陈笑晖,郝晓宇,李士宁,儿童保健社区管理模式探讨,中国全科医学.2008(12).2188-2189.

[2]闫琴,实施中澳项目的初见成效,中国实用乡村医师,2011(9).20-22.

[3]卜秀芳,农村儿童保健工作探讨,中国保健营养,2012.(3).1004-7484.

[4]冷岚,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动妇幼保健工作发展,中国妇幼保健.2011(34期)5285-5286.

R473.5

A

1672-5018(2017)03-259-01

猜你喜欢

卫生院公共卫生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编制”致卫生院陷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