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牛奶蛋白过敏症状临床诊治分析

2017-03-15黄美颖1王兴旭2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3期
关键词:过敏消化道牛奶

黄美颖1 王兴旭2

1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贵州 遵义 563000 2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 贵州 遵义 563002

小儿牛奶蛋白过敏症状临床诊治分析

黄美颖1 王兴旭2

1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贵州 遵义 563000 2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 贵州 遵义 563002

目的:探讨小儿牛奶蛋白过敏症状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73例小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异性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对CMPA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结果:CMPA患儿临床表现多样,可出现呼吸系统、消化道系统及皮肤等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的表现,包括腹泻、呕吐、湿疹、喷嚏和流涕、大便潜血阳性、哭闹烦躁等,其中其中62例(84.9%)合并出现2种及以上过敏症状;本组病例中53例(72.6%)患儿表现出血常规嗜酸细胞升高,20例(27.4%)表现出血清牛奶特异性IgE升高,。所有患儿均给予饮食和药物治疗,改用深度水解和氨基酸配方奶粉,各项症状均逐渐缓解并消失,其中消化道相关症状消失最为明显,治疗后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97.3%(71/73)。结论:CMPA患儿临床表现多样,累及皮肤、消化道、呼吸等多个系统,根据患儿的具体表现及相关特异性试验结果可确诊,在治疗方面给予其饮食回避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患儿症状,并减少小儿过敏症的发生。

小儿;过敏症;牛奶蛋白;饮食回避;激发试验

本研究通过对73例CMP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小儿牛奶蛋白过敏症状的诊断和治疗方式及效果,为早期诊断和有效干预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3例门诊及儿科住院的CMPA患儿进行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根据临床表现、饮食回避及家庭式激发试验确诊,门诊随访及电话回访治疗情况。其中男47例,女26例,年龄1-10个月,其中1-3个月19例(26.0%),4-6个月36例(49.3%),7-10个月18例(24.6%)。

1.2 检测方法

观察并统计患儿的临床症状,同时所有患儿还接受血清牛奶特异性 IgE检测及血红蛋白检测(血嗜酸细胞);症状缓解或消失后在取得患儿家属同意的基础上对患儿进行牛奶激发试验[2]。

1.3 治疗方法

给予患儿回避致敏食物为主的饮食及药物治疗,具体包括:(1)建议母亲纯母乳喂养,同时母亲避免进食鸡蛋、牛奶等常见食物;(2)根据患儿病情给予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及氨基酸配方粉;(4)所有患儿给予双歧三联活菌散治疗,其中皮肤症状严重者给予短期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或优乐洁软膏外用。治疗效果判断标准[3]显效: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腹泻次数减少至2次及以下,且性状恢复为正常,湿疹皮损消退>80%;有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腹泻次数减少至4次及以下,且水分明显减少,湿疹皮损消退>50%;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CAMP患儿临床表现

CMPA患儿临床表现多样,可出现呼吸系统、消化道系统及皮肤等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的表现。其中46例(63.0%)出现腹泻,32例(43.8%)呕吐,40例(54.8%)大便潜血阳性,9例(12.3%)便秘;26例(35.6%)湿疹;14例(19.2%)出现流涕和喷嚏;10例(13.7)合并血红蛋白降低,14例(19.2%)合并体重降低。73例患儿中62例(84.9%)合并出现2种及以上过敏症状。

2.2 CMPA患儿实验室检查结果

本组73例患儿中53例(72.6%)患儿表现出血常规嗜酸细胞升高,20例(27.4%)表现出血清牛奶特异性IgE升高。73例(100%)患儿牛奶激发实验结果为阳性。

2.3 CAMP患儿治疗情况及结果

所有患儿均给予饮食和药物治疗1-3个月,各项症状均逐渐缓解并消失,其中消化道相关症状在改用氨基酸奶粉喂养后消失最为快速(1-2周);治疗后 3个月后患儿血红蛋白水平由治疗前的(8.5±0.4)g/L升高至(11.9±1.3)g/L,血嗜酸性细胞由(8.7 ±1.5)×109/L降低至(4.1±0.4)g/L,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显效56例(76.7%),有效15例(20.6%),无效1例(2.7%),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1/73)。

3 讨论

随着食物过敏发生率的不断增高,该疾病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而与成年人相比,婴儿更容易出现食物过敏。牛奶和鸡蛋是最为常见的导致婴儿食物过敏的因素,牛奶含有的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进入体内后可快速引起IgE及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进而表现出以消化道系统为主的变态反应,同时还会影响小儿皮肤、呼吸道等系统,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4]。本研究结果显示:CMPA患儿临床表现多样,可出现呼吸系统、消化道系统及皮肤等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的表现,包括腹泻、呕吐、湿疹、喷嚏和流涕、大便潜血阳性、哭闹烦躁等,且有超过80%的患儿合并出现2种及以上过敏症状。如果没有及时对患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过敏性休克,还有可能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小儿CMPA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小儿CMPA的诊断需要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SPT、血常规、血清牛奶特异性IgE和牛奶回避及激发试验共同进行[5]。本研究结果显示72.6%的患儿表现出血常规嗜酸细胞升高,27.4%的患儿则表现出血清牛奶特异性IgE升高,73例患儿牛奶激发实验结为阳性。虽然 SPT可确诊,但对于结果阴性的患儿并不能 100%排除 CMPA,只能提示该食物过敏属于非IgE过敏,而笔者认为上述各项检查中牛奶回避及激发试验最为有效,同时也是小儿CMPA诊断的金标准但需要在患儿父母的同意下进行。在治疗方面,完全不摄入任何含有致敏物质的食物是预防和避免CMPA发生最为有效的方法,针对CMPA患儿则需要做到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任何奶制品食物,选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或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同时应结合对患儿家属的食物过敏知识宣教,使其了解CAMP可能对患儿造成的严重后果,提高家长对于各种治疗措施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CMPA患儿临床表现多样,累及皮肤、消化道、呼吸等多个系统,根据患儿的具体表现及相关特异性试验结果可确诊,在治疗方面给予其饮食回避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患儿症状,并减少小儿过敏症的发生。

[1]颜斐斐,潘继红,赵长安,等.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在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9): 3401-3403.

[2]唐鲁静,赵泓,陈洁.牛奶蛋白激发试验在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中的临床意义[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4): 285-289.

[3]刘宁,李贺佳,宁红梅,等.深度水解配方和氨基酸配方缓解婴儿牛乳蛋白过敏症状的效果[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6, 24(1):43-44.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3):183-186.

[5]李在玲.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7):699-700.

R473.5

A

1672-5018(2017)03-313-02

黄美颖(1980.11-),女,汉族,贵州安顺籍,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消化感染。

猜你喜欢

过敏消化道牛奶
送牛奶
过敏8问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炫彩牛奶画
树上也能挤出“牛奶”吗?
远离季节性过敏
人为什么会过敏?
花粉过敏
神奇的牛奶树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