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心理状态及提高撤机成功率中的作用

2017-03-15唐益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3期
关键词:成功率通气机械

唐益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214000

心理护理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心理状态及提高撤机成功率中的作用

唐益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21400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心理状态及提高撤机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将11例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撤机失败的原因并采取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在接受心理护理后,本组11例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的心理状态均有明显好转,最终成功完成撤机。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中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尽快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之顺利撤机。

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心理护理;心理状态;撤机成功率

ICU的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多变,人工呼吸机的使用也很频繁。机械通气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渡过急性呼吸衰竭这一难关,在适当时机撤离机械通气,靠患者自然呼吸来维持适当水平的呼吸功能,而非取而代之[1]。在临床工作中,常有符合撤机标准但屡次撤机失败的患者。其中心理因素是发生呼吸机依赖的主要原因之一[2]。有研究者在呼吸科ICU进行过为期1年的观察,10例COPD患者中4例符合撤机的生理条件,而根据情感因素,考虑存在撤机障碍[3],显示撤机与心理因素有关。另有研究发现患者非常感谢撤机中ICU护土提供的信息,而这有助于促进患者自身权利和信心的恢复,表明护土在提供信息、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我们通过分析11例符合撤机标准而撤机失败的ICU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从而提高了撤机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11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最大为90岁,最小12岁,分别是全麻术后3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呼吸功能衰竭4例,重症肌无力2例,2例为其他原因,均为呼吸功能障碍需要进行机械通气,通气时间1~ 10 d。

1.2 方法

1.2.1 机械通气患者心理问题的成因

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问题由环境因素的改变、不良的生理体验以及缺乏感情支持等因素引起;不同的患者可由其中的一条或多条共同形成患者的心理问题。

1.2.2 械通气患者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①紧张、恐惧、焦虑心理 由于 ICU 特殊的治疗环境,如仪器设备多,监护仪的应用等,易产生急躁、恐惧等情绪。而清醒的气管插管患者由于以往大多没有此类经历,由此所带来的不舒适比未插管患者感觉更加强烈。

②抑郁、孤独心理 因病情危重及气管插管带来不适,且因交谈和活动受限,患者多产生强烈的抵抗心理,又感觉很无奈,因此常感到抑郁。另外机械通气患者通常在监护室进行治疗,远离亲友,容易产生孤独感。

③烦躁与愤怒:撤机失败带来的心理打击;疾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气管内吸痰带来的不能忍受的疼痛。患者常出现烦躁和愤怒,表现为情绪烦躁,躁动不安;用牙齿和牙床咬磨管壁、摇晃头部、改变体位试图脱管。

④消极与绝望:在 ICU 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因为医院要求不得亲人陪伴,同时担心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等因素,常产生悲观的情绪。对各种治疗失去信心不配合治疗,产 生悲观厌世、无望感。

1.2.2 不愿意撤机的患者采用的具体措施

①告诉患者机械通气不是长久之计,自主呼吸是可以做到的,鼓励其尝试撤机,并经常提及周围一些成功脱机并离开 ICU的患者,燃起其对疾病恢复的渴望。

②对这类有退化性行为的患者,我们经常给予被动的四肢运动,并鼓励其进行主动运动,因为这在锻炼呼吸肌的同时可以唤起患者对自主能力的渴望,同时鼓励患者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③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与协作,从而让家属对患者进行鼓励,以增加其信心和勇气。心理护理后再次评估不愿意撤机的患者由心理护理前的5.9%下降至0%,1次撤机成功率为100%。

1.2.3 对担心医务人员能力的患者采取的措施

①告知患者撤机失败的不可避免性,而并非完全取决于医务人员的能力。

②在撤机时暂时加大氧流量,鼓励其努力进行自主呼吸。心理护理后再次评估,担心医务人员能力的患者由心理护理前的17.6%下降至11.7%。2例仍存在此心理状态的患者分别为有2次和3次撤机失败经历的胸外伤患者。前者在继续撤机中1次成功,分析原因与其“因撤机不成功而失去信心”和“怕撤机后不能呼吸”的心理状态改善而对撤机具有足够的信心有关。后者我们通过与患者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取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而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可减少不确定因素,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从而使该患者在第2次继续撤机中成功。

2 结果

在接受心理护理后,本组11例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的心理状态均有明显好转,最终成功完成撤机。

3 讨论

呼吸机是机械通气的工具,有支持呼吸和循环的功能,它是进行人工呼吸,防治与抢救呼吸衰竭的有力工具,可极大地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4]。但清醒患者由于使用呼吸机时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焦虑、恐惧或抑郁。而焦虑、紧张、恐惧可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患者出现汗腺分泌增加、心率加快、压升高,呼吸急促等症状。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可引发人机对抗现象,致使有效通气量进一步减少[5],且自主呼吸增强,呼吸作功明显增加,机体耗氧量增加,导致患者缺氧情况加重。所以,对此类患者在做好一般护理及人工气道护理的同时,还要做好心理护理,通过认真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护士的言行技巧训练,加强沟通交流,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促进疾病的良性转归。

本研究中,在接受心理护理后,本组11例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的心理状态均有明显好转,最终成功完成撤机。提示:在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中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尽快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之顺利撤机。

[1]罗丽.心理护理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心理与撤机中的作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03(6): 109-110.

[2]白晶.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9):304-305.

[3]龚红霞,李红霞.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3,(7):345-345.

[4]郝秀菊,解彦格.心理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后期撤机困难患者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1): 1470-1472.

[5]周小玲.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的护理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1):109-110.

R473.5

A

1672-5018(2017)03-156-01

猜你喜欢

成功率通气机械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调试机械臂
不通气的鼻孔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