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业中的推行策略

2017-03-15张昕

财会学习 2017年4期
关键词:成本法成本核算核算

张昕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努力尝试将作业成本法用于企业日常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只有正确的应用作业成本法才能让企业受益最大化,面对传统标准成本制度在新经营环境下的困境,以及对作业成本法这一先进的成本核算系统在我国制造业中运用的困难性,本文就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成本核算中的运用及改进进行探讨,并提出以下策略希望能够对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企业中推广实施有所帮助。

一、不同种类制造企业要遵循系统柔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制造业也分很多种类,如国有大型制造业和小型民营企业,又可细分为军工类,纺织类,钢铁类等等制造业类型,而且我国与西方作业成本法实施的成熟环境还存在差距,仍处于成本管理改革的过度适应阶段,当今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各种各样的制造业必然会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多端且愈来愈艰难的市场环境,而根据自身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市场需求等等一系列时刻变化的因素而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亦或是生产方针,经营策略。随之而来的就是企业对其产品生产线以及组织结构的变化调整,那么,以上所述情况我们也应在设计核算企业产品成本的作业成本法是考虑进去,并能使设计好的作业成本核算系统能够随着企业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适应性调整。

二、在一定时期内,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可以与作业成本法一起并行

就我国制造类企业的现状来说,对一些特定种类的制造业将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与作业成本法在一定时期内并行可能会是一种做好的选择。因为,回归到成本管理的本质,之所以进行成本的核算,最终的目的可以说是为了更有效的做到对成本的合理控制,从而使其服务于企业的进步与发展,使企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在这样的一个管理的闭环过程中,结果的反馈,则是为我们下一步决策服务最有力的帮助,既然以往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运用成熟,并在整个企业发展历程中,此种方法完全能够达到这一管理过程的要求且对于市场变化应对自如,那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去放弃原有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这显然与成本核算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与标准成本法或目标成本管理结合使用

作业成本法本身也存在许多的局限性,为克服这些缺点给企业带来的不利,我们考虑到了能与其互补的标准成本法,将两者进行照应与结合,来更好的去弥补作业成本法本身存在的缺陷。将标准成本法的标准成本思想糅合到作业成本法的设计运用之中,推行作业成本标准化管理,形成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制度;或是与传统的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形成新的成本管理体系,从对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的界定,到对实际作业成本同标准作业成本或是目标作业成本的比较,将两种成本法进行整合,进而得出无效成本的本质和原因,这样将可以从成本本源的视角,对不同种类的制造业的成本进行更科学有效的管理控制。

四、作业成本法反映的信息应及时反馈改进

针对该建议,企业首先应及时正确计算实际成本,这样能不失时机地给产品市场价格提供竞争信息。其次要正确地分析成本差异,从而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借以改进工作,最后实际成本计算出来以后应及时反馈总结,作为同行业相互比较,相互学习的依据。除此之外,还应抓住作业成本法中的闪光点,即是对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的区别,来尽量的控制非增值作业成本,合理规划,从而加强对制造业成本管理的精确性,生产的精益化,于细节中找出企业盈利的法宝,见微知著,积少成多。

五、以部门为单位进行核算, 加强关系协调

以部门为单位进行成本的核算,将权利下放,使得中层领导,和员工获得更大的授权,从而充分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以及责任心。提高人力资源成本在作业成本核算中的地位,将它的核算同公司的治理相联系,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从而更有效的来解决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同时为了更有效的利用作业成本发完成对制造业成本的核算管理,就需要这个企业做好成本管路过程中的预算管理环节,进一步加强经营预算执行力度,以明确的责任和指标对开展的项目的成本进行动态控制,并督促相关部门做好经营内审和定期经济活动分析等工作,同时做好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责任目标成本和经营指标的实时监测、动态调整、和偏差预警,进行及时纠偏。

六、努力实现作业成本法与ERP系统相结合

很遗憾的是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业的实施缺乏相应的工具,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现在发达的软件系统。ERP系统可以算是一个绝佳的选择,仔细研究不难发现,ERP的管理思想与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管理思想有着许多的共同点,同时作为增强成本核算精确性而生的作业成本法同ERP系统中所要求的成本核算细化、以及决策更加科学的要求不谋而合,作业成本法也符合ERP系统中财务预测、决策和控制功能。除了上述技术上的调整,还需要的是对企业上下的管理理念进行适当的调整,理论指导实践,只有让管理层以及员工认可并接受这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才能使的作业成本法与ERP的结合真正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和更好的推广。

七、加强对成本--效益性原则的重视

最后,在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的就是成本——效益性原则,特别是在我国的制造业中,实施过程中对一些主观性较强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挑选更有经验,更专业的人来进行操作,并注意严格把关,从基层的作业环节就做到不放松的细致核算,以盡量减少失误确保成本信息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猜你喜欢

成本法成本核算核算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我国金融机构投融资业务碳核算研究
关于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浅谈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应用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与作用分析
浅谈变动成本法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
财政部就石化行业成本核算制度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