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让学优教
2017-03-15邱淑芳
邱淑芳
《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自主学习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处于“被学习”“被提问”“被思考”的被动地位,教师仍然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教学理念,它直抵教学的核心和本质。“让”是位置的变化,是重心的转移,教师要把位置、时间、场所、机会尽可能地让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创造地学习、幸福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如何在尊重学生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做到让学优教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在于学生不善于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只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呵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质疑问难的权利让给学生,从而改善课堂的对话文化,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不断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力。
有效学习起始于新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如在教学《找规律》时,笔者采用与学生谈话的形式进行教学。课堂伊始阶段,笔者说道:“同学们,老师看到你们,就会想到聪明可爱、机智勇敢的喜羊羊。瞧,它正在和灰太狼捉迷藏呢!多媒体播放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图片,先出现的是喜羊羊的图片,再出现灰太狼的图片,然后又出现喜羊羊的图片,再出现灰太狼的图片……同学们,你能猜出下一张图片出现的会是谁吗?(笔者根据学生的猜测演示课件)同学们猜得真准,你们为什么能猜得这么准呢?”学生回答道:“因为图片是轮流出现的。”笔者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规律”两个字。
动画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之一,笔者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为切入点,既赋予课堂生活情趣,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拉近了本节课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此外,在观看动画片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中规律的存在,为后面的《找规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让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中发表他们的见解,大胆质疑,让“问题”成为他们数学学习的主要动力源。
二、让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独立思考是学好数学的前提,不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就不能深度参与学习活动,不能收获个性化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更无法领悟到数学思想的独特价值和无穷魅力。
数学课上,教师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一一列举的策略》时,笔者提出了“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有多少种围法?怎样围面积最大?”这一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在思考中,逐步由无序到有序,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对学生不会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法,切忌“越位”干预学生的独立学习。
三、让给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基于学生立场,教师就要顺应学生的天性,为学生进一步地探索和发现创造条件。
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的探索发现之旅,让学生在积极的自我探索旅程中,多感官参与各项思维活动,体验失败的悲伤与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完五年级“图形的面积计算”后,笔者给学生出了一道题:“一张长方形纸长9分米,宽6分米,把它裁成直角边为2分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小旗,问最多能裁多少面?”笔者让学生独立尝试解题,当大部分学生算出(9×6)÷(2×2÷2)=27(面)时,笔者没有急着公布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画图、独立探索。在画图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长边裁剪后会有剩余,上述计算方法行不通。这时,学生就会探索新方法:9÷2=4(个)…1(分米),6÷2=3(个),4×3×2=24(面)。
这样一来,在民主、和谐的探索氛围中,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发展了个性,学生也能灵活应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思考问题。
四、让给学生合作分享的平台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通过交流分享及小组合作等形式,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构成共同分享、相互促进、彼此协作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
如在教学“乘法意义”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用简便方法计算8+8+8+6+8+8=?”在独立思考后,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了各自的算法。有一位学生提出了8×5+6的方法,另一位学生提出了8×3+6+8×2的算法,还有一个学生提出8×6-2(把6看作8,那么就有了6个8,但8不是6,所以还要减去一个2)的算法。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到算法的多样化,同时也找出了最适合自己的算法。由此可见,合作分享既可以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在合作分享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纵横联系所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五、让给学生教学评价的“专利”
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态具有强大的导向性和推动力,评价的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教师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通过自评、他评、互评、小组评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获得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学生作业记录袋,主要用于记录学生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作业等。笔者采用表格调查评定的形式,通过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的方法,每周一次评价学生的作业(如表1所示)。
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赞美的语言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进步;用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并根據学生的表现,奖励给学生一颗、两颗甚至五颗五角星。这样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学习状态,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笔者倡导基于学生的立场设计教学,倡导让学优教。这里的“让”,并非是指教师完全听任学生自由发展,而是一种“放心退出来,适时站进去”的引领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做到基于学生,让学优教,才能重建课堂审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