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农林院校学科建设研究
——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

2017-03-14李天竹彭胜民卢铁光

关键词:农林双一流一流

李天竹 彭胜民 卢铁光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农林院校学科建设研究
——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

李天竹 彭胜民 卢铁光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2017年1月24日国家“双一流”实施办法正式颁布,强调以绩效为杠杆,解除高校原有身份标签,鼓励公平竞争,为地方农林院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但地方农林院校受规模、地域等限制,面临外部竞争环境和内部矛盾等挑战。文章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阐述学校在“双一流”背景下坚持农科定位,扶强、扶新、扶需,提出地方农林院校立足区域,打造优势特色,以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为保障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双一流”;农林院校;学科建设

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1]。《实施办法》提出,每五年为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重点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继“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后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重大战略。“双一流”建设根本任务是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原则,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布局推进高校建设,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2]。地方农林院校应抓住机遇,明确建设目标,在“双一流”建设中有所作为。

一、“双一流”的由来和意义

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经济时代,高层次人才成为国际竞争关键因素,科学技术水平成为综合国力重要标志。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如美国《美国高等教育行动计划》,日本《21世纪COE计划》,韩国BK21(Brain Korea 21)和WCU(World Class University)计划等[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建设方式主要包括:高等学校重点建设;高等学校门类方向的调整与发展[4]。两种方式的确立受当时资源条件制约,在特定阶段对推动高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及改革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性矛盾逐步显现,一是由数量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向追求质量效益内涵式发展产生的不适应性日渐凸显;二是因“985”“211”工程造成的资源分配倾斜、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等问题不断加剧。

国家适时提出“双一流”建设方案,即从“大者通吃”走向“特色取胜”,由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向目标需求转变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有力举措[4],为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2017年2月,全国已有23个省份陆续公布高等教育升级的“施工蓝图”,预计总建设经费超过400亿元[5]。很多政策中明确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国内高水平大学、国内百强高校的相关量化指标。国内部分高校结合本地区政策及校情,先期启动“双一流”建设计划。先期开展相关研究并启动的多数为“985”大学,地方院校“双一流”工作开展较晚,多数在国家及本省政策出台后才开始谋划设计。同时,受地域及经济条件等制约,同类型高校发展策略在不同省份不尽相同,无统一模式。国家“双一流”方案明确提出围绕创新驱动,推动经济发展主题,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实现“治校兴产”。

二、地方农林院校发展形势

地方农林院校在政策和资源方面与部属高校或综合型大学相比无竞争优势,面临外部竞争环境和内部矛盾多重挑战。国家适时提出“双一流”建设方案,打破原有“985”“211”“国家重点学科”等固有身份限制,在明确遴选条件情况下,公平竞争,滚动淘汰,为地方农林院校基于特色和高水平的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机遇和可能。

(一)外部环境和内部矛盾的双重压力

1.外部竞争加剧。(1)非农院校参与农林主干学科竞争。非农院校积极寻求发展空间,谋划学科布局,向农林领域延伸、扩张。以业内熟知、公认的国家学科评估而言,在数量层面,第一轮评估中,仅有14所非农林院校参与10个农林主干学科的评比,第二轮评估增至43所。第三轮达到54所,非农院校总数是农林院校总数的2倍。第四轮评估参评规则改为同类学科绑定参评,此比例将会更高。就评估结果而言,非农院校实力不可小觑:草学,兰州大学以94分位居榜首;兽医学,吉林大学、扬州大学并列全国第4;农林经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位居全国第2;农业工程,吉林大学位列全国第3、江苏大学全国第5;食品科学与工程,江南大学居全国第1、华南理工大学位居第3、南昌大学位居第4①数据源自教育部2013年1月发布的国家第三轮学科评估各学科排名。。农林院校主干学科优势地位面临严峻挑战。

(2)涉农主干学科优势集中于少数高水平农业大学。就前三轮评估结果而言,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所教育部直属农林院校及浙江大学,在传统涉农主干一级学科领域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在第一轮学科评估中,5所学校共28个涉农主干学科位于全国前5位;在第二轮学科评估中,5所学校共35个涉农主干学科位于全国前5位,占前5名学科总数的74%;在第三轮学科评估时,5所学校共30个涉农主干学科位于全国前5位,占前5名学科总数的66.7%[6]。在涉农9大主干一级学科领域,5所院校占全部前5位学科的2/3以上,说明近年来5所院校涉农主干学科实力稳步提升。另外,中国农业科学院在第三轮评估中表现突出,因其属于科研院所,无法与高等院校比较,但并不意味着其涉农主干学科竞争实力消解。“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形成,省属地方农林院校面临竞争压力加大。

2.内部矛盾突出。(1)学科基础与发展愿景矛盾。学科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地方院校渴望发展,但学科基础薄弱。地方农林院校限于行业性和地方性,学科门类多以农为主,学科水平和层次相比部属院校及综合性大学较低,学科整体发展缓慢。同时,部分高校追求跨越式发展,盲目求新、求热,整体呈现出多科化、同质化、去行业化倾向,难以形成“拳头”学科,无法在竞争中立足,从而陷入发展困境。

(2)办学资源与学科发展矛盾。办学资源是高校教学中拥有并支配,实现高校办学目标的要素组合,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品牌资源、物力和信息资源等[7]。较之“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院校,地方院校在获取办学资源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科发展。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将有限资源用于多项目建设,势必影响建设效果,导致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影响学科建设成效。

(二)“双一流”建设带来的新机遇

1.破除身份壁垒。中国高校一直存在身份、等级标签。无论“985”“211”,还是部属高校、地方院校,争相竞争“名牌”的主要原因是资源配置不均衡。身份、等级是无形资产,关系到引资贷款、招生分配、人才引进、产学研结合等[7],是大学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地方院校受身份及区域所限,很难获得充足投入和扶植。“双一流”建设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此问题,更注重能力和水平,打破原有资源配置“终身制”,给予地方院校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8]。同时,《实施办法》中提出要突出绩效评价,引入竞争机制,施行滚动淘汰,为地方院校“优、需、特、新”学科进入“一流”提供空间和机遇。

2.倡导分期实现。“双一流”评选办法坚持开放、全面、统筹兼顾原则。《实施办法》充分考虑地方院校建设周期和难度,提出“三步走”建设路径,即以2020年、2030年、2050年为节点,稳步推进,逐步实现“双一流”目标。同时,《实施办法》坚持分类建设,对不同大学提出差异化要求。地方院校重点不在“面”,而在于“点”的突破。“点”可以是个别学科,甚至可以是个别学科的某些方向,通过打造优势特色,实现建设“一流”目标[8]。

3.立足区域行业。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9]。2016年3月16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结束后答记者问时表示,“农业始终是一个弱势产业,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会减,对农民支持的力度也不会减。中国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在于农民问题从根本上解决。”[10]农业是立国之本,“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的不可替代性决定农林院校的价值和地位。服务地方的农林院校是解决区域“三农”问题的主要力量,应结合“双一流”方案与省情,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同时,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学科,实现差异化发展。

三、“双一流”背景下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双一流”建设提供的利好政策为地方高校带来发展机遇。地方高校要在“双一流”建设中有所作为,必须立足现有基础,坚定发展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实现重点突破、特色发展[11]。根据现实校情和区域特色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东北农业大学秉承“立足龙江,面向‘三农’,发挥优势,积极服务”的办学宗旨,克服不利因素,积极探索“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一)坚持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是高校发展的行动指南。地方院校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科学确立建设目标及定位。东北农业大学始终以“农”为核心,立足农业学科布局,经过多年建设,已发展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农业院校。如在全国农林院校中率先开办生物技术专业,同时也是最早一批创办食品加工专业的高校。经过多年建设,两个专业已发展为学校的特色学科。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并确立了“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总体发展定位。

围绕“双一流”建设总体要求,学校采取多项举措,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一是结合学校“十三五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以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为目标,以强化学科内涵建设为主线,以‘强化优势、助推特色、扶持新兴’为基本原则,以调整学科结构和优化学科布局为手段,全面促进自然科学学科与人文社会管理学科、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优势特色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的和谐发展”。二是借助国家学位点动态调整,进一步夯实农科基础。2016年,学校撤销了理学门类下的生态学博士授权点,新增农学门类下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博士授权点。调整后,学校在农学门类下的博士授权点由4个增至5个,突出农科优势和特色,提高农学专业竞争力。同时,积极筹备新一轮学位点申请审核工作,力争园艺学、植物保护晋升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完善以农为主的学科结构和布局。

(二)培育优势特色

农林院校在“双一流”建设中要从校情出发,力争保持优势,通过优势学科带动其他学科。避免重走外延式发展道路,应重视与优势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建设,提高学科整体水平。

1.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根据办学基础和社会需求,东北农业大学经过“211”工程三期建设基本确立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作物学、农林经济管理等6个学科为优势学科。围绕龙江经济发展,重点突出动物类、植物类产业链建设,构建具有北方寒地现代农业特色的优势学科集群。

2.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新兴交叉学科是新的学科增长点,是一流学科建设发展方向。目前,学校新兴交叉学科下已诞生很多重要科研成果,如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的农用抗生素米尔贝霉素是微生物学与农药学的交叉成果;国内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是发育生物学、基础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三个学科的交叉成果。学校下阶段将加强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科,力争在生物信息学、化学生物学、生物能源、农业信息工程、农业环境工程、农业装备工程、健康与公共卫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等方面取得突破。

3.树立大学科建设理念。根据初步构建高水平大学学科框架体系的基本要求,调整学科结构,完善学科布局,切实加强、加快以优势学科为核心,跨门类学科相互融合的大学科体系建设,进一步形成相互支撑、和谐发展的大学科生态结构,积极探索实施学部制。

(三)服务地方需求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构想,作为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12]。“龙江丝路带”建设即“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必将牵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畜牧业、食品加工业、机械制造业等行业快速发展。东北农业大学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秘书长单位,这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拓展了发展空间。另外,黑龙江省地处黑土带,对保证中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为此,学校积极谋划,围绕地方产业开展学科布局,重点攻关新型农业装备制造、功能性饲料及秸秆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利用潜力挖掘及健康养殖模式创制、绿色食品加工与安全保障技术、优质高产大豆选育与推广等学科领域,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另外,依托国家乳业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大豆工程技术中心两大平台,成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和哈尔滨食品产业研究院,加强绿色食品开发与应用,为打造“绿色龙江、生态龙江”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四)创新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实现“一流学科”的根本保证。2014年,东北农业大学围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标准,提出全面实施“五大改革、六大工程”(干部队伍管理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津贴分配制度改革、二级学院管理改革、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优秀人才强校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社会服务支撑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民生质量保障工程)的战略构想,同时明确“高水平农业大学”总体建设目标,力争在5~7年内跻身全国农业院校排名前6名,全国高校排名前100名。

创新学科管理模式是建设“一流学科”的有效途径。2014年,学校高度凝练学科方向,实施学科团队建设项目。围绕优势和特色学科组建工学学科群、植物生产学科群、动物生产学科群、生物类学科群、经管类学科群。围绕五大学科群组建91个学科团队。学校建设资金、职称评聘、导师遴选、研究生名额分配、人才引进、平台条件等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向其倾斜。各团队分解确认学科建设指标和任务,近90%的教师进入相应团队,基本实现“人人有方向、人人进团队、人人背指标”的预期目标。学科团队项目是学校学科建设组织形式和发展方式的“革命性”转变,是提升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学科建设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的转变。目前,通过落实团队建设任务,各学科已按未来3~5年人才引进和培养规划,确定重大科技成果培育范围。

四、结语

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双一流”方案的正式出台,地方农林高校“一流大学”建设路径明晰[13]。“双一流”建设不能“千校一面”,要在“双一流”建设基础上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充分认识并发挥地方农林高校优势,结合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任务,做好成果落地、产业对接,完善内部治理机构,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积极推动“一流学科”建设。

[1] 靳晓燕.扶优扶需扶特扶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N].光明日报, 2017-01-26(008).

[2] 张晨.“双一流”建设不搞“终身制”[N].中国教育报,2017-01-26(001).

[3] 汤术峰.21世纪初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战略规划比较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4] 马陆亭.高等教育强国的政策路径选择[J].探索与争鸣,2017(7).

[5]MBA中国网.高等教育突进20余省份400亿赶场“双一流”[EB/ OL].[2017-2-22].http://www.mbachina.com/html/view/201702/ 102910.html

[6] 刘志民.从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看农林院校学科发展现状[J].中国农业教育,2009(2).

[7] 束洪春.谈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中国电力教育,2008 (20).

[8] 王永生.地方高校建设“双一流”大有可为[J].中国高等教育, 2016(Z3).

[9] 人民网.人民日报社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EB/ OL].[2017-3-4].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7/0206/c1003-29059339.html

[10]中国政府网.国家对农业扶持、农民支持力度不会减[EB/OL]. [2017-1-20].http://www.gov.cn/guowuyuan/2016-03/16/content_ 5054424.htm.

[11]杨炯,吴鹏.“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12]刘晓宇,周学明.推进“龙江丝路带”建设的研究[J].现代商业, 2017(10).

[13]杨旸,吴娟.地方高校“双一流”发展路径探寻[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5).

G647

A

1672-3805(2017)03-0087-05

2017-06-08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委托项目“东北农业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GXM_HLJ_ 2017013)

李天竹(1981-),男,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农林双一流一流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