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国际化视角来审视大理大学医学师资建设
2017-03-14郭宪国
郭宪国
(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云南大理671000)
从教育国际化视角来审视大理大学医学师资建设
郭宪国
(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云南大理671000)
目的:从教育国际化视角审视大理大学医学专业师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方法:以香港理工大学为参照,对香港理工大学和大理大学的医学专业师资队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理大学医学专业师资队伍整体学术水平和英语水平不高,医学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多数教师缺乏国外学习经历,难以适应教育国际化形势。结论:结合留学生教育,通过国内外培训提升教师英语水平,适应教育国际化趋势。
高等教育国际化;医学专业;师资建设
从2005年起,笔者所在的大理大学(原大理学院)就开始招收来自南亚国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的大批留学生前来学习临床医学(MBBS)并实行全英文教学〔1-3〕,大批留学生的学历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的一个显著特色和亮点,并有力推进了我校的教育国际化进程〔1-3〕。2015年4月更名为“大理大学”后,学校提出了建设“区域性高水平综合大学”的新目标,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摆在了更加显著的位置。
除了留学生教育外,我校的各种国际交流活动比较频繁,对各类人员的国外和境外培训力度也比较大。笔者于2015年12月7日至12月18日参加了在香港理工大学举办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研修班”,通过12天的集中培训,感触很深。本文结合香港理工大学师资队伍国际化的情况,对比分析了大理大学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提高师资队伍英语水平和英语授课能力的对策,以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留学生教育的需要。
1 香港教育及香港理工大学师资队伍国际化概要
1.1香港教育体制及香港高等学校香港回归祖国前的教育体制一直沿袭英国模式,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2年,大学预科2年,大学专科2年,大学本科3年,硕士研究生1~2年,博士研究生3~4年。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逐步改革香港的教育体制,目前已与中国大陆的模式基本接轨,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专科2年,本科4年,硕士1~2年,博士3~4年,其中义务教育12年(小学至高中)。
香港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有30余所(含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但公立高校仅有8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教育学院〔4〕。这8所公立高校的办学水平都很高,多数已进入全球著名高校的行列。香港公立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很高,拥有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和国际化的生源,开设了国际化的课程,广泛使用国际化的语言(英语)进行授课〔4-7〕。香港特区政府对8所公立高校的财政投入很大,每年给8所公立高校的财政拨款在160亿港元以上,平均每所高校每年20亿港元以上。香港回归后,公立高校均规定学生必须掌握“两文三语”,两文是中文和英文,三语是汉语(普通话)、粤语(广东话)和英语。香港8所公立高校的绝大部分本科和专科专业,几乎都是全英文教学,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很高〔4-7〕。
1.2香港理工大学的师资队伍及国际化水平香港理工大学与大理大学都简称为“理大”〔6〕,且两所大学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也基本一致,都是立足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两所大学的简称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趋同算是一种“缘分”。在专业设置上,两个学校并不完全相同。香港理工大学没有授予“医学学位”的医学专业,只有与医学密切关联的药学和护理学等授予“理学学位”的医学相关专业;大理大学有授予“医学学位”的、以培养临床医生为基本目标的医学专业,如临床医学专业和医学影像学专业等。
香港理工大学的教师队伍与中国内地公办大学(如大理大学)的教师队伍在概念上不完全一致,前者的教师队伍专指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任教师,不包括行政队伍中的管理人员;后者的教师队伍除了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任教师外,还包括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但实际上主要从事行政工作的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双肩挑”人员)。香港理工大学的专业技术职务与行政管理职务的界限比较分明,行政管理人员专门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一般不承担授课和科学研究,但各个学院的院长和系主任等则被归入教师队伍行列,不属于行政管理队伍行列,其工资待遇按照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来确定。
香港理工大学的师资队伍包括两种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等级,即:以学术研究为主的学术型教师系列和以教学工作为主的教学型教师系列。学术型教师系列从高到低分为5个等级:讲座教授(A5)、教授(A4)、副教授(A3)、助理教授(A2)和讲师(A1),代号“A”表示学术等级(Academic rank)。教学型教师系列从高到低分为4个等级:高级专任导师(T4)、专任导师(T3)、导师(T2)、教学助理(T1),代号“T”表示导师等级(Tutor rank),T4的工资水平接近A2等级,T3的工资水平接近A1等级。香港理工大学的岗位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期或永久性岗位,相当于中国内地公办大学的“事业单位编制”或正式编制;另一类是合同制岗位,相当于中国内地公办大学的“非事业单位编制”或非正式编制。香港理工大学没有研究员这一职称系列,专职科研人员大多属于合同聘用制人员(相当于“非正式编制”)。
香港理工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很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师资队伍实行全球招聘,许多教师都有国外留学经历;(2)学生来自全世界不同的国家、地区和种族;(3)几乎所有的本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学语言都是英语;(4)国际学术交流频繁,教职工的学术成果主要在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与香港的其他几所著名高校(如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一样,对于空缺、新增或重要教师岗位,香港理工大学也采取全球招聘〔5-7〕,许多学院的院长、系主任和讲座教授等岗位都是外籍人员,如该校的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的院长是韩国人,护理学院的院长是希腊人,这些外籍专家既不会讲普通话,也不会讲广东话,只会讲英语。在香港理工大学的校级层面,英语是这个学校的“官方语言”之一。
2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校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大理大学的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较多,如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药学、临床药学、卫生检验与检疫、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但办学历史最长、目前招生规模最大的是临床医学专业。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医学专业是以直接培养临床医生为目的,毕业后授予医学学位的专业,即临床医学专业。药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等其他授予理学学位的专业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医学专业,而属于医学相关专业。本文所指的“医学专业师资队伍”主要针对目前承办临床医学专业的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的教师队伍。
我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由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两个学院共同承办,基本学制5年,毕业后可授予医学学士学位。该专业不但面向全国招生,还面向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南亚国家招收留学生,每年在国内招生10个班左右,招收南亚留学生2~4个班,每年国内外招生总规模在600~750人之间波动,在校生总规模在3 000~4 000人之间波动,是我校目前生源质量最好、专业就业率较高和综合办学效益较高的“一本专业”和“品牌专业”之一。该专业的南亚留学生教育项目(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一直是过去10年中我校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该专业的兴衰成败不但会直接影响很多职工的“饭碗”,同时也会极大地制约我校的教育国际化进程。
近十余年来,大理大学的整体发展速度很快,师资队伍整体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数快速增加,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快速增加;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速度很快,有的学科专业已经快速跻身云南省的先进行列,成绩喜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然而,不同学科专业的发展速度很不一致。由于临床医学专业等医学专业的办学成本高昂、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条件限制以及医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极端困难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我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个一级学科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已经明显滞后于人文社科、药学和生物学等其他学科的发展速度,目前直接支撑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教师队伍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主要问题和困难如下。
2.1医学博士等医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由于地理位置、医院条件、实验室条件、个人收入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具有医学博士学位的人员大多选择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型医院或医科院校就业,而不愿意选择在边疆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大理大学在医学博士等医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存在极大困难,如:基础医学院近年从外校引进的博士绝大多数都不是医学博士,而是直接或间接与医学相关的部分理学博士。
2.2多数教师缺乏国外学习经历近年来,大理大学承办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师资的职称和学历结构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例如:笔者所在的基础医学院,教授和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数逐步增加,博士学位人数也逐年增加。虽然如此,具有国外学习经历(留学、进修等)的人数却很少,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2.3教师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不高笔者所在的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由于人事编制的限制,教师队伍的总体数量严重不足,但日常教学和其他日常工作任务又过于繁重,广大教师将自己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倾注到了繁琐的日常工作上,很难做到“一心二用”,用于科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这就导致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不高,难以赶上其他非医学学科快速发展的步伐。对于学校近年推出的各种科研重奖政策,基础医学院的广大教师虽然无比向往,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是“望洋兴叹”。
2.4教师队伍的整体英语水平不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英语水平不高,这可能是一些承办医学类留学生教育(MBBS)的地方高校和附属医院所存在的普遍问题〔8〕。自2005年以来,大理大学开始招收大批南亚留学生前来学习临床医学(MBBS),笔者所在的基础医学院首先面临着“全英文教学”的巨大困难。面对巨大的英文教学困难,基础医学院的广大教师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克服了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在整体英文水平较差的情况下,勇敢地承担起了南亚留学生的全英文教学,开始主要承担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则聘请外籍教师承担,然后逐步过渡到承担理论教学。一个学时的留学生课程,有的教师可能要花费10~20学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备课。医学英文专业词汇一般都比较生僻,而且很长,非常难以记忆,有的教师曾经告诉笔者:他们有时做梦都在背诵那些枯燥、生僻、冗长的医学英文专业词汇,尝尽了留学生全英文教学的“酸甜苦辣”。经过10年的“寒窗”奋战,基础医学院的许多教师逐步走上了南亚留学生的理论课堂,逐步实现了所有留学生课程全部由本院教师承担的基本办学目标。虽然如此,但绝大多数教师缺乏国外学习和培训经历,全英文教学仍然是很多教师的沉重压力,教师队伍的整体英语水平仍然不高,真正能够用一口流利英语来“深入浅出”授课的教师毕竟还是少数。
3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加强我校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3.1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医学专业教师英语水平的提升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英语已经成为在国际事务、国际贸易和国际学术交流中的一门全球通用的国际性语言〔9-10〕。结合我校留学生教育和教育国际化的实际需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医学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提升。强调教师英语水平的提升并不等于忽视和抛弃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汉语和汉语文化,我们必须克服认识上的巨大误区,香港高校推行的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两文三语”以及几乎所有课程都实行全英文授课的成功实践,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我校开设的“临床医学专业”属于现代医学(西医)的范畴,与中国传统医学(中医)有很大的不同。现代医学的许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最新前沿进展来自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医学术语、名词和代码都是以英文的形式标注的。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设医学专业的高等学校,其教学语言都是英语。全球性医学国际会议和国际论坛所使用的语言几乎都是英语。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著名医学刊物,绝大多数都是用英文出版的。英语在现代医学的教学、科研和医疗实践中至关重要。
与全国大多数高校一样,大理大学所有专业(包括医学专业)的教学语言都是汉语(普通话),这是由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所决定的,也是必须坚持和发扬光大的。然而,在我校南亚留学生的教学中,我们必须使用英语;在双语教学中,我们必须部分地使用英语;在参考医学原版教材、阅读医疗器械和药品说明书等过程中,我们必须使用英语;在向SCI期刊投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使用英语;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中,我们必须使用英语。医学专业的广大教师,应当逐步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英语水平的提升,否则就很难适应我们目前的留学生教学需要,就很难适应当前医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3.2积极开展国外、境外和校外的教师英语培训为了适应留学生全英文教学和双语教学需要,大理大学已经启动了医学类教师的国外英语培训计划,临床医学院的第一批教师已经完成了在加拿大的集中培训。在学校财力允许的情况下,笔者建议学校长期坚持这一国外英语培训计划,巩固和提升我校学历留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并以此推进医学专业的国际化教育进程。与此同时,还要想方设法,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通过国外培训,不但能够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而且还能够通过与国外同行专家的接触和交流,促进与国外学术单位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除了国外培训外,还可以选派部分教师到香港的部分高校进行境外英语培训。例如: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都开设有医学专业且都是全英文授课,我们可以通过联系部分香港高校,分期分批选派承担南亚留学生全英文课程或双语课程的教师参加对方的教学随堂听课,以此来提高我校教师的英语授课能力。
除了国外或境外(香港)集中培训外,也可以选派部分教师到国内名牌高校或英语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即国内校外英语培训。
3.3高度重视校内的教师英语培训国外、境外或国内校外的集中培训无疑都是提高教师英语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国外培训更是深受教师欢迎。然而,国外培训的成本很高,花费很大,显然不可能覆盖承担学历留学生授课的全部教师,其受益面很窄。同时,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的日常教学、日常医疗服务和其他日常工作任务都异常繁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工作压力巨大,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讲,要集中选派到国外去留学和进修都是不现实的。为了兼顾各种日常工作不受到重大冲击,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培训成本,笔者建议学校针对现有教师的不同英语水平,采取“有酬听课”的办法(听课酬金参照或略低于教师授课的“课时费”)开展校内的英语专门培训。校内培训可以聘请来自英美国家的外籍人士或英语发音纯正(标准美国英语或英国英语)的英语专业教师担任授课教师,利用晚上、周末或假期组织英语培训,特别是英语口语和听力的训练。校内英语培训的受益面宽,应该成为提高广大医学类教师英语水平的主要形式和长期策略。
在大理大学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留学生学历教育是一张靓丽的“名片”〔1-3〕。为了有效推进留学生学历教育中的全英文教学或双语教学,切实有效地提高医学专业师资队伍的英语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与大理大学都简称为“理大”的香港理工大学,几乎所有专业都是全英文教学,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1〕吴建新,田昆仑.南亚留学生医学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9,8(5):551-553.
〔2〕杨颖.对云南省医学类南亚留学生管理的思考〔J〕.大理大学学报,2016,1(2):96-100.
〔3〕张如梅.大理学院MBBS项目南亚留学生文化适应与汉语学习关系的调查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5,14(1):84-87.
〔4〕马万民.香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特点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7(6):83-84.
〔5〕颜军梅,万波.地方高等学校国际化发展策略:基于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93-96.
〔6〕王睿.香港理工大学培训感受〔J〕.教育教学研究,2014,2(5):34-36.
〔7〕董辉,陶晓东.挑战与应对:走向国际化的香港高等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77-79.
〔8〕朱峰,冯建,杨慧.医学留学生带教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0):937-938.
〔9〕张秀娟.英语的国际性〔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31(6):69-71.
〔10〕李悦,王晓静.论英语在国际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J〕.中国市场,2014(18):158-159.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Teachers'Team of Dali Univers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Guo Xianguo
(Pre-clinical College,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0,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medical teachers team of Dali Univers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Methods:Through some observations in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the status of medical teachers team of Dali University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Dali University has been facing a great difficulty in rather low academic ability and low English proficiency level in medical teachers team,and difficulty in recruiting and employing medical talents with doctor's degree(Ph.D).Most teachers have no experience of studying abroad and hardly can get used to the trend of inter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Conclusion:The English training for medical teachers at home and abroad is very necessar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MBBS program an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specialty of medicine;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G420
A
2096-2266(2017)02-0096-05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2.023
(责任编辑 刘英玲)
大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104-7)
2016-05-09
2016-08-31
郭宪国,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基础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