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用于提高门诊输液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效果分析
2017-03-14毛素飞毛小丹
毛素飞 毛小丹
●护理园地
PDCA循环用于提高门诊输液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效果分析
毛素飞 毛小丹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改进门诊输液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从而提高门诊输液护理质量。方法以门诊输液室24位为研究对象,按技术职称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法,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护士手卫生合格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护士手卫生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护士手卫生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护士手卫生合格率较干预前增加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护士手卫生合格率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PDCA循环后,提高了门诊输液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和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为输液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PDCA循环 门诊输液室 手卫生 护理管理
近年来,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输液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仍不高,这与缺乏相关手卫生知识及自身保护意识不强、工作繁忙及使用消毒剂后导致皮肤湿疹等因素有关,在危害自身健康的同时,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正确落实手卫生规范是最简单、最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开展日常质量管理活动中,PDCA循环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办法[1],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质量管理中,并逐渐应用到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通过参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同时结合临床实际并收集相关资料,举行相关理论讲座,遵循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2-3],对本院门诊输液中心实施护理质量管理。通过评估护士手卫生合格率,探索在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具体操作流程及方式,从而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以本院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24位为研究对象,初、中、高职称人数分别为12、8和4位。按技术职称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初、中、高职称人数分别为6、4和2位。
1.2 方法制定出PDCA循环计划中护士手卫生合格率的指标,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法,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法。在实施管理方法前后,分别收集两组实验数据。
1.3 实施步骤
1.3.1 干预研究实验组护理人员严格开展PDCA循环法,每位成员培训循环理论知识及具体步骤。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运用自如,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严格按照步骤计划做好每一项工作,切实达到PDCA循环所要求的目标。护理部随机检查和科室定期自查,实验组成员人人参与,形成人人管理的良好氛围,从而推动整个实验组呈阶梯螺旋式上升。具体流程如下:提出工作目标-认识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关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计划-执行相应的措施-检查执行的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或转入下一个循环。在实际工作流程中,计划-实施-检查相互衔接,检查-总结-调整过程相辅相成。对照组实施传统经验式管理法,加强业务学习,严格执行护理常规,科室定期检查结合护理部的随机检查。
1.3.2 PDCA循环管理在护士手卫生中的实施
1.3.2.1 计划阶段认识问题:在医院感染中,接触传播是病原菌传播的常见方式之一,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重要的传播媒介。护士洗手能使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49.5%[4],而洗手的不彻底导致医院感染率高达31.1%[5]。故手卫生成为预防医院感染最经济、简单、直接及有效的方法。但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医护人员洗手效果并不理想。袁志敏[6]调查200位护士洗手状况发现洗手步骤合格的仅22.6%,范围合格的为31.4%。分析原因:门诊输液室护士医院感染理论知识欠缺,洗手的意识比较薄弱;未系统接受过洗手操作的相关培训,使得护士缺乏洗手知识;未设置相应的洗手设施,物品和干手设施不齐备,洗手后再次污染;门诊输液室的工作量大、工作繁琐、洗手时间较紧;洗手设施布局设置不合理导致洗手不方便,降低洗手率等。制定措施:科室定期组织实验组护士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及风险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正确系统地学习“七步洗手法”,加强洗手技术培训;改善洗手设施,成立消毒隔离质量监控小组,加强洗手质量的管理与监测,负责实验组护士手质量监控与管理及洗手质量检测等。
1.3.2.2 实施阶段在护理部统一组织下,制定落实“洗手制度”,改善洗手设施及用物,进一步改变质控方式,强化洗手意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张贴“洗手行为警示”。统一调整门诊输液室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组织构架,成立以护士长为中心的“消毒隔离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输液室护士洗手质量管理与监控。
1.3.2.3 检查阶段效果监测包括操作前和洗手后立即采样,护理部每月组织1次手卫生的监测采样。采样方法、洗手技术考核标准依据《消毒技术规范》中的规定;判断合格与否则依据《消毒技术规范》中的要求:门诊输液中心按Ⅲ类区域≤10cfu/cm2为判断标准。
1.3.2.4 处理阶段规范手卫生,护士长每天监督落实洗手的情况,使实验组护士人人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对洗手依从性高的护士予以奖励与表扬,若发现新的存在问题,制定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并纳入下一个管理循环。
1.3.2.5 考核方法实验组:干预前(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门诊输液室随机抽取30人次护士检测,干预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随机抽取30人次护士检测。对照组:干预前(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门诊输液室随机抽取30人次护士检测,干预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随机抽取护士30人次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护士手卫生合格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护士手卫生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05),两组干预后护士手卫生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P<0.05)。干预后实验组护士手卫生合格率较干预前增加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P<0.01);对照组护士手卫生合格率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 P>0.05),见表1。
表1 实施PDCA循环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护士手卫生合格率比较
3 讨论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戴明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分为四个阶段和八个步骤。四个阶段分别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八个步骤分别为:(1)分析存在的各种问题;(2)剖析各种影响因子;(3)查找出关键的问题;(4)制定措施和计划;(5)进行实施;(6)检查实施后的结果;(7)将最终的结果标准化;(8)未解决的问题进入到下一个循环中来。近年来,国内已有将PDCA循环应用到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例子[7],但在台州地区尚无在门诊输液室应用PDCA循环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相关报道。
通过对国内外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现状的综合分析,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深入研究PDCA循环理论。根据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流程,通过PDCA循环理论将其标准化。要求实验组的全体人员熟练掌握,能运用于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经过1年的PDC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门诊输液室护士手卫生合格率明显提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实验组护士手卫生合格率较干预前增加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护士手卫生合格率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PDCA循环对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进行管理,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计划及针对性措施、并组织实施,定期进行反馈、指导及监督,评定措施是否正确有效和查找出新的问题,并总结好经验,将成功的经验形成一定的标准、制度和规范,对效果欠佳的措施再次进行修改,将新出现的问题纳入下一个PDCA循环,这样能够持续改进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经过1年的PDCA循环管理,门诊输液室护士手卫生执行率达到了国内大中型医院的水平[8]。
总之,在门诊输液室实施PDCA循环后对提高护士洗手依从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避免医患冲突,促进医患和谐。
[1]黄芳,赖瑞南.PDCA循环在护理持续质量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6):434-436.
[2]孟瑶.循环护理质量方法在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14:85-86.
[3]李彩军,钟元梅.PDCA循环对产科健康教育管理的疗效观察[J].齐鲁护理学杂志,2011,12(17):12-14.
[4]陈玉萍,罗远芳,张帆.循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7,22(3):15-17.
[5]朱立红,沈元,张中,等.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与干预方法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4):542-544.
[6]袁志敏.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质量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45-47.
[7]任定玉.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护理继续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9(9):71-75.
[8]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18-33.
2016-07-04)
(本文编辑:陈丽)
10.12056/j.issn.1006-2785.2017.39.4.2016-1021
317500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输液室
毛素飞,E-mail:wlnky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