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动词与构式的动态作用力关系

2017-03-13孙彦彤

林区教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作用力构式马车

孙彦彤

(哈尔滨师范大学 西语学院,哈尔滨 150025)

论动词与构式的动态作用力关系

孙彦彤

(哈尔滨师范大学 西语学院,哈尔滨 150025)

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匹配,动词能投射自身的题元结构并与构式具有特定关系。Goldberg把动词和构式的关系界定为:增添,动态作用力,前提条件和同时进行的行为或动作。动态作用力就是动词的意义与构式的意义通过一定的动态作用力而把二者合为一的关系,分析动词与构式存在动态作用力关系背后的物理现实及心理表征时间等原因,以理解动词和构式的互动关系。

动词;构式;动态作用力

引言

构式语法是在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主要代表人物是Fillmore & Kay, Langacker, Lakoff和Goldberg。构式语法学家认为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匹配,构式本身就有意义,是语言研究的基本单位。构式所确定的不仅只是语法信息,还有词汇的、语义的以及语用的信息(Fillmore,1988),每种构式都有自己独立的形式、语义和功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解释性。

一、动态作用力关系理论基础

Goldberg(1995)在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中界定了构式的定义: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且形式F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式成分或从其他已有的构式中得到严格意义上的预测,C便是一个构式。Goldberg(1995)主要从构式的题元角色对动词参与者角色具有支配性作用这一角度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Goldberg(1997)认为动词和构式之间的关系主要有4种:增添,动态作用力,前提条件,同时进行的行为或动作。增添就是动词明确界定整个构式的详尽意义,动词意义是构式意义的一种增添。动态作用力是动词所明确的意义和构式所明确的意义必须通过一种因在同一句子中而发生的动态作用力关系合为一。这里的动态作用力关系包括方式、工具、结果或相互之间的否定等四种关系。前提条件是双宾语构式大致表示“传递”,即“X使得Y接受Z”,于是就会发现这个构式中的动词经常隐含了“传递”的前提条件。同时进行的行为或动作中,动词和表示使役移动的构式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动词和构式所指定的意义仅仅是同时进行的关系。

首先,方式动态作用力关系指特定构式的使用得益于动词的属性:表示事物运动方式的动词构式或表示物体表面受影响方式的动词构式。前者是施事者以一种力推动另一种力,致使物体发生运动或移动改变物体本身,从而达到构式所要表达的意义。例句1a:Elena sneezed the foam off the cappuccino. “sneeze”是不及物动词,将它置于及物构式里,动词意义得到扩展。而sneeze本身也是导致泡沫产生移动的方式,后者则是施事者将力作用于事物表面,导致事物表面或状态发生改变。例句1b:John loaded hay into the wagon.“load”表明干草装满马车,使马车的状态改变。其次,工具的动态作用力关系中,动词借助某种特定工具而进行的动作。构式的意义是通过动词的工具格来体现。例句2:David hammered the metal flat.“hammer”利用锤子作工具使金属的状态发生改变。再次,在结果的动态作用力关系中,表示结果的词代表了导致这种结果发生的动作,从而引导了构式意义与动词意义的互动。例句3:The chef cubed the meat.“cube”这里表示导致这样形状的结果动作,即切成方块,表明起结果作用的动词与构式互动更为紧密。最后,在否定动态作用力的关系下,动词是对构式意义的否定。而构式本身又限制着动词否定意义的选择。例句4: Pat locked Chris out of the room.不难看出”out of”动词词组明显地把构式的意义变成了否定。

二、动态作用力关系深层原因

认知语言学认为论元构式是英语简单句固化的形/义配对,每一种构式表达一类与人类经验有关的重要基本情景(李艳蕊,2011)人类基础认知空间包括时间空间、物理现实和心理表征三大方面,其中隐喻和转喻是认知识解的一种方式。

首先是时空原因,人们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现实进行认识并理解。在日常生活琐事的识解过程中,会运用“整体效应”(空间)来识解。例如,John loaded hay into the wagon.马车是一个几何体,把马车看成容器更为妥当,load通过移动干草来改变马车(容器)的状态(由空到满),导致马车的状态发生改变,验证了构式改变的方式。把马车看成一个整体空间,那么装干草过程中就会出现马车被装满的状态,这是一种整体识解的方式。在此类构式中,整体效应的识解方式明显地显现了动词和构式互动背后隐藏的空间原因。

其次是物理现象,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物理现象,它们也隐藏在语言之中,工具格构式就是体现了使用工具导致的动词和构式的变化。例句5:She has recorded some popular songs.“record”就是使用现实中的工具把构式与动词联系在一起。例句6:Mary towns and villages drowned.由于发生洪水或其他一些物理现象,整个城镇和村庄消失了,由于物理现象导致的结果,在结果动态作用力的作用下,动词与构式之间相互关联。物理概念,就几何体这个物理概念来说人们并不陌生,几何体所涉及到的表面、状态或体积等概念在语言中的动词表现出来。

最后,人的认知隐喻机制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认知识解方式。由于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抽象的现象或概念,无法使人直接理解必须得借助其他的概念进行识解,那么出现这种构式的情况时,更容易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识解构式。例句7: Love is a red rose. 那么在识解爱情时,人们没有办法去真正地说明爱情到底是什么,用红玫瑰形象地体现出爱情的美好和其中的苦涩。所以在构式中会用心智上移动(隐喻)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动词与构式的互动。

结束语

动词本身的语义特征背后所反映的都与现实生活有关。如因果关系、作用力以及物质等, 也应该纳入构式意义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人的心智和识解方式会被这些要素所引导,正确认识并分析这些要素,能够更明显地体现出动词和构式存在的必然联系。

[1]Goldberg A Consturctions: A Consturction G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5.

[2]Pinker, Steven. The Stuff of Thought: Language as a window into Human Nature[M].Penguin Books, 2008.

[3]Fillmore Charles JP Kay, M C O’Connor. Regularity and Idiomaticity in Grammar Constructions: The case of Let Alone[J].Language, 1988,64(3).

[4]陈满华.关于构式的范围和类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2).

[5]董燕萍,梁君英.走近构式语法[J].现代外语,2002(2).

[6]李艳蕊.英语双宾语构式多义网络的认知阐释[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4).

〔责任编辑:崔雅平〕

Study on Force-Dynamic Relation between Verbs and Constructions

SUN Yan-tong

(Western Languages Colleg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Constructions are the matching structure between form and meaning. Indeed, there is also a spec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verbs and constructions by projecting verbs’ argument structure.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this relation: elaborations, force-dynamic relation,preconditions and co-occuring activity. Goldberg argued that force-dynamic relation combine the meaning of verbs and constructions by certain dynamic force. This paper analyzes physical phenomena and the causes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 and the time-space capture behind the relation so as to understand well their interaction.

verb; construction; force-dynamic relation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4.020

2017-02-20

孙彦彤(1992—),女,山东滕州人,2015级硕士研究生。

H319

A

1008-6714(2017)04-0044-02

猜你喜欢

作用力构式马车
马车与游船
马车
驾着马车去打仗
高考中微粒间作用力大小与物质性质的考查
基层医改“三驾马车”并重
院感防控有两种作用力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非稳定流固耦合作用力下风力机收缩盘接触分析
刍议教育在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力
“有一种X叫Y”构式的语义认知考察*——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接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