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的道德
——道德自我的调节机制探析
2017-03-13温舒雯邱雅楠
温舒雯,邱雅楠
(1.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广西 桂林 541004;2. 岭南师范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波动的道德
——道德自我的调节机制探析
温舒雯1,邱雅楠2
(1.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广西 桂林 541004;2. 岭南师范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道德自我是个体对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内化。由于人们的道德行为受社会文化和情境的影响,某些特定行为引发的道德自我知觉与个体的道德自我意象并不一致,此时个体会采取调节机制来维持道德自我平衡,常见的有道德许可、道德推脱、道德清洁、行为补偿、道德认同等。将来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调节机制的外部效度和内在心理机制,考察如何促进个体的道德行为。
道德自我;道德自我意象;道德自我知觉
人们常用“好人”或“坏人”来对他人做出道德评价,然而好与坏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面临“想要表现得道德”和“面对诱惑可能做出不道德行为”的抉择,例如有的人有时搭乘交通工具会逃票,有时也会给带孩子的妇女让座。心理学家们发现人的内心存在一个“道德的自我”,人们的行为受到这个道德自我的影响和制约[1]。
一、道德自我的结构
笛卡尔认为自我是人对自身存在的认知,是人类存在的核心。弗洛伊德用“Ego”来指代人格中一个层面,个体通过自我来调节超我和本我的关系。我国当代哲学家唐君毅先生认为,道德自我是人类一切文化活动的统一体,是生命存在和心灵境界的合二为一[2]。著名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指出,自我意象感始于人的童年时期,自我意象包含了对所习得角色的期待和对未来的热望这两种成分,儿童在此阶段形成“好的自我”和“坏的自我”道德感的参照系,成熟的自我则具有积极意象和指导自身行动的标准[3]198-200。布拉西(Blasi)则提出,好的自我和坏的自我并不是固定的,“做好人”也许并不是个体自我界定所必须的,道德信仰在自我概念中所占的份量因人而异[4]。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阐述人格的自我理论时指出,人们的知觉以及对这些知觉的解释决定其行为[5]。当代一些研究者认为道德自我是道德实践的主体,具有完整性、可塑性、自主性、实践性和自我同一性,其中的可塑性表明了道德自我并不是恒定的,而是可变的[6]。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道德自我既体现了个体的独特人格特质,也具有一定社会性,个体不仅会维持在自己心目中的正面形象。同时也期望维持在他人眼中的正面形象[7]。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道德自我是早期道德的一种指南,是个体基于以往的经验构建起来的。对儿童而言,道德自我的建立更多地基于照料者关于“能做”和“不能做”的指导规则,是一种社会经验的内化。道德自我是当前经验主义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中介[8]。
萨齐代瓦(Sachdeva)等研究人们的利他行为动机时,对理想的道德自我意象和道德自我知觉这两个概念做了阐述:理想的道德自我意象是个体对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内化,人们通过调节机制使道德自我意象维持在某个水平上,当人们发现自己实际的道德行为高于理想的道德自我意象时,会更少从事道德行为,反之则会增加道德行为[10];当个体的行为和道德自我意象产生冲突时,人们会产生“我这样做是否道德”的想法,这就是道德自我知觉,或称之为道德自我价值感[11]。
为了便于理解,兹以Sachdeva等人的定义为基础,将道德自我意象表述为个体对道德自我的主观感受和期望程度,是个体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对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内化。笔者认为,道德自我强调道德主体的客观实在性,道德自我意象则偏重从事道德行为的个体主观感受,道德自我知觉则是个体对自身当前行为的道德性认知。
二、道德自我的调节机制
(一)道德自我调节的正反馈机制——道德认同
希拉齐(Blasi)将道德认同定义为一种自我调节机制,个体经由道德认同驱动而实施道德行为。换言之,道德认同和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紧密联系,道德认同程度高的个体,通常具有更高的道德行为倾向。此时个体的道德行为信息输出和输入是一致的,是一种正反馈。
杨(Young)等人的研究发现,相较于回忆不道德行为的被试,回忆自己善行或积极自我概念的被试慈善捐款数额是前者的将近两倍。也就是说,当人们认为自己是“好人”时,他们更愿意做善事。有趣的是,如果被试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和不介意做好事带来的社会信用时,他们会更有动力行善[12]。这体现了道德认同在道德自我的构建和维持中的重要性。
道德认同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社会认同,并成为个人社会自我图式的一部分。研究者认为道德认同是由与道德行为相联系的一系列特质所组成的自我概念,个体对这些特质的认同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会产生与这些特质相一致的行为,即道德认同就是道德与自我概念体系的整合[13]。康韦(Conway)和皮茨(Peetz)也发现,当个体对自身具有高度道德认同时,会更多地从事道德行为[14]。
(二)道德自我调节的负反馈机制
人们对于自身的道德评价通常很高,但是在某些情境下,人们的行为却表现出不诚实,例如,当被试可以通过自我报告方式来获取酬劳而不被监督时,他们往往虚报完成任务的数量或质量[15-17]。 可见道德自我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即人们通过调节机制使道德自我意象维持在某个水平上,好像是围绕着某个点波动一样。当道德自我知觉背离道德自我意象,其产生的拉力会阻止人们继续远离道德自我意象。反之,当个体知觉到的道德行为达到或者优于道德自我意象,这种作用力不再束缚道德行为的选择,甚至许可不道德行为,这就使道德自我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18]。
1、道德许可
蒙宁(Monin)和米勒(Miller)的研究中提到了一种称为“道德许可”的有趣现象,即做了道德行为的个体,会允许自己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做道德的行为或者做不道德的行为[19]。出现道德许可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个体从事了道德行为后,其道德自我知觉高于道德自我意象,此时个体的行为以道德自我意象为中心进行了回归。道德许可可能是一种表征策略,个体通过自我评价对自己随后的行为进行许可,或是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人们甚至不需要从事善行,仅仅是口头和想象的道德行为,就可以引起预期的道德许可效应,而与道德无关的行为则没有这种效应[20]。研究者询问被试是否愿意参加未来的某种亲社会活动,以这种未来的意愿启动其道德行为,发现被试随后的不道德行为倾向增加。
诸多研究证实道德许可效应广泛存在,对于道德许可现象的元分析也证实了道德许可是道德自我调节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21]。
2、道德受胁
无论是个体回忆自身发生过的不道德行为、想象将要从事某种行为、使用词汇或短文进行内隐启动都会使个体意识到自身的不道德状态,道德自我知觉低于道德自我意象,就会感觉到心理压力,这种心理状态称之为道德自我受胁[18]。个体道德自我受胁时通常使用以下几种应对机制来应对:
1)道德推脱 道德推脱指个体通过重新定义先前的行为,从而使行为伤害性看起来尽可能低,以减少内疚和自责。个体的道德推脱方式包括忽略或扭曲结果、道德辩解、非人性化、委婉标签、责备归因、有利比较等若干种。道德推脱在道德自我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个体的道德自我受胁时,可以通过道德推脱使道德的自我调节功能失效,进而摆脱内疚和自责[18]。从这个角度来看,具有高道德推脱的个体也具有更高的不道德行为倾向。
道德自我受胁引起的认知失调产生一种心理紧张状态,这种状态可通过修正行为或改变信念得到缓解。例如,个体从事欺骗行为时,虽然是为了自身利益,但在某种程度上仍会维护其积极的自我意象。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道德推脱修改自己对不道德行为的信念,使不良行为被接受,进而缓解认知失调。
2)道德清洁 当个体做了不道德行为,体验到消极情绪后,会试图从精神上摆脱这些消极情绪,基于此,一些学者提出了道德清洁效应。道德清洁效应可能是通过心理隐喻产生的。
钟(Zhong)和利尔简奎斯特(Liljenquist)研究了“麦克白效应”——人们的道德纯洁性受到威胁而引发身体清洁的需求[22]。如洗手之类的日常卫生行为,虽然看起来很简单,却能有效减轻不道德行为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及减少对个人道德意象的威胁,从而使人们相信可以洗掉自己的罪恶。由于身体厌恶和道德厌恶在心理、生理和神经各方面的重合性,可以减轻生理厌恶感的身体清洁也可以减轻社交和道德上的厌恶感,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在钟等人设置的实验情境中,被试回忆过去的不道德行为之后,实验组的被试使用消毒纸巾清洁双手而对照组的被试无清洁行为。接着他们完成一个有关当前情绪状态的测查,然后回答是否愿意无偿参加另一个研究调查来帮助一名绝望的研究生。结果清洁过双手的被试提供帮助的积极性比对照组被试显著降低(将近50%),因为消毒纸巾已经洗刷了他们的道德污点并恢复了恰当的道德自我意象。钟等人的另一项研究则表明由于身体清洁能提升道德感,得到提升的道德自我进而使个体对道德判断的评价更加严厉。
3)行为补偿 达林顿(Darlington)和马克尔(Macke)通过研究发现,与控制组相比,认为自己对别人造成了伤害的被试会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例如献血)[23]。研究者将这种现象称为“道德行为补偿”。人们通过不道德的方式赚了钱,可能会产生负罪感,有时会更倾向于做出诸如资助贫困生这样的道德行为,而不是把不干净的钱花在感官享乐活动上,以此来减少或消除自身的消极情绪。道德自我受胁会增加亲社会意向、减少欺骗行为。即使个体只是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观可能受到潜在威胁时,也会采取行动恢复和保护这种价值观。
三、存在问题和展望
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具体的不道德行为显示出道德许可效应,而抽象的道德行为则激发行为一致性。这可能是具体的道德自我知觉激发了自我调节行为,而抽象的道德自我知觉激发身份聚焦。但其中的心理机制仍未明了,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考察道德认同和道德许可的内在心理机制和边界效应。
从外部效度的角度来考虑,道德自我调节机制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得到的效果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有研究者发现身体清洁效应在中国被试身上并未体现[24]。这可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物理清洁的宗教仪式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未能在被试身上产生心理隐喻效果。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当注重考查道德自我调节机制的外部效度。
此外,道德认同以及负反馈机制中的行为补偿可以促进积极道德行为,未来应当着重研究个体道德认同的适用情境和采取行为补偿的动因,更多地促进人们的道德行为,更多关注道德自我调节机制的心理和行为后果,这将为道德决策机制的驱动力研究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视点。
[1] PLONER M, REGNER T. Self-image and moral balancing: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J].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andOrganization, 2013(93): 374-383.
[2] 唐君毅.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3]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BLASIA.Bridgingmoralcognitionandmoralaction:Acriticalreviewoftheliterature[J].PsychologicalBulletin, 1980, 88(88): 1-45.
[5]ROGERCR.Client-centeredtherapy;itscurrentpractice,implications,andtheory[M].Boston:ltoughton, 1951.
[6] 段慧兰,陈利华. 道德自我内涵及特点分析[J]. 求索, 2010(11): 122-124.
[7]BURRISCT,NAVARAGS.Moralityplayorplayingmorality:Intrinsicreligiousorientationandsociallydesirableresponding[J].SelfandIdentity, 2002, 1(1): 67-76.
[8]EMDERN,etal.Themoralselfofinfancy:Affectivecoreandproceduralknowledge[J].DevelopmentalReview, 1991, 11(3): 251-270.
[9]NISANM,HORENCZYKG.Moralbalance:Theeffectofpriorbehaviourondecisioninmoralconflict[J].British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 1990, 29(1): 29-42.
[10]SACHDEVAS,etal.Sinningsaintsandsaintlysinners:Thereisparadoxofmoralself-regulation[J].PsychologicalScience, 2009, 20(4): 523-528.
[11]JORDANAH,MONINB.Fromsuckertosaint:Moralizationinresponsetoself-threat[J].PsychologicalScience, 2008, 19(8): 809-815.
[12]YOUNGL,etal.Doinggoodleadstomoregood:Thereinforcingpowerofamoralself-Concept[J].ReviewofPhilosophyandPsychology, 2012, 3(3): 325-334.
[13]AQUINOK.Theself-importanceofmoralidentity[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2002, 83(6): 1423-1440.
[14]CONWAYP,PEETZJ.Whendoesfeelingmoralactuallymakeyouabetterperson?Conceptualabstractionmoderateswhetherpastmoraldeedsmotivateconsistencyorcompensatorybehavior[J].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 2012, 38(7): 907-919.
[15]GINOF,etal.Contagionanddifferentiationinunethicalbehavior:theeffectofonebadappleonthebarrel[J].PsychologicalScience, 2009, 20(3): 393-398.
[16]MAZARN,etal.Thedishonestyofhonestpeople:Atheoryofself-conceptmaintenance[J].JournalofMarketingResearch, 2008, 45(6): 633-644.
[17]TENBRUNSELAE,etal.Theethicalmirage:Atemporalexplanationastowhywearenotasethicalaswethinkweare[J].ResearchinOrganizationalBehavior, 2010, 30: 153-173.
[18] 张宏伟,李晔. 两种道德自我调节机制下的道德行为[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7): 1178-1187.
[19]MONINB,MILLERDT.Moralcredentialsandtheexpressionofprejudice[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2001, 81(1): 33-43.
[20]CASCIOJ,PLANTEA.Prospectivemorallicensing:Doesanticipatingdoinggoodlaterallowyoutobebadnow[J].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 2015, 56: 110-116.
[21]BLANKENI,etal.Ameta-analyticreviewofmorallicensing[J].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 2015, 41(4): 540-558.
[22]ZHONGCB,etalAcleanselfcanrenderharshmoraljudgment[J].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 2010, 46(5): 859-862.
[23]DARLINGTONRB,MACKERCE.Displacementofguilt-producedaltruisticbehavior[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2010, 4(4): 442-443.
[24] 阎书昌. 身体洁净与道德[J].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8): 1242-1248.
(责任编辑:张建蓉)
Fluctuant Morality-The Moral Self Regulating Mechanism
WEN Shuwen1,QIU Yanan2
(1.Faculty of Educat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4,China;2.School of Physics and Technology,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48,China)
Moral self is the internalization of social moral values. Affected by social culture and interactive situations, Moral self-perception does not always consist with moral self-image, the moral regulating mechanism is thus required to remain the balance of moral self. This mechanism mainly includes moral licensing, moral cleansing,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moral compensation. Future studies should focus on external validity of the regulating mechanism.
moral identity; moral licensing; moral cleansing; moral disengagement
2016-12-30
2015年广西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YCSW2015074)。
温舒雯,女,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B842
A
1006-4702(2017)02-0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