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2017-03-13张静贺旭辉
张静,贺旭辉
(1.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安徽六安 237100;2.皖西学院,安徽六安 237012)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而钢筋是用料比重较多的材料之一。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识读和钢筋翻样工作。在工程中,钢筋翻样就是熟练的技术人员、钢筋工长或班组长,按照国家设计施工规范的要求,结合建筑施工图纸和结构图纸,近一步标注各种各样的钢筋样式、规格、尺寸以及所在位置,详细的拉出钢筋用料清单。钢筋翻样的成果在工程中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钢筋用料清单可以用于工程中的预决算;另一方面,通过画出钢筋构件组装图,可以作为作业班组进行生产制做装配的依据。
钢筋翻样包含着丰富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它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这决定了钢筋翻样应有的职业地位。要能胜任钢筋翻样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钢筋翻样师,需要熟悉标准规范、识图知识以及专业的训练。近年来钢筋翻样人员需求大幅度的增加,虽然在许多工程项目中,已经逐渐出现有相关人员相应从事钢筋翻样,但高素质的钢筋翻样技能人员还是出现严重的缺口。因此,根据市场需求,可在高职建筑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钢筋翻样课程,通过增加钢筋翻样专业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从业专项技能。
1 课程教学设计
针对建筑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的建设应为专业教师所考虑的重点。为培养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是:以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为导向,突出“钢筋翻样”的能力目标,构建以平法识读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根据钢筋翻样的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分解出钢筋翻样的一般过程为:施工图识读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图纸会审——钢筋翻样。课程在教学安排上,以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为导向,突出钢筋翻样的能力目标,构建以翻样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的工程项目图纸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的课程。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了解钢筋翻样的市场与发展前景,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实战演练,学生在掌握相应岗位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增加学生岗位竞争意识和职业胜任能力,提高就业率;在完成任务中,通过成立分组团队,增进学生与其他成员沟通思想,团结协作,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通过积极思考、拓展思路,使其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素质,提高其日后组织协作团队、开办公司等,达到岗位创业和自主创业的目的。
2 课程资源的创新开发
2.1 产学合作创新开发课程相关教学资源
通过深入企业,深度调研,与企业合作开发创新校本课程教材,制定符合教学情境设计的课程标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开发网络信息化,倡导微课制作,丰富网络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建设微课程群,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将学习辅助材料及时上传,适时更新,学生可以随时随掌握课程学习动态,及时进行沟通、交流。
研究、分析制作技能节点的微课程,通过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或在课外时间,学生随时都可以利用无线网络全覆盖的优越条件,通过扫描二维码的形式来进行学习相关技能知识点,从而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2.2 创新开发实践教学条件
充分利用建筑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钢筋构件教学模型制作,进行钢筋翻样工作,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机会。
为保证项目、任务的实施与完成,本课程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完成教学工作,学习场地、设施的具体要求见表1。
表1 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2.3 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个具有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教学团队。重点培养一批有创新意识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型专职教师队伍;建立一支来自建筑企业的优秀兼职教师队伍,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到建筑企业相应岗位挂职锻炼,开展横向项目研究;提升建筑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能力,促进教师创新业务水平的提高。
2.4 创新教学评价
改进教学评价,以分小组组成团队的形式完成任务,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培养学生在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做到及时总结、反思及自我反馈的能力,使考核评价成为学习的延伸和拓展。
3 结语
要培养一批优秀的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高职学生,首先需整合专业课程体系,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其次需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如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展现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职业技能。职业院校也可通过鼓励加奖励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1]郑秀芝.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课程实施路径研究[J].才智,2017(12):163,165.
[2]李雄杰.创新创业背景下的高职课程改革[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35-40.
[3]钦方.高职教育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思考及实践[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7(4):72-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