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
2017-03-13张显栋
张显栋
摘 要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大学生涯中重要的引路人,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可为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高校学生的成长,关系到高校的教学成果。高校要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要以机制为引领,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统筹建设;以项目为支撑,搭好辅导员队伍的干事平台;以能力为导向,拓展辅导员队伍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1.007
College Counselor Team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ZHANG Xiandong
(National 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Shenyang, Liaoning 110854)
Abstract College counselor is important guide to the college career journe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lead, the study of college counselor team construction can provide effective guarantee for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health development. Counsel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h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related to the teaching achievem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iversitie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unselor team construction, to lead to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selor team as a whole; Supported by the project, build good stewards of a contingent of platform; With ability as the guidance, exp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tingent of space.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unselor; team construction
1 以機制为引领,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统筹建设
(1)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校院二级管理的领导体制,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师资与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规划。按照相关要求配足配强辅导员队伍。明确辅导员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设立科级辅导员岗位,将辅导员作为学校党政管理后备干部、教学科研学术骨干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把辅导员纳入统一的教师职称系列,按教师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的相应教师职务岗位。
(2)完善辅导员集中教育、工作日志、学生成长记录、谈心谈话、巡课查课等制度,确保辅导员工作具体到每个环节。每年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工作联席会、辅导员工作研讨会,共同研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台《辅导员管理暂行办法》、《辅导员考核办法》、《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培养发展、管理考核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2 以项目为支撑,搭好辅导员队伍的干事平台
(1)广搭各类平台。一是搭建教学平台。鼓励辅导员担任教学工作,以教学促进辅导员工作。加强课程建设机制保障,建立主要由辅导员参与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研室和教学组,制定相应课程管理办法,确保课程建设有序开展。二是搭建科研平台。实施辅导员分研究方向培养计划,组建工作研究团队,进行科研课题立项申报,并坚持开展辅导员寒暑假工作研究论文评选活动,努力打造专家型、学者型的辅导员队伍。三是搭建实践平台。坚持学用结合,精心举办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优秀博客博文评选等活动,引导辅导员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帮助辅导员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发展平台,让辅导员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之路上不断成长。四是打造交流平台。建设辅导员工作坊、工作沙龙、业务讲坛等工作平台,围绕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职能定位、大数据时代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等主题,引导辅导员进行经验分享、集中学习和深入讨论。开展全国优秀辅导员沙龙,邀请历届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代表到校与辅导员交流,学习先进工作理念。编印《辅导员工作手册》,依托工作交流平台,帮助辅导员进一步掌握学生工作各项技能。
(2)优化成长机制。打造辅导员工作保障平台,整合育人资源,完善多层次的教育教学协同,鼓励辅导员建立学生发展研究共同体,为辅导员开展教育引导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制保障。办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打造全面检验和提升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的实践平台,鼓励辅导员全员投入备赛、研讨和对练,促进辅导员加强反思学习,反哺实际工作。建设好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引导辅导员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与学生互动,为学生答疑解惑。把辅导员职称评审纳入统一的教师职称系列,每年单列指标、单定条件、单独评审,既注重工作实绩,又坚持学术标准,确保辅导员的职称有序晋升。对于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且通过研究生导师资格审核的辅导员,聘任他们担任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导师。鼓励和支持辅导员报考硕博士研究生,报考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创业培训师等职业资格证。划拨经费设立辅导员专项课题,提高辅导员理论研究水平。
(3)培训教育体系化。建立起以“岗前培训+例会培训+国外研修+素质拓展+以赛促训+挂职锻炼”为主要内容的辅导员“六训体系”。组织新进辅导员参加省级上岗培训班和校级有关培训,由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担任指导老师。以召开辅导员工作例会为契机,通过“案例分析”、“谈心谈话”、“外训分享”等形式强化培训。选派优秀辅导员赴国外高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生事务管理培训,借鉴国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先进理念。暑期安排辅导员在井冈山、延安等地开展素质拓展活动。重视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坚持“全员参与,全程参赛,全面提升”理念,以比赛促能力提升。选派辅导员到相关部门挂职锻炼,提升综合能力。
(4)环境氛围人文化。注重對辅导员队伍的人文关怀,增强其作为学校主人翁的职业认同、身份认同和集体荣誉感。以“幸福生活,快乐工作”为理念,在辅导员中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办公室、走上操场”活动。成立学工篮球队,倡导辅导员们锻炼身体,为身体充电。在辅导员的生活条件方面给予关照。建立“辅导员之家”,为辅导员提供健身房、排练室、书吧、沙龙室。举办集体宣誓活动,大力普及“辅导员誓词”,推动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成立辅导员协会,通过举办“阳光体育”辅导员趣味运动会,营造健康活泼、阳光向上的团队文化,增强辅导员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3 以能力为导向,拓展辅导员队伍的发展空间
(1)夯实辅导员职业能力。一是“基础工作制度化”。实施辅导员深度谈话、辅导员课堂听课和辅导员“进网络”等工作制度。辅导员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针对性引领学生思想,指导学生发展。二是“请进来”辅导。坚持月月有培训,积极邀请校内外领导、专家、学者来校讲座,为辅导员提升综合素质、做好学生工作提供全面指导。三是“走出去”取经。积极选派辅导员参加各类校外专题培训、技能学习研修班、国内高校辅导员交流活动、校外挂职锻炼等,全面提升工作的专业水平。四是“坐下来”交流。邀请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和优秀辅导员代表来校交流,定期举办辅导员沙龙和学生工作创新论坛,引导辅导员总结经验、交流思想、探讨问题,提升育人能力和水平。五是将“微课堂”纳入辅导员培训体系,制定授课计划,建立“周周有分享、月月能开讲”的专项交流制度,在外出培训、评奖评优、校内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政策激励。探索辅导员“微课堂”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路径,线上以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分享学习资料、工作心得体会;线下通过专题汇报、面对面交流、项目研讨等形式,开展开放式互助学习。
(2)提升辅导员师德修养。把师德教育贯穿于岗前培训、在职提升全过程,在辅导员职称评聘、评奖评优等工作中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将师德素养作为衡量辅导员的重要因素。开展职前职后一体化、全过程、全方位的师德养成教育,培养辅导员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素养。每年投票评选出“最受学生欢迎辅导员”;组织开展“十佳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优秀团委书记”等公开评选活动,先后推选出一大批优秀辅导员。通过校外媒体、报纸、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加大典型辅导员与辅导员典型事迹宣传力度,激励和引导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营造榜样示范的良好氛围。
(3)实施辅导员多元评价。出台辅导员工作考核评比办法,由学工部牵头,成立由团委、招生就业处、组织部、人事处组成的考核小组,对辅导员进行单独考核。严格和规范考核评比程序,将过程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将学生测评、学院测评、职能部门考评相结合。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的职务晋升、待遇晋级挂钩,建立辅导员成长激励机制。例如:建立起四级辅导员梯队,本科学历辅导员工作满3、6、9年(研究生学历为2、5、8年),年终考核分别达到1、2、4次优秀,评为三级、二级、一级辅导员,享受副科、正科、副处级岗位津贴。
(4)增强辅导员职业归属感。一是落实经济待遇。坚持把辅导员的经济待遇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专门制定《关于政治辅导员岗位津贴发放的实施意见》,除发放同职级人员的校内津贴外,还按月发给辅导员津贴和超工作量补贴。设立专项资金,表彰和奖励连续从事学生工作多年的辅导员,并在辅导员办公条件、交通、通讯保障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有力支持。二是畅通辅导员选聘渠道,拓展辅导员发展空间,将辅导员纳入“双肩挑”教师系列,具有“双线”晋升机会,可同时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一般管理岗位晋聘,实行“序列单列、计划单列、标准单列、评审单列”。制定《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三是畅通发展机制。建立辅导员职业生涯测评系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档案,实施辅导员岗位分流机制,对辅导员的长远发展统筹规划。指导和帮助辅导员规划职业生涯,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积极向校内管理工作岗位选派或向地方组织部门推荐,形成辅导员队伍稳定、有序、多元分流的职业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超.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119.
[2] 胡建新.切实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四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9(8):36.
[3] 王洪才.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