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蓝的眼睛》中黑人文化困境
2017-03-12黄丽
黄 丽
(洛阳广播电视大学, 河南 洛阳 471000)
《最蓝的眼睛》中黑人文化困境
黄 丽
(洛阳广播电视大学, 河南 洛阳 471000)
小说《最蓝的眼睛》通过克劳迪娅讲述了黑人小女孩佩科拉的悲惨故事。 佩科拉想拥有一双像白人女孩一样的蓝色眼睛, 这表明白人文化对黑人文化的冲击, 黑人文化一直在白人文化的泥潭里挣扎。 白人文化的霸权对黑人文化的影响导致了黑人内化的种族主义、 自我憎恨、 同族的暴力及自我身份的困惑。 然而, 莫里森在小说中向黑人提供了摆脱困惑的答案, 那就是只有保持黑人自身的民族身份和自身文化才能将黑人带到改变自己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的正确道路上。 就像小说名字所暗示的那样, 蓝色代表黑人的传统音乐布鲁斯蓝调, 眼睛(eyes)则代表我(I)。 莫里森是在告诉黑人保持自身独特性和民族身份的重要性。 这对受白人文化深度影响和破坏下的黑人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白人文化; 创伤; 身份
托尼·莫里森, 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黑人女作家之一, 她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里森所有的小说都表现出对黑人及黑人社区的关注。 《最蓝的眼睛》在1970年出版, 当时民权运动使黑人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尊严。 然而, 在经济、 政治、 宗教、 教育和法律等各个领域他们仍遭遇不平等的待遇和歧视。 《最蓝的眼睛》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中西部一个黑人社区里的故事: 一个11岁的黑人女孩佩科拉的悲惨生活。 佩科拉憧憬拥有一双和白人一样的蓝色眼睛, 因为在她看来, 正是她丑陋的眼睛和肤色使她饱受歧视和嘲讽。 她认为她的肤色也是她的家人不喜欢她的原因。 她的父亲乔利是一个野蛮残忍的人, 他在酒后侮辱了佩科拉。 但佩科拉的母亲不相信佩科拉的话, 却反过来打了她。 后来佩科拉生下了一个孩子, 但因早产而夭折了。 生活的种种不幸和无法获得蓝色的眼睛使佩科拉陷入疯狂。
作者通过塑造佩科拉的形象揭示了黑人女孩在白人社会遭受着双重压迫。 白人社会的种族主义和文化霸权对黑人造成了巨大的阴影和较坏的影响。 主角佩科拉非常想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 那样她就会受到家人和同学的喜欢, 而这则表明了白人文化的后殖民主义影响。 不幸的是, 佩科拉最终陷入疯狂, 揭露了白人文化冲击所造成的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悲剧。 本文通过分析佩科拉和她的家庭悲剧的起因, 揭示了白人文化对黑人文化的冲击, 同时也探讨了抵抗白人文化冲击、 保持黑人文化的途径。
一、 扭曲的审美
在美国, 白人文化为该社会的主流文化, 控制着文化的发言权。 而占主体地位的白人的审美标准是以欧洲文化的审美标准为原形, 是以欧洲人的金发碧眼作为美的基本准则。 在社会中占据主宰地位的美国主流文化无形中通过电影、 广告等工具大力宣扬金发碧眼的审美标准, 而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则无形中受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地接受了这种审美标准, 并把它作为自己的审美准则。 逐渐地, 黑人抛开自己原有的审美观, 开始倾向于白人的审美标准, 完全忽略了自己的民族美。 这样就形成了 “杂种文化”—— 既非白人又非黑人自己。 白人的审美标准影响着他们看待自己及周遭世界的眼光。 在他们眼里, 谁的肤色更接近于白人, 那么谁就更美一些, 就要比其他的黑人更为高贵, 而其他标准地道的黑人形象则是低贱的、 需要摒弃的。 这种观点在混血儿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书中的小姑娘莫丽恩·皮尔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有黑人女孩都羡慕她, 老师都喜欢她。 “整个学校为之倾倒。 老师叫到她时总是满脸微笑以示鼓励。 黑人男孩子在走廊里从不使坏将她绊倒;白人男孩子也不用石子扔她;白人女孩子被分配和她一起学习时也没有倒抽一口气;当她要用厕所间的水池时, 黑人女孩子都会让到一边, 用低垂的眼睛悄悄地看她。”[1]25她是黑人女孩的偶像, 只有她那样的肤色才能受到人们的喜爱。
(一)佩科拉对最蓝的眼睛的憧憬
小说中, 托尼·莫里森描绘了黑人女性的自我蔑视及她们想要变白的扭曲愿望, 这揭露了白人主流文化对黑人文化的较大冲击, 使得其审美产生了严重扭曲。 在白人文化里, 审美观是建立在白人生理特征的基础上的, 而作为美的对立面的黑人则总是受到歧视和否定。 小说中黑人小女孩佩科拉备受她的同学及周围人们的歧视和嘲弄, 这种因肤色而遭受的创伤使得她认为自己的肤色丑陋, 她的黑皮肤是她的父母对她采取漠视的态度、 毫无爱意可言的原因。 所以她想拥有一双和白人一样的最蓝的眼睛。 佩科拉认为如果她的眼睛有所不同有所改变, 那么她自身也就会有所不同。 她的牙齿很好, 至少她的鼻梁不大而且高挺, 就像一些被认为可爱的人那样。 如果她看上去很漂亮, 可能父母对待她的态度也会改变, 可能她们会说:“看看有着漂亮眼睛的佩科拉, 我们真不该在这么漂亮的眼睛面前做坏事。”[1]40
这表明白人文化已在黑人身上产生内化, 他们似乎已忘记自己本身的生理特征。 当一个人开始忘记并失去自身身份和个性时, 他就已经变成了“他者”。[2]
年轻的佩科拉认为如果拥有了一双最蓝的眼睛, 她就会变得漂亮, 那么她肯定会变得快乐。 为了实现这一奇怪的愿望, 佩科拉每天向上帝祈祷。 她所做的实际上是对自己黑色的一种摒弃。 她希望有一双最蓝的眼睛意味着她想成为别人而非她自己。 在她眼里, 她自己从未存在过。 就“存在”而言, 她只是个物体, 并非“主体”, 也就是说, 是个他者。 在后殖民主义研究中, 殖民者视自身为世界的中心, 被殖民者则处在世界的边缘。 殖民者将自己看作人类应有的化身, 属于自我; 而土著人则是他者, 是不同于他们的人, 当然也是低等的人。 佩科拉想要拥有一双白人的蓝色的眼睛的同时, 她也就失去了自身的身份, 最终变成了一个他者。 “成人、 女人、 商店、 杂志、 报纸, 橱窗招贴——整个世界都认为一个蓝眼睛、 金发、 粉嫩皮肤的洋娃娃是每个女孩所珍视的。”[1]101
在现实生活中, 主流阶级通过白人优越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传播其审美观, 并通过大众媒体如电影、 报纸、 海报和广告传播给非主流阶级。 如此一来, 这就形成了一种统一的思想意识, 对黑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其将白人审美标准内化。 因此, 黑人审美标准发生了异化, 最终一种“杂种文化”开始形成, 在美国社会, 白人控制着话语权。 在大众媒体中, 白人的思想意识和文化霸权随处可见。
(二)波琳对白人的想象
在欧美白人占主流地位的美国社会, 他们将欧洲白人的特征视为最基本的审美标准, 将金发碧眼作为女性美丽的标准。 而黑人黑色的皮肤是完全不符合这一审美标准的。 在小说中, 所有的女性都按照白人的审美标准审视自己和周遭的人群。 他们每个人都希望通过将自己的卷发烫成直发去除自身的黑人特征从而接近白人的审美标准, 而白人与黑人的混血则尽力保持他们血液的纯度, 以免失掉自己的高贵性而回归到黑人的困境。
后殖民主义中一个关键的词语就是模仿, 也就是说被殖民者对殖民者的模仿。 佩科拉的家人住在一个小镇上, 那里所有的黑人女性都已成为白人审美标准的奴隶。 她们嘲笑波琳——佩科拉的母亲, 因为她没有像她们一样把头发拉直。 那里所有的黑人女性都对黑色皮肤嗤之以鼻, 全然忘记自己黑人的身份。 因被黑人社区疏远, 波琳从电影中寻求慰藉, 而这些电影大部分是由白人制作的。 然而, 电影也带给她一种白人的审美标准。 托尼·莫里森认为, 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有害的观点。 受到这一审美标准的影响, 波琳开始模仿白人电影明星的发型和穿着, 羡慕白人中产阶级的生活, 将自己沉浸在电影世界的虚幻之中。 众所周知, 电影对一个人的思想意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化征服是造成扭曲的殖民主义不可避免的结果。 在电影当中, 波琳发现每个白人家庭都较为富裕, 白人男性像绅士一样对待白人女性。 这使她每次看完电影都不愿意回家面对残暴的乔利。 电影的虚幻世界与现实的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对比。 这样, 波琳像其他黑人一样, 变成了虚幻世界的“被殖民者”。 美好的虚幻世界与恶劣的现实环境使得波琳与乔利的关系越来越恶化。 为了能够有足够的钱买衣服, 她到一个白人家庭做女仆, 逐渐融入了这个白人家庭并将这个白人家庭看作自己的家。 她十分厌恶自己贫穷的家庭、 丈夫和孩子, 可能是因为他们与电影中的人们非常不同。
在白人主宰的大众媒体的冲击下, 黑人成为了他者, 放弃了自身的独特性。 在白人审美标准的影响下, 黑人失去了自己的身份。 波琳对白人发型、 穿着甚至生活方式的模仿充分证明了她作为他者的身份。 但莫里森则认为: “黑人必须增强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 这种自豪感应建立在一个人的内心而不应是一个人的外表。”[3]
二、 黑人的自我憎恨
白人对黑人的精神殖民造成了后者内部的暴力, 和对其黑人性征的否定。 黑人用白人灌输的种族观念看待自己, 形成了内化的种族主义, 这就意味着他们本身带着一种“他者”的眼光看待自己, 从而产生自我憎恨与自我否定。 这种憎恨和否定通常表现为对同族人即黑人的侮辱和伤害。 事实上, 他们只是想通过否定他人来摆脱自我蔑视, 以治愈本身的精神创伤。
在小说中, 莫里森对黑人内部暴力的描写不仅为了向读者展示黑人生存的现状, 也是为了证明白人的文化暴力, 是对白人霸权文化对黑人文化冲击的批评。 非裔美国人的现实就是穷困和暴力, 暴力在黑人家庭中普遍存在。 莫里森着重描写了佩科拉家庭中的暴力现象。 在她的家庭里, 父母亲之间经常存在着暴力现象。 波琳已习惯了与丈夫之间的争吵和肢体冲突, 这些已变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乔利需要波琳, 因为对于乔利来说, 她是为数不多的使他感到厌恶的能触及并实施伤害的东西。 在波琳身上, 他“无以名状的愤怒和无法实现的欲望得到了些许释放”。[4]打架使他们暂时摆脱了贫穷带来的疲惫, 给死气沉沉的屋子带来了些许生机。 他们的女儿佩科拉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他们施暴的对象。 有一次佩科拉因打翻波琳为白人女孩准备的草莓并弄脏了她的厨房而被母亲打了一顿。 更为恐怖和难以想象的是而乔利则在喝醉之后强奸了佩科拉。 这样的家庭暴力造成了他们之间关系的恶化, 并导致了儿童的心灵创伤。 在社会环境中, 儿童最初通过依靠家庭来抵御创伤。 家庭作为心灵的庇护所, 却成了令人难以忍受的暴力的发生地, 所以佩科拉的哥哥总是试图逃离这个家庭。 然而, 作为黑人小女孩的佩科拉则无路可走, 只能留下来忍受父母对她造成的痛苦及对她实施的暴力。 在这样的家庭, 外部世界强加的暴力及自身的自我轻视使她产生了羞愧和内疚的错误感觉。 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存在, 认为自己是所有痛苦的来源, 所以她想要成为别人, 成为一个白人。 “请让我消失。”[1]120佩科拉揉着自己的眼睛如是说道。 佩科拉想要自己身体消失的想法是源于她的内疚感, 以及她的自我厌恶。
就乔利强奸佩科拉一事, 莫里森指出那是“一种扭曲的爱, 这种爱为暴力所扭曲, 又通过暴力得以表达”。 显然, 乔利将暴力当作他释放自己愤怒和压抑的工具, 这说明乔利作为一个他者, 试图通过暴力和伤害自己家人的方式摆脱自己的创伤和自我轻视, 因为在白人统治的社会中他对自己的生活无法做任何改变。
三、 身份的丧失
黑人对白人文化的全然接受并未能改变他们作为他者的社会地位。 相反, 在美国社会中黑人分布零散, 自从建立奴隶制, 欧裔美国人瓦解了黑人文化, 实施残酷的奴隶制, 在体制上对黑人造成了威胁。 在美国社会零散分布的黑人承受了“隐形”和“无名”的状态。 不平等的白人优越性迫使黑人为争取自身身份、 尊严和物质资料而不断抗争。[5]
非裔美国人如要想得到真正的自由则必须不断寻求自己的名字。 保持自己真实姓名是维护家庭族谱的重要方式。 那代表着身份和一个家庭的起源及血统。 在白人文化的冲击下, 黑人受到霸权文化在文化和思想上的殖民, 所以黑人的名字也带上了殖民化的印记。 在小说中, 佩科拉的名字是一部电影中一位女主人公的名字。 因为波琳希望她的女儿能够符合电影中白人的审美标准。 这样起名表明黑人希望能成为白人, 并且对自己的“黑性”有所抵触, 这毫无疑问会引起一种身份的混乱。 佩科拉想要拥有世界上最蓝的眼睛也表明了她身份的丧失。 同时, 莫里森想要告诉我们佩科拉的梦注定无法实现, 最终佩科拉经历了人生了悲剧。 她的愿望说明了黑人民族身份正在逐步消失。 黑人陷入了一种在自身文化和白人文化面前如何定位自己的困境。 在寻找的过程中, 他们中有许多人产生了迷茫。 这是白人霸权文化影响不可避免的结果。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 在文学领域, 也呈现出一种多元的景象。 黑人文学在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 小说《最蓝的眼睛》中, 佩科拉的悲剧是后殖民主义长期影响的结果。 佩科拉想拥有一双像白人女孩一样的蓝色眼睛, 这表明白人文化对黑人文化的冲击, 黑人文化一直在白人文化的泥潭里挣扎。 白人文化的霸权对黑人文化的影响导致了黑人内化的种族主义、 自我憎恨、 同族的暴力及自我身份的困惑。 而这些问题是身处白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黑人很难解决的。 然而, 莫里森似乎在小说中向黑人提供了答案, 那就是只有保持黑人自身的民族身份和自身文化, 才能将黑人带到改变自己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的正确道路上。 就像小说名字所暗示的那样, 蓝色代表黑人的传统音乐布鲁斯蓝调, 眼睛(eyes)则代表我(I)。 莫里森是在告诉黑人保持自身独特性和民族身份的重要性。 这对受白人文化深度影响和破坏下的黑人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1] MORRISON T. The Bluest Eye[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2004.
[2] MCDWOELL, DEBORAH E.The Self and the Other: Reading Toni Morrison’s Sula and the Black Female Text[M]∥ Critical Essays on Toni Morrison.Nellie Y. Mckay, ed. Boston:G.K. Hall, 1988: 77-90.
[3] FREEDMAN J.Feminism[M]. Bu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1:16.
[4] RON D. Toni Morrison explained: A reader’s road map to the novels[M].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0:48.
[5] 罗钢, 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152.
[责任编辑 杨 倩 尹 番]
The Quagmire of Black-American Culture Reflected inTheBluestEye
HUANG Li
(TheOpenUniversityofLuoyang,Luoyang471000,China)
Through Claudia’s narration, novelTheBluestEyetells a tragic story of black little girl Pecola, who wishes to have a pair of blue eyes like the white girl’s. This is an intimation of white-American culture’s impact on black-American culture, which is for all time struggling in a quagmire of the former, whose cultural supremacy leads to such quandaries as black people’s internalized ethnicism, self hatred, homogeneous violence and loss of identity. To these problems, via her novel, Morrison suggests a solution, which is the adherence to black people their own culture and cultural identity, to pull back to the right road toward a better off status and cultural identity. As the title of the novel suggests, “blue” symbolizes blues, the traditional music genre of black people, and “eyes” symbolizes “I” the self. Morrison is telling black people to cherish the importance of their ethnic identity, which is inspirational for the black American culture which is broken under the impact of white American culture.
postcolonialism; white American culture; trauma; identity
2017-01-16
黄丽(1985—), 女, 河南信阳人, 助教。
I106.4
A
1009-4970(2017)07-00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