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2017-03-12魏海涛

辽宁高职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化素质人文素质教育

魏海涛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上海201708)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魏海涛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上海201708)

国家一直重视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但在实践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还不尽如人意,如学校偏重专业技能教育、教师专注专业技能而文化素质教育、学生层文化素质水平偏低。为此,教育部门应调整现有的高职院校评估体系,高职院校要加强组织文化的建设,对教师要增加人文素质考核,构建政府、专职教师、非专职教师及外聘教师相配合的教学体系,同时加强课程外文化素质教育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方式。素质教育以关注人的个性、能力的培养及道德素质、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为核心。文化素质教育自从被提出以来,学者们对其内涵进行了持续的探讨与研究。杨叔子院士提出:文化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教育。[1]爱因斯坦也说过: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2]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产生热烈的感情。没有了感情的人,则不是一个和谐的人。文化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职学生素质,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对其进行总结、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教育部在1998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3],表明国家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关注与重视。该文件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对于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使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的活动。相较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方面的积累尚有明显差距,一项研究也切实体现了这种情况[4],这使得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更为迫切。

一、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层面,偏重专业技能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都占有一定比例,有所体现,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一是受高职院校评估体系的影响,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够。根据教育部201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对高职学生的素质应更多体现在“思想教育”等方面的素质教育,没有明确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在教育部〔2008〕5号文件“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评估的指标体系有数十个,但也没有明确的文化素质方面的指标内容。因此,各地在制定地方评估细则时以国家的政策为导向,导致指标体系大同小异,比如浙江省和江苏省的高职院校水平评估体系中都没有专门的素质教育的指标,更不用说文化素质的指标了。文化素质教育和学校的绩效考核关联度如此小,使得很多高职院校在分配资源时会把有限的资源倾向于能够产生短期效果的专业、课程等方面。

二是在具体课程管理方面,将文化素质类课程划归公选课的范畴,而公选课在高职院校中多数时候是最不受重视的一类课程,其开设时间多是晚上或下午,学生人数众多,出勤率、课堂纪律等不易保证。

(二)教师层面,专注专业技能,忽视文化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教学任务繁重,既要上课,还要搞科研、带竞赛乃至做班主任等学生工作,能够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专业技能教育方面已属不易。另外,高职院校教师自身人文素养也相对较弱,使得常常是有其心而无其力。刘楚佳的研究显示:学生对本校教师文化素质状况评价相对较好,满意的为84.4%。而教师对本校教师文化素质状况评价较高的仅占31.8%,一般的为57.1%,较差的为1.5%,不好判断的为9.6%。[5]以上数据表明,虽然学生的评价较高,但毕竟学生对于人文素养的认知水平、看问题视角相对教师而言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另外,此研究的对象是广州地区高职教师群体。广州是经济发达地区,情况尚且如此,可以想象其他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状态更加不容乐观。因此,这项因素在客观上限制了教师对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三)学生层面,文化素质水平偏低

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分数相较本科院校的学生普遍较低,决定了他们无论是专业方面的学习还是文化素质方面的积累都和本科院校的学生有一定差距。刘楚佳的研究显示:教师对学生文化素质状况的评价中,认为好的仅占15.8%,认为一般的占68.4%,认为差的占8.2%,认为不好判断的占7.7%;有31.7%的学生认为高职学生对文史哲基本知识掌握状况较好,53.4%的学生认为一般,15%的学生认为不好。[5]从师生双方的评价来看,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均不高。相对于该研究中学生及老师对老师文化素质的评价,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学生对自身的评价相对于对他人的评价可靠性高的概率总是较大的。因此,高职学生较低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价值观和个人行为等方面,直接的体现就是高职教师常说的高职学生不好管理,不如本科学生“老实”。

二、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模式

(一)政府层面的调控

教育部门应调整现有的高职院校评估体系,适当增加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指标的权重,鼓励教师从事对学生素质有直接提高的工作,激发教师从事文化素质教育的热情。具体方法可以考虑把开设文化素质课程的种类和数量、活动开设的数量、课时量等纳入高职院校评估体系。考核教师教学工作量时,可以提高从事文化素质课程教师的课时工作量系数,评职称时也可以作为加分的评价点等。

(二)组织文化的建设

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组织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组织制度、文化环境等。其中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组织文化建设的一种较好方法是导入企业识别系统(CIS),包括了企业的理念识别(MI)、企业行为识别(BI)、企业视觉识别(VI)三个部分。学院精神层面宗旨、理念、校训,行为层面的规章制度,视觉层面的建筑风格、校服、门牌标识等都可以通过有意义的、有内在联系的符号、图形、图案等展示出来。目前有部分高职院校做过一些工作,比如门牌、校园街道的命名等方面,但从总体思考,把组织文化的建设纳入到CIS层面的还是很少。另外,组织文化的建设在于如何传递组织的价值观,除了有形的CIS建设,更重要的是人的建设,即高职院校每个教职员工的道德素质、行为方式。当每个人都有正确的道德素质、价值观、世界观和行为方式时,就会对学生起到无形的影响。无论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还是面对即将取消高校事业编制所面临的竞争,组织文化建设都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

(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原则和内容

1.原则

笔者认为,文化素质类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采取“宜浅不宜深,宜宽不宜窄”的原则。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述,很多高职院校文化素质类课程的师资水平相对有限,同时文化素质类课程大部分是大课,学生人数众多,而且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是很强,因此课程内容不易过深。另一方面,人文素质教育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教育部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就提到了人文素质教育包括的方向——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科学等,因此要宜宽不宜窄。总的来讲,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不是要求学生对某个课程学的有多精、多深,甚至成为该领域的专业人才,而是要使学生产生兴趣,进而规范自身行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素质。

2.内容

文化素质教育应以人文教育为重点,即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为主。根据王文槿所做的研究:用人单位最为关注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其次关注通用能力,再次关注专业岗位技能。[6]因此,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还应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师招聘环节增加人文素质考核内容

正如上文所述,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人文素质方面还是有欠缺的。专业技能高的老师人文素质不一定高,但是人文素质较高的老师专业技能基本是不错的。因为一般情况下,只有较为聪明的、智商较高的人才有能力从事多方面的工作,所以在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时,如果这个人的兴趣较为广泛,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智商较高的表现。我们常常说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如果没有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哪里会有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呢?因此,高职院校招聘教师应把以往专业知识为主要考核内容的方式转化为“专业知识+人文素质”的考核方式,笔试和面试中都可以考虑加入人文素质的考核内容。

(五)政府、专职教师、非专职教师及外聘教师相配合的教学体系

1.政府对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资源支持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还是比较薄弱的,增加专职教师当然是一种基本的方法,但投入较大,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以较少投入取得较大的回报。比如现有的“尔雅”网络课程,就涵盖了人文、科学等方面的课程,是一种很好的授课形式。但是也有些问题,有些课程课时少则三四十节,多则七八十节,内容较多,更适合本科学生的学习。如果能开发出针对高职学生的精简版网络课程更好,这样可以让学生一学期多学几门课程,符合宜宽宜浅的原则。这些网络课程的授课教师多为知名大学的老师,如果单独再做一个高职版本的课程,可能需要较多精力,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协调,对教师、网络平台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源的扶持。

2.专职教师

专职讲授文化素质类课程的教师对该课程一般比较熟悉,因此在授课中只要正常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就可以了,不必过于拘泥于教材、教法等。专职教师同时可以作为“尔雅”这类网络课程的辅导教师,弥补该类网络课程互动性较差的弱点。

3.非专职教师

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不仅是文化素质课程任课教师的任务,而是高职院校每个教职员工的职责,尤其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一线教师的职责,不论该教师教授的课程是文还是理。以理工科类的课程为例,学生常常会觉得这类课程枯燥,因此在授课时适当穿插一些人文类的知识内容,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反差,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无形中达到了教育的效果。

4.外聘教师

有地方特色的、有时效性的或学校及网络课程中没有的文化素质类课程可以通过外聘教师、专家授课的方式做适当补充。

(六)课程外的文化素质教育建设

高职学生相对本科生而言,理论学习的能力和热情都相对较弱,他们更喜欢实践活动。因此,可以把文化素质教育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包括学校的社团活动、寝室文化、各类文化节以及校外实习、实践环节等。这些活动贴近学生生活,能联系所学的知识,学生的积极性总体是较高的。

总之,在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时期,许多高职院校把重视眼前效应、轻视长远规划的做法看成是理所当然的教育理念。但是,教育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文化素质教育同样如此。只有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把注意力放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文化素质教育才会有切实的效果。

[1]杨叔子.人文教育:情感、责任感、价值观[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36.

[3]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司〔1998〕2号[A].

[4]谢根生,成梅,蔡梅良.对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7):106-107.

[5]刘楚佳.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基于广州市高职院校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探索,2011(5):128.

[6]王文槿.职校生和青年就业人员职业素质及价值观调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29.

[责任编辑,抚顺职院:陈辉]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Cultural Qualities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IHai-tao
(Shanghai Industrial&Commercial Polytechnic,Shanghai 201708,China)

The state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ultural qualities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owever,in practice,the cultural qualities education in many vocational colleges is not satisfactory.The colleges tend to value professional skills education,teachers focus on professional skills,and students'cultural qualities level is low.The educational department should adjust the present assessment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add humanities check for teachers,establish the teaching system of the government,full-time teachers,and part-time teachers,and enhance cultural qualities education construction besides cours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tudents;cultural qualities education

G710

A

1009—7600(2017)04—0093—03

2016-11-20

浙江省2015年度高职高专文化教育传媒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科研课题(wjzw201521)

魏海涛(197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文化素质人文素质教育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广播音乐编辑的综合文化素质探讨
人文绍兴
谈谈新形势背景下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