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视野下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
——以通渭县乡村社火为例

2017-03-12张文龙

林区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通渭通渭县社火

张文龙

(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乌鲁木齐 830017)

创新视野下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
——以通渭县乡村社火为例

张文龙

(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乌鲁木齐 830017)

社火是中国乡村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集民间信仰、体育、娱乐等为一体的民俗活动,在人们的平时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社火的研究,对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习俗、构建和谐乡村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通渭社火;功能;创新;对策

一、社火的起源及其演变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而进行的一种宗教活动。‘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复的民间娱乐活动。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先民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崇尚火的观念,在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1]。

“通渭县为甘肃省定西市属县,位于定西市东部,几千年来,通渭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世世代代从事农耕生产。由于境内沟壑纵横,解放前交通闭塞、教育落后、经济单一,使得文化的变迁比较缓慢,一些习俗保留得相对完整。通渭社火传承了多年的文化传统,富有古老的文化气息”[2]。通常在农历腊月二十左右,人们就开始着手准备社火了,如社火表演的排练和相关设备的准备,正月初七社火就开始“出庄”了,一直到正月十七晚上的“卸将”,社火才算真正结束。正月十四、十五是社火最热闹的时期,通渭社火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乡土人文气息,内容丰富多样,不论是县城还是农村,到处都洋溢着人们对国泰民安、来年丰收、生活美满的衷心期盼和向往。

二、通渭县乡村社火的功能

“社火的文化内涵及功能价值研究是为社火的传承保护服务的”[3]。社火是春节民间的一种大众化的文艺活动,在其表演的背后总是蕴含着许多文化价值。在社火的表演中,人们可以放下一年忙碌的心情,尽情地释放内心的情感,在无声的呐喊中释放自己内心的辛酸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1.融洽社会关系功能

“民俗活动的大众参与原则是民俗活动能加强社区团结的保证,社火在这方面的作用也十分明显,社火包含着诸多因素,其团结功能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4]。春节社火的表演能够强化村民之间和各个村子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该问题。社火对于一个村子来说是一个大众化的活动,一半的人都会参与其中,它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凝聚功能。在通渭乡村,无论是筹集社火演出的资金还是社火的参与,人们都非常积极。从社火“出庄”那天起,按照村规,一家至少有两个人参与到其中来,有的家庭甚至有三四个人参加,参与社火成了村民们理所应当的事情,人们都以高度的热情参与进来,各尽其能。当地人认为,社火能够体现一个村子的村容村貌,以及村民的素质和团结。社火可以说是一个村子的旗帜和象征,人们经常以自己村的社火精彩表演引以为荣,因此,人们都会团结一致将社火办的更好、更热闹。村民们保持着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在表演中人们能够忘我地狂欢,忘记所有的艰辛和不快,打破了物化时代人际关系的冷漠,拉近了人们曾经逝去的距离,沟通了人们之间的感情。

2.道德感化功能

在这种民俗活动的表演背后,总是体现着民间的各种为人处世思想。在传统的社火表演中也渗透着传统的伦理思想,通渭是东汉著名夫妻“秦嘉徐淑”的故里,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书画艺术之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农村民俗活动是传统的儒家仁礼学思想和当地民俗文化的结合,教育功能也成为通渭社火表演中最突出的特征。教育的功能总要凭借一些载体表现出来,通渭社火中的“小曲”“折子戏”是民间伦理传播的载体,“通渭小曲的演唱脚本内容极为丰富,突出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忠厚、老实善良的百姓本质和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有些也借用神话传说,用浪漫的手法来寄托劳动人民的向往和志向”[5],如《李彦贵卖水》《十支香》《吉庆堂》等。大多数社火将儒家所提倡的“仁、义、忠、孝”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通俗易懂,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在社火表演过程中实现了道德教化功能。这种道德教化功能与今天国家提出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着不言而喻的契合,对建设法治中国也具有借鉴意义。

3.文化传播的桥梁功能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多元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冲击,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统文化逐渐遗失。村里的年轻人务工回来不是聚众赌博喝酒就是拿着手机类的科技产品上网,对社火的组织和表演没有以前重视了,随父母外出的孩子不知什么是社火,让人震惊的同时不免有些感伤。就拿通渭的小曲来说,由于没有固定的版本和书籍,大多数的东西都是随着一代接一代人的继承和传唱才流传到今天。现在除了一些老人会唱以外,大多数年轻人都不知道怎么去唱,村里的社火去别的村庄表演唱小曲时还要请村里六七十岁的老人去唱,年轻人很少会了。

通过社火的兴办,希望能够扩大受众群体,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加深老年人记忆的同时,使年轻人能够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不要让祖宗留下的东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真心地希望社火的演出后继有人,形成一种优良的传统,能够代代相传。

三、通渭县乡村社火发展的对策分析

当前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流行的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形式、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社火在中国农村是传统文化的助推剂,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民俗活动是我们今天必须要关注的问题。通渭乡村社火要不断地发展和继承下去,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走出一条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道路。

1.用创新理念引领通渭县乡村社火发展的新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是我们文化创新应当关注并实践的工作。只要通过大量生动的社会实践,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扬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价值,显示社会主义先进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就能在文化创新实践中取得有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的成果,就能够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其次,乡村社火的发展应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除社火表演中一些迷信、不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东西,将社火中讴歌正义、歌颂生活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将国家提出的大政方针和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到社火的表演中,探索出一条新的社火发展道路。如何将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有效地结合是当下社火文化良性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实现在保护中继承、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

2.加大宣传力度,唤起人们继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人们在农闲时间的娱乐方式有很多,务工回来的年轻人不是打麻将就是坐在一起喝酒。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人们每天都可以在电视上欣赏到精彩的文艺节目,与乡村那种世俗的表演完全有天壤之别,这种视觉冲击使他们对于自己的传统艺术形式产生了一种自卑感,使他们正在有意识地远离这些民间传统艺术[6]。我们知道,人民是文化传播建设的主体,应该让村民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社火的保护和传承中,增强责任意识,使他们远离赌场、酒场,明确自己的责任,成为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主体,当地的相关部门应该对村民进行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教育和宣传,使人们明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培养一些年轻的社火继承人,增强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使人们认识到自己是社火活动的守护人,自己曾经将信仰寄托于社火之中,在社火的表演中才可以意识到自己永远属于这里,属于这片故土。使这种寓教于乐的民间风俗活动发扬光大,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美丽乡村发挥重要作用。

[1]千年不息的民间社火[N].《中国西部》,中国文化网黑龙江民族从刊,2008(4).

[2]王峰.仪式与象征:古老农耕祭祀仪式下通渭社火与体育文化形态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4(4).

[3]杨丹丹.近年来国内社火研究综述[J].地方文化研究,2014(6).

[4]张兵强.村落社火活动中的功能探析——以甘肃省静宁县威戎镇新胜村社火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1.

[5]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J].节日研究,2011(1).

[6]王波,郭强.山西省翼城县民间元宵节社火表演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J].民间体育,2011(10).

〔责任编辑:李海波〕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3.033

2016-12-15

张文龙(1991—),男,甘肃定西人,2016级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G633.53

A

1008-6714(2017)03-0071-02

猜你喜欢

通渭通渭县社火
山西平遥:闹社火 展成就 盼发展
三个好朋友
李鹏鹏书法作品
崔莉摄影作品欣赏(二)
发展中的通渭
闹社火
诗三首(2)
甘肃:新年舞社火,经久不息
通渭影子腔
“丝绸之路·翰墨通渭”第二届中国画、油画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