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价值观的有效达成
2017-03-12李立新
◎李立新
初中历史价值观的有效达成
◎李立新
一、在理解史实的基础上达成历史价值观
为了让中学生理解英国的《权利法案》,笔者提供的材料如下:
材料一: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物,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材料二:《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经过取舍,加工成五道材料问答题:
(1)概括材料一的含义。结合材料一的含义,思考中国清朝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2)概括材料二《权利法案》的内容。根据材料二概括《权利法案》的内容,思考英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3)结合材料一、二,说说你更欣赏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为什么?
(4)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思考,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对两国国际地位产生了什么不同影响(分别举例子加以证明)?
(5)对比材料一二谈谈要实现富民强国的中国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意识?
让学生对五个问答题的设计意图进行评论。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他们懂得了第一问和第二问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就是阅读历史资料猎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三问和第四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整理历史资料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如果说前面四问更多是考查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那么最后一问以前面四问为基础,更多考查的是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这也是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第五问的情境创设,有效地在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富民强国的中国梦之间搭起了一个交流对话的平台,让书本知识得到了灵活运用,赋予知识以力量。
相反,教师如果对教材理解错误,会生成混乱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比如《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部文件,林肯总统废除了叛乱诸州的奴隶制并不是废除了全国的奴隶制。有位教师讲课时说:“林肯总统之所以没有废除北方诸州的奴隶制,目的是减小文件推行的阻力。”教师又问:“学过这段历史以后,你感受到了林肯什么优秀品质?”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足智多谋。”
按照美国的政治体制和法律,黑奴是私人财产,不能绕过法律的手续冒然予以剥夺,而以立法的形式废除黑奴制度是国会的权力。作为总统,林肯无权制定法律解放黑奴。但他认为这是战争时期,而他是军事统帅,处于军事目的而解放叛乱地区的黑奴,相当于没收叛乱者的财产。当然,对于没有叛乱的地区,他自然没有权力解放当地的黑奴。这样讲述以后,教师追问学生:“你感受到林肯总统的什么优秀品质?”学生或许会回答:“崇尚法治。”所以,理解史实是达成历史价值观的基础。
二、在理性评价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淡化传奇人物的光环。众所周知,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带领英国人民打败了纳粹德国,保卫了英伦三岛,拯救了欧洲和世界;丘吉尔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演说家,他的文学著作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让他赢得了诺贝尔奖,他的演说打动全世界人民,让他获得了民心。教师除了告诉学生丘吉尔一系列神圣的光环之外,还要为学生讲述丘吉尔普通人的一面:丘吉尔上中学的时候严重偏科,文科超好,理科超烂;他被老师训斥成绩较差的时候,丘吉尔还顶撞老师。
其次,把丑化的人物“拯救”出来。李鸿章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教学《洋务运动》时,教师问:“李鸿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会说李鸿章是卖国贼。接着问学生:“你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主要是李鸿章做了哪些事?”学生知道李鸿章带头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学生的这种认识的片面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例如,教师可出示一段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并解释梁启超的这段评价:“梁启超仰视李鸿章的才能,非常鄙视李鸿章的见识,非常同情李鸿章的遭遇。”以此引出问题:“李鸿章做了哪些事情让梁启超仰视李鸿章的才能,鄙视李鸿章的见识,同情李鸿章的遭遇呢?”
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李鸿章领导了洋务运动,创办了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军、学堂,开启了中国早期的近代化,他领导的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原因是李鸿章等人见识短浅,只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而没有改变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总之,李鸿章功大于过,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总设计师和实践者,是同时代中国人中目光最为长远者。
有了之前的学习,教师可对此问题与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李鸿章签订不平等条约是李鸿章自愿的吗?”学生认识到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替罪羊,晚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签订的。没有清政府的同意,李鸿章不敢签订不平等条约,就是签了不平等条约也没有法律效力。所以,真正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是清政府,而不是李鸿章。真正卖国的是清政府,而不是李鸿章。
三、在多角度评价中追寻普世的价值观
不同的人对不同事件有不同的评价,同一个人对同一个事件也有不同的评价,中学生到底认同哪一种价值观?例如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中国和其他国家人的评价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历史事件,总结具有普世价值的观点和态度。
中学教科书是这样记载虎门销烟事件的:1839年 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短期内遏制了英国鸦片贩子在中国的经济侵略,领导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中国人尊为民族英雄。教师根据此段材料提问:“结合这段材料思考,中国人是如何评价林则徐的?为什么?”学生回答:“林则徐是民族的英雄,因为林则徐反对外来侵略。”伦敦杜沙夫人蜡像馆展出林则徐蜡像时的宣传单上写到:“对华战争的始作俑者”“二百五十万英镑英国财产的销毁者”。教师提问学生:“结合着这段材料思考,英国人是如何评价林则徐?为什么?”学生回答:“在英国人眼里,他们把林则徐当成自己的敌人。因为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对同一事件的评价是不同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林则徐禁烟事件的认识却越来越全面和深刻。1928年,国际禁烟会议在日内瓦召开,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日子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毒品蔓延泛滥,成为严重的国际性公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1987年6月12日至26日,根据联合国秘书长的建议,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由13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大会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也就是历史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项建议被联合国采纳。纽约林则徐铜像由美国林则徐基金会于1997年,树立在纽约市华埠中心,东百老汇街的前端。这是屹立于西方世界的第一尊世界禁毒先驱的铜像。
教师要善于利用材料,引导学生:“读过这些材料以后,你认为世界人民为什么崇拜林则徐?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什么普世价值观?”从而使学生懂得:林则徐禁烟禁毒受到世界人民的崇拜;中学生要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普世价值观。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