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课之后,还应该做什么

2017-03-12孙娜

辽宁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求教教者经验

孙娜

听课之后,还应该做什么

孙娜

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几乎所有的学校都积极倡导并规范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有些学校还做出了硬性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完成10节或20节以上的听课任务,要有详细的听课记录,以此作为年终业务考核的指标之一。学校倡导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的本意是促进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教师也都积极践行学校的要求:认真听课,仔细记录。然而,很多老师的“听课学习”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学水平丝毫不见提高。原因何在?很简单,那就是听课还仅仅停留在“听”层面上,缺少了必要的后续环节。那么,听课结束后,我们究竟还应该做些什么?

一是反刍、思考。听课的最终目的不是简单的“听、写”,而是“学”,是要通过“听”的形式来实现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进而切实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实现这一目的,仅靠课堂上简单的“听听”“记记”是不够的。授课教师的教学思想往往都是蕴藏在精彩、热闹的课堂背后,需要认真探究、仔细品味方能领悟。这就要求教师在听课结束后,认真对照听课记录,及时进行“反刍”。这里的“反刍”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记忆唤醒”,而是通过“课堂再现”再次将自己置身于整堂课的教育情境中,对课堂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的深度分析、研究。首先,要站在“听课人”的立场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本节课都有哪些亮点和缺失,用心感受教者的教学智慧,及时总结规律性的认识;其次,要站在教者的立场进行反思,自己怎样设计本节课?相比之下,自己的教学又有哪些长处和不足?教者的课堂与自己的课堂又有哪些相通之处?有哪些亮点对自己有所启示?有哪些优点适合自己学习与借鉴?有哪些错失需要规避?再次,要将教者成功的教学经验、失败的教训以及自己对本节课的思索,及时进行总结,这样,听课所收获的就不只是对课的外在形式的感知,而是真正领会了课堂教学的实质。如此,听课效果就必然会与之前大不相同,真正做到听有所悟、听有所学。

二是交流、分享。在听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素质、观课的视角有所不同,对于课的理解也自然会有所不同。既可能有真知灼见,也会有泛泛之见,甚至是偏颇和失当之处。要想从所听之课汲取“成长的营养”,就必须将自己的思考、见解与同事进行交流、探讨。首先要与同行的听课老师进行交流,要勇于说实话,要将自己听课的“感觉”“疑惑”真实呈现,及时向同行求教,引发自己向更深层次思考,有效实现教师间的资源共享;其次,要与授课教师本人交流,重点针对听课过程之中自己的“疑惑”求教,请他说明这样处理的原因以及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就此对课进行深度解构、品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消化”“吸纳”,提升自我。

三是实践、创新。教学能力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提升,也就是说,要想通过听课活动真正提升教学能力,还必须有相应的行为跟进:首先要及时将之前的“思考”付诸教学实践,学以致用,提升自我;其次,要在实践中创新,不能盲目照搬、复制别人的做法,或生搬硬套、强行移植他人的经验。要根据班级实际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对“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实现“本土化”,巧妙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只有如此,听课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做到汲人所长,补己之短,并最终提升自己,超越自己。

(作者单位:山东省海阳市育才小学)

猜你喜欢

求教教者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梦游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呆奇的故事
不耻下问
巧布阵拜师
新课程背景下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的基本策略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