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家徐锡麟非方志学家考

2017-03-12王勇

兰台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县志重修丹阳

王勇

(江苏大学文学院 镇江 212013)

文史探源〈〈〈WENSHITANYUAN

革命家徐锡麟非方志学家考

王勇

(江苏大学文学院 镇江 212013)

徐锡麟(1873—1907),浙江绍兴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因《光绪重修丹阳县志》的纂修者题名为徐锡麟,有学者即误认为是革命家绍兴徐锡麟。通过《光绪重修丹阳县志》、《巢云山房诗存》等相关文献考证此徐锡麟为镇江丹阳人,比绍兴徐锡麟年长约七十二岁。此外,反映镇江历史人文风貌的《浪淘沙·京口》词署名徐锡麟,经过考证确为革命家徐锡麟所作。两位同名徐锡麟因时代相近,史事容易牵混,在历史研究中需要非常谨慎。

徐锡麟 民主革命家 同名历史人物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光复会会员徐锡麟(1873—1907),因枪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被捕就义,而与秋瑾、陶成章等民主革命志士并称为“辛亥三杰”,从而彪炳史册。

此徐锡麟为浙江绍兴山阴人。笔者在研读镇江地方史料时发现,在晚清的镇江,也有一位与这位革命志士同名的徐锡麟。因史迹不显,镇江徐锡麟往往被人忽视,或与革命家徐锡麟的史事混同不辨,给历史研究造成误解,使人疑窦丛生。如黄苇编《中国地方志词典》“修志名家与方志学家”中“徐锡麟”词条[1]305记载:

徐锡麟,近代民主革命家,于方志活动亦有贡献。字伯荪,浙江山阴人,生于同治十二年,卒于光绪三十三年,光绪诸生。清末投身民主革命,后起义失败,被捕就义。徐氏于光绪十一年,曾应江苏丹阳知县之聘,总纂《丹阳县志》。于修志方法有所论述。

这个词条就是将两个徐锡麟的事迹混为一谈、严重失实的例子。兹结合相关史料,对此略作考述。

据《光绪重修丹阳县志》卷前的《光绪十一年重修丹阳县志职名》记载,该县志由凌焯、刘诰、张庭兰、刘炳泰四任丹阳县知县主修,而由徐锡麟、姜声霈、林福源、姜璘负责总纂,所题徐锡麟的衔名为“铨选直隶州州同孝廉方正岁贡生”[2]11。《光绪重修丹阳县志》前有凌焯、刘诰、张庭兰、张树森序,交代了这次重修县志的相关情况。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六月凌焯《序》称:“前令刘君诰始创议重修,迨属稿虽完而经费无出。去岁陈君炳泰摄篆于兹,乃以城工余款六十万,复捐钱四十万为刊刻,经始不足者,责之后来。议以三月成书,又因刘君定稿以来将十年,所凡应增应续者,皆须再事编辑,遂专以属之附监生林君福源,且举前稿由其讨论修饰焉。”[2]1据此可知,《光绪重修丹阳县志》成书于光绪十一年(1885)。另光绪三年(1877)丁丑刘诰《序》:“岁丙子诰承乏兹邑,下车伊始,延访耆宿,创议重修。适逢当道檄催,并委杨绶臣太守督理,爰于十一月朔设局延董搜采增辑,越岁夏五,采辑略备。”[2]3岁丙子,即光绪二年(1876)开始设局重修,虽草创成稿,由于筹款艰难,付梓未果。后来,继任知县陈炳泰上任后,即用城工余款加上捐钱为之刊刻,并请附监生林福源等对县志稿加以修饰、增、续编辑。《光绪丹阳县志》在历代丹阳县志中卷帙最富,有卷首一卷,正文三十六卷。《光绪丹阳县志》从光绪二年(1876)底开始纂修,到光绪十一年(1885)刻竣,用了约十年的时间。其时,绍兴徐锡麟年龄为4岁至13岁间,根本无法想象一个绍兴孩童徐锡麟可以参与纂修别省异地的县志。其实,此处参与纂修《光绪丹阳县志》的徐锡麟是另一位同名的镇江丹阳人。

《光绪重修丹阳县志》卷三十五《书籍》载徐锡麟《巢云山房诗存》[2]517,未载卷数。今《清代诗文集汇编》影印有徐锡麟《巢云山房诗存》二卷[3]127。《诗存》分上、下两卷,收诗262首,卷上143首,卷下119首。《诗存》卷首题有“丹阳徐锡麟天石著,冷兆甲轫升、受业贡震甲鼎臣、孙元昺小岚校刊”,由此可知徐锡麟为丹阳人,字天石。《诗存》前有同郡镇江人周伯义序,写于光绪三年(1877)丁丑春正月,周伯义《序》称:“天石先生者,余之师友也。……观徵君之诗,徵君固有心人也。诗本性情,道风俗,关政事当不在雕镂月露。夫惟不仅为诗人,乃能真称为诗人。”[3]127-128由此,可知徐锡麟的诗歌特色在于关心乡国时事,而不在于“雕镂月露”。

《诗存》前又有同治九年(1870)庚午孟夏同砚彭瑞《序》,彭《序》称:“天石徵君,与吾友刘伯纯虞月溪同举制科,伯纯为徵君高足生,性情皆纯厚古直,均不就选。安贫适志,君子人也。”[3]128“知徵君不仅为诗人者,又非忘心斯世,以不出为高者流。杜少陵以皋夔自任。每饭不忘君父。凡涉时事,多慷慨切实,故足为一代诗史。徵君有之。倘使赴京得大用,必能体朝廷平治之心,不忘贤大臣特达之荐,一反乎流俗泄沓浅近之所为。”[3]128“曾中堂收复金陵,闻先生品端学博,特举孝廉。李宫保汇考,将咨部以大用,令其入都引见。先生复以年迈辞不就道。士林咸以为失遇为先生咎。先生曰予年已近致仕矣,犹为五斗折腰耶。自是而后,家益贫,学益进。暇则寓意于诗,积久成帙。”[3]129由此,可知镇江丹阳徐锡麟少有才华,忧时伤世,但时运不济,科名不达。后虽然曾国藩(中堂)、李鸿章(宫保)欲举荐任用,无奈已接近年迈退休之龄,故不肯出仕。

又《诗存》前光绪十年(1884)甲申孟冬林福源《序》,称:“吾友天石先生,性醇正,貌甚魁梧。弱冠能文,馆余家塾,与吾辈七八人结文字交。姚秋农学使按试镇属,天石诗古文章俱以第一人冠军。余得观摩之。益幸附骥尾而交谊愈深。辛筠谷宗师岁试天石又以第二名食饩。南闱乡度十余次,累荐不售,遂以不得志于主司者而发之于诗。”“为诸生三十年,例当以岁进士候选教职,不赴之,勇也。翼非不大也而风不厚,吾乌知先生之将培风耶?抑竟同于无翼者耶?”[3]129-130徐锡麟年轻时才学出众,姚文田(秋农)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提督江苏学政,对其诗文评价甚高。辛从益(筠谷)于道光三年至八年(1823—1828)提督江苏学政时,对徐锡麟的诗亦有较好评价。无奈屡次乡试皆不中,因此将情感志意“发之于诗”。据《诗存》卷下所收《重游泮水诗》题注:“岁壬午再逢科试,余年八十有二矣。重游泮水有感而作。”[3]157由题注“岁壬午”,即光绪八年(1882),徐锡麟82岁,推知其生于嘉庆六年(1801)。《诗存》最后有徐锡麟《自题诗稿后》所署时间为“光绪十年孟冬八五老人天石自记”,据光绪十年(1884)85岁推算,生于嘉庆五年(1800)。或许因月份问题,而产生差异。综上,镇江徐锡麟比绍兴徐锡麟年长约72岁。又,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4]654收绍兴徐锡麟,而未收镇江丹阳徐锡麟,也可以依此增补。

此外,有一首描写镇江、流传颇广的《浪淘沙·京口》词亦署名徐锡麟,那么该词到底是镇江徐锡麟所作,还是绍兴徐锡麟所作呢?检镇江徐锡麟《巢云山房诗存》未载词作,其他镇江地方文献亦未检得丹阳徐锡麟有词作流传。孙元超《辛亥革命四烈士年谱》收有徐锡麟的《浪淘沙·京口》词,题注称“据《神州丛报》第一卷第一册”[5]169(刊行于民国二年),词曰:

铁瓮树云凉。山水苍茫。金焦如黛碧天长。呜咽大江流不住,淘尽兴亡。

割据剩空场。驻马坡荒。我来凭吊几神伤。好句东坡何处是,芳草斜阳。

该词作者借对镇江三国古迹、千古江山的凭吊,抒写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曾经割据一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洗,已经洗刷殆尽,就连当年留下的历史遗迹,也变得荒芜凄凉,惟剩芳草斜阳。

易健贤《只解沙场报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反清爱国活动及诗词》称:“1904年夏天,徐锡麟参加了光复会。离开上海,徐锡麟去了镇江。……徐锡麟游历古城,写了《浪淘沙·京口》一词。”[6]713徐乃常所编《徐锡麟集》据《辛亥革命烈士诗文选》收录该词,题注称:“浙江举行乡试,考试后乃与诸宗元等友人到江苏镇江等地去游览名胜,此文在金山下曹氏园所作。”[7]41据此,则革命家绍兴徐锡麟亦曾为镇江文化增光添彩,晚清两位徐锡麟都与镇江文化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因两位徐锡麟生活时代相近,所以后世史家若不注意,则容易将二人的事迹相混淆。如《清代诗文集汇编》影印徐锡麟《巢云山房诗存》时,即是将其与清末维新派“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革命志士秋瑾、民主革命先行者宋教仁等人的诗文集汇编于一册,恐亦是将镇江丹阳徐锡麟的诗集误作革命家徐锡麟的诗集而导致的。

[1]黄苇编.中国地方志词典[M].合肥:黄山书社,1986.

[2]光绪重修丹阳县志[A].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31[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3]徐锡麟.巢云山房诗存[A].清代诗文集汇编793[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孙元超.辛亥革命四烈士年谱[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1.

[6]易健贤.只解沙场报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反清爱国活动及诗词[A].国魂颂——中国古代爱国主义作家与作品一百讲[C].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

[7]徐乃常.徐锡麟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ist Xu Xilin Proved Not to Be a Local Historian

Wang Yong
(Liberal Arts School of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Xu Xilin(1873—1907), born in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is a famous democratic revolutionist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Through careful study of the Revised History of Danyang County in Guangxu Period and the poetry anthology of Chao Yun Shan Fang, the editor was proved to be born in Danyang county of Zhenjiang city in 1800 or 1801, 72 years older than Xu Xilin from Shaoxing. Besides, the author of the ci-poem by Xu Xilin entitled "Jingkou - to the melody of Langtaosha" was proved to be the revolutionist Xu Xilin. The two historical figures w ith the same name and close times are likely to be confused, thus it needs discreetness to distinguish them in historical research.

Xu Xilin;democratic revolutionist;historical figure w ith the same name;the Revised History of Danyang County in Guangxu Period;Jingkou - to the melody of Langtaosha

K25

A

2016-10-29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03.28

王勇,文学博士,江苏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古代汉语、江苏文化、古籍整理与研究。

猜你喜欢

县志重修丹阳
孔门十二时辰
李丹阳雕塑作品
李丹阳
学分制下高校重修工作持续改进路径研究
县志里的乡贤
敦煌写本《曹议金重修开元寺功德记》考释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Research on stateful public key based secure data aggregation mode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①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