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教学导师制的实践探索

2017-03-12王丽梅丛妍马威武松林林翔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导师制青年教师导师

王丽梅,丛妍,马威,武松林,林翔

(大连民族大学 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青年教师导师制是学校按照相应的标准和程序, 遴选思想素质好、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从思想、教学、育人等方面,对新上岗进入高校教师队伍的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指导,帮助其迅速成长的教师培养模式。通过青年教师的努力和教学导师的言传身教,使青年教师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该制度实施至今,本部门已经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了陆续入职的几位青年教师。目前,几位青年教师已经迅速成长起来,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等各方面都逐渐肩负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详细论述我们在实施教学导师制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实践探索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和收到的效果。

1 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问题

青年教师大多缺乏实践教学经验,教学功底比较薄弱,对课堂的组织,教材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板书的书写,课件的制作,学生的辅导等教学技能都很生疏。

1.2 教学压力大的问题

本部门主要承担全校大学物理理论课的教学任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往往一入职就需要承担教学工作,没有充分的时间适应和熟悉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和教材。除了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毕业论文外,还要面临教学和科研考核、学评教、日常教学工作的抽查等,在教学方面承担了较大压力。

1.3 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问题

由于民族院校的特殊性,我校有很多来自祖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我们的青年教师在面对基础薄弱,甚至语言沟通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时,会更显得力不从心。

2 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教学导师制

针对青年教师在大学物理教学上面临的各种问题,学校、二级学院和教学导师分别从不同角度,采用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教学导师制是我们的探索实践。

2.1 学校的宏观培训

青年教师正式上岗前,学校一般都会对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为他们介绍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方面的知识。宏观培训对青年教师的角色转变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此类培训一般不分专业方向,培训内容局限于理论方面的介绍,且培训时间较短,培训效果往往不理想,达不到各学院的教学要求。

2.2 二级学院的支持和协助

导师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是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的基本保障。与此同时,导师还应具有本学科系统且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教研工作能力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才能引导青年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把导师当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为青年教师的培养创造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二级学院为青年教师遴选了符合以上要求的老师为指导教师,为教学导师制取得丰硕成果提供了必要保证。

2.3 教学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2.3.1 制定培养计划及具体指导

导师根据每位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并具体指导实施。在“备、教、辅、改、查”等每个教学环节上,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针对每个细节提出意见和建议,耐心帮助,严格把关,使青年教师逐步熟悉和掌握相关专业的教学特点和规律,做好教学的“精、准、新、深、熟”。

2.3.2 组织青年教师试讲

导师会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试讲,请部门其他经验丰富的同事一同听课,并提出中肯的意见,指出不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导师要求青年教师讲课要高标准、严要求,要从基础做起,熟悉教学内容,不照本宣科;课堂组织严谨,方法得当;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善于理论联系实际;重点难点突出,概念清晰、准确;语速、语调适当,板书清晰、规范,设计合理;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增大信息量,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青年教师通过试讲可以锻炼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尽快提升教学基本功,胜任所担任的教学工作。

2.3.3 坚持青年教师助课制度

助课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坚持助课制度,使青年教师尽早深入教学实践,了解教学全过程,熟悉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答疑、考试及实验或其他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的规范与要求,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发挥青年教师对计算机熟练应用以及接近大学生的审美观的特长,使课件容易被学生接受。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掌握和理解课程的难点和重点,做到对课程内容熟悉。其次,在讲课之前,多听导师讲课,体会导师的讲课艺术。

2.3.4 导师跟班听课

课堂授课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一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学术水平、演讲水平和驾驭课堂局面的能力。由导师查课和听课, 课后直接与青年教师讨论本堂课的优点和不足, 如何改进缺点, 发扬优点。导师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听课。导师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并且就具体内容讲法进行探讨, 使他们尽快熟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把握尺度, 成长更快。

2.3.5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

教学导师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院、学校甚至更高级别的教学竞赛。通过教学比赛、教学心得的交流等系列活动,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为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创造机会。教师在日后相应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教师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及教师对学习资源的处理等这五个方面得到了大幅改善。

3 教学导师制的特点和成果

教学导师制是完全可行的一种方式。特点在于:⑴ 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和知识结构的构建,快速实现角色转换。此外,导师制也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形式,达到师徒双赢的效果。⑵ 教学经验丰富、责任感强烈、学术造诣较深的导师,立足高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对青年教师进行专门指导,能帮助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化,帮助他们尽早熟悉教学过程,尽快把握教学规律,从而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降低青年教师的培养成本。⑶ 导师带徒的过程是星火传递的过程,也是携手追求共同理想的过程,导师和青年教师的教育之路将共同延伸,愈走愈宽。导师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面的指引:师德引领—保证青年教师的发展方向;目标引导—拓展青年教师的发展空间;教学指导—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指导—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情感交流—拓宽青年教师情感支持系统;全面指导—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⑷ 导师通过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比赛、教学心得的交流等系列活动,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优秀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创造机会。青年教师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教师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及教师对学习资源的处理等方面得到大幅改善,本部门青年教师近年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学校学院各级别竞赛中收获丰硕成果。⑸导师鼓励青年教师在普通提高教学素养并保持科研活力的同时,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特长。对教学基本功相对扎实的青年教师,导师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积极备战各种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对科研实力很强的青年教师,导师则鼓励他们在自己的科研道路上稳步前进,保持科研实力和优势,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积极申请科研项目。

在导师的指引下,通过青年教师自己的不断学习和教学实践,顺利实现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的成功转换,在教学、科研和其他方面各自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认可,也各自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蔡向雄. 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现实困境和解决之道〔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 (8 ): 96-100.

〔2〕李进, 沈德艳. 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8): 138-142.

〔3〕付八军,冯晓玲. 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践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 2010(6):26-29.

猜你喜欢

导师制青年教师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V eraW an g
导师榜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