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学方法探究
2017-03-12邢志瑶李晓红
邢志瑶,李晓红
(辽宁科技学院 外语系,辽宁 本溪 117004)
1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语言教育家拉多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因而在英语教学中,就必须要导入文化知识信息,如词汇的文化内涵, 文本反映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等。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里有英美文学、英美国家概况、高级英语视听说等介绍英美文化常识的课程,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来探讨将英语专业课程中相关的英美文化常识导入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2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策略
2.1 剖析教材中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文化所涵盖的大量信息是促使语言鲜活,推动语言发展的强大动力。学生社会文化能力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于语言本身所涉及的文化因素上,尤其是词汇的文化内涵。许多大学生词汇量不小,在用英语表达时还是不够地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掌握词汇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中常被用作褒义的一些词,有时在汉语中却是贬义词。例如,词汇individualism在英语中是个褒义词,而与其对应的汉语词“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却是贬义词。Individualism 表示个人的价值、信仰与行为应该优先于集体或国家的利益。但在提倡牺牲个人利益以服从公众、社会和国家利益的中国,任何将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和国家利益之上的“利己主义”和“个人利益”均会受到唾弃。“个人主义”一词在汉语中也是个贬义词。因此,在使用Individualism这一词汇时要注意其所反映的文化信息,不要用在表示贬义的语境里。Conquest 和domination两个词均带有褒义,这与西方的文化和传统有关。西方的历史充满了“征服”与“统治”,如 “十字军”东征和对美洲的征服,等等。对他们来讲从别国掠来的“战利品”是“侵略”的结果,也是强大的象征。因此,aggression和invasion在英语中没有汉语“侵略”一词所包含的贬义。在英语词典中,二者均是不带感情色彩的中性词。教师可以将词汇所反映出的民族风俗、社交礼仪、感情色彩等文化信息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词汇,从而地道地使用英语。
2.2 讲解课文及习题时导入文化信息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有很多关于英美文化知识的文章,教师要进行深度挖掘,丰富学生的英美文化知识。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中第三单元A篇Longing for a New Welfare System课文主题是关于社会福利制度的,文中提到的问题在中国也有待解决。因此教师可以围绕这一话题,启发学生思考中国政府在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时做出了哪些保障以及出现了哪些问题,并让学生讨论如何完善相关制度,使学生对中美的社会福利制度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在教材的习题中出现的涉及英美文学及地理历史等知识点,教师要适当展开拓展。比如词汇题中的句子: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ng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是Jane Austin所著的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中经典的开篇之首句。译为: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公认的举世真理。教师可以据此介绍相关的文学名著,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推荐给学生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此外,还可以通过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对与教材相关的英美文化习俗进行角色扮演,既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令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对于词汇题中出现的诗句,如: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整首诗、作者、写作风格和诗歌的韵律,使学生对英文诗歌有一定了解。并鼓励学生朗诵,用心去感悟其中的美感,以提高学生对文学诗歌的鉴赏力。对于教材中常出现的地名和专有词汇,教师可以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播放给学生,培养他们对该专有名词的熟识度。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对英美地理的了解,另一方面在遇到包含上述专有名词的阅读材料时,学生不会感到陌生,也就扫除了一部分阅读心理障碍。
2.3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导入文化知识
“外语影视以其最直接最真实最准确的方式集中表现着目标语文化场景,并以其丰富的词汇和具体生动的形象传递着异域文化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教师可以精选与教材中课文主题相关的影片,并解释影片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英美文化。例如,在讲授The Battle against AIDS这篇文章时, 可以播放Philadelphia《费城故事》原版电影精选片段,介绍影片中反映出的美国法律体系,艾滋病歧视等社会问题;在讲授Charlie Chaplin 文章中水煮鞋子的描写时,教师可以播放含有这一镜头的影像资料,以加深学生印象。
3 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优化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训学生对英美文化敏感,避免文化负迁移造成的交际障碍和误解,从而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要求。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三版)〔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杨孝明.“创造性”错误—中国式英语错误分析〔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3〕钟华.非英语专业社会文化能力调查〔J〕.外语界,2001,(4):203.
〔4〕姚范美.大学英语影视文化教学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4,(9):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