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手机微信平台促进流行病学教学的实践初探

2017-03-12杭栋马红霞戴俊程唐少文靳光付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2期

杭栋+马红霞+戴俊程+唐少文+靳光付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学系,江苏 南京 211166)

摘要:手机微信作为一种全新的通讯平台,具有即时性、开放性、推送定向性、视听多样性等诸多特点,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应用广泛。本研究结合流行病学学科特点,通过随机对照实验探讨微信平台辅助传统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微信平台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和互动环境、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因此,灵活运用手机微信平台有助于教学方式的拓展和教学效果的增强。

关键词:手机微信;流行病学教学;随机对照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148-03

流行病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强、涉及学科面广等特点,如果仅依靠传统课堂教学“一言堂”模式,往往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低下,主动性不足,考试时死记硬背,不能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当前亟需拓展流行病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必备品,高校学生也几乎是人手一机。但据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手机仅用来打电话、发信息、上网聊天、看视频或玩游戏,甚至有不少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而荒废学业[1]。本研究尝试结合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利用学生手机的微信软件辅助课堂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且提高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對象与方法

(一)教学对象

以临床专业3个班级的105名学生为教学对象,所有学生平时均有使用手机微信的习惯。采用统计软件SPSS18.0产生随机数字进行随机化分组,其中53名学生为实验组,52名为对照组。通过学生手机号码,将实验组学生纳入笔者建立的流行病学辅助教学微信平台,对照组学生不纳入。

(二)教学内容

1.课堂教学。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沈洪兵主编的《流行病学》第6版作为教材,主要授课内容为绪论、疾病的分布、描述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实验流行病学、诊断试验的评价、病因与病因推断、传染病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共10个章节,教学时数30学时。

2.微信辅助教学。①定期提供流行病学自学材料。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笔者精选和编写了流行病学辅助教材,以图文、语音和视频的方式定期发送至微信平台,供实验组学生课外自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流行病学发展简史,强调流行病学在预防和临床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b.流行病学设计类型,根据吸烟和肺癌的经典研究实例,比较描述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的设计原理和特征;c.偏倚,综述不同研究设计类型中可能发生的偏倚及其控制方式;d.传染病流行病学,以当前在巴西流行的寨卡病毒为例,介绍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特点和一般实施步骤;e.循证医学,通过与传统经验医学进行比较,强调循证医学的基本理念和实施流程。②实时答疑解惑和互动交流。实验组学生随时就课堂或课后作业中的问题在微信平台进行咨询,教师一方面就相关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一方面引导其他学生参与交流讨论,营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③组织案例分析。为促进学生对流行病学方法的理解及应用能力,笔者编写了经典案例,组织实验组学生在微信平台开展讨论,案例包括:a.大学生吸烟现状的调查设计;b.饮食与消化道肿瘤的病因学关联;c.阿司匹林药物预防肺癌的循证研究。在微信平台组织讨论的基本流程:a.提供案例的背景知识;b.启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c.引导学生自查、自学相关资料;d.集中讨论并解决问题;e.教师总结并点评学生的观点。④接收课堂教学的效果反馈。鼓励实验组学生在微信平台对每次课堂教学的效果作出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对不满意的地方提出具体理由和建议,教师对反馈内容及时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

(三)教学效果评估

1.课程结束后对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学生对流行病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理解程度、交流合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和比较。

2.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四)统计学处理

计数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统计软件为SPSS18.0,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检验,假设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的基本特征

如表1所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性别构成比例无显著差异(P=0.278)。通过教务查询和比较两组学生既往的总成绩绩点和学分,均无显著差异(P=0.436;P=0.788)。

(二)教学效果评估

1.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5份,收回105份。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中学习兴趣浓厚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5),并且在自主学习、学习方法、沟通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团队协作方面的能力提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

2.期末考试结果:成绩总分100,分为平时作业成绩20分和期末考试成绩80分,实验组学生在这两方面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

三、讨论

以手机微信平台作为教学辅助载体,可充分利用其即时的互动与信息传播能力,将不少学生沉迷手机娱乐的负面现象转换为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多个方面:①手机微信平台可传递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信息,营造多元化的辅助教学环境;②支持信息一对多传递,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交流;③可随时随地组织开展案例分析和讨论;④便于教师及时接收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改善教学效果。

本研究综合考虑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和手机微信平台的优势,开展随机对照实验,探讨了手机微信辅助课堂教学的实际价值。研究发现,定期通过微信给学生提供流行病学自学材料,灵活运用图文、语音和动画,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实时的答疑解惑和互动交流得到了实验组学生的普遍欢迎,不仅能够加强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协助,共同进步;通过在微信平台组织案例分析,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学会查找资料解决问题,提高了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实验组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也均优于对照组。因此,本研究结果支持手机微信平台可用于辅助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①手机微信平台发送的自学材料要区别于书本内容,可融入前沿和拓展知识点,字数适量,建议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灵活运用音频等功能;②教师及时在微信平台回复学生提出的疑问,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参与问题讨论,不建议在平台点名批评学生的表现;③对于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应主动了解其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有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2];④选择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案例进行分析,可参考PBL教学法的基本原则[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后分小组查找资料,教师引导讨论的进程,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总之,手机微信辅助教学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新的途径,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互动环境,为学生真正掌握并运用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悦,崔基哲.大学生手机依赖性问题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4,(17):92-93.

[2]杜雪娇.关于课堂教学中学生个性化教学的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96.

[3]张闻熙,陈峰.P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西南军医,2008,10(5):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