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8S管理模式在大专护生实践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2017-03-12干敏王洁杨菊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2期
关键词:用物实训室整理

干敏+王洁+杨菊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在大专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中引入8S管理模式,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活动,创造优雅的学习工作环境,形成良好的秩序和严明的纪律,从而减少浪费,提高效率。我院用该模式管理学生,使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8S管理模式;大专护生;实践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79-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验室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学科建设和教学工程正常运行的保障[1]。而护理专业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护理实践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随着我校护理专业规模的扩大,为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学院对实训室建设也在逐步增加。在此基础上,如何高效管理护生的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大专护生相较本科护生来说基础及自觉性均有所欠缺,传统的教学由教师或实验员课前准备好实训用物,课后进行整理,逐渐导致学生依赖性增大,责任心减弱,严重影响大专护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大专护理专业实践课程的管理中引入8S管理模式,加强对实训室及护生的管理,提高护生实践教学效果,培养职业素养是目前我院的当务之急。

一、对象与方法

选取2015级三年制护理专业21个班,共1020人。在护理专业主干课程《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融入8S管理模式,每个班教师按照床位数随机将学生分为多个责任组(每组6—7人),并固定床单位,由责任组长带领组员全程参与实训用物的准备、整理、整顿、清洁等工作,在此过程中注重团队合作,不断加强护生自我管理和自主性。8S管理具体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学习(Study),发音均以“S”开头,简称为8S[2]。我院根据护理实训中心管理需要,在实训室管理上侧重前“4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使每个护理实训室的各项物品等都按前“4S”规范的标准管理,目的在于规范实训室管理的同时也养成师生良好习惯;在职业素养的养成上侧重后“4S”(素养、安全、节约、学习),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其职业素养,最终一定程度提高护生整体素质。

二、具体实施

(一)运用前“4S”管理,规范实训室常规管理

1.整理物品,分类整顿。为规范实训室常规管理,我们首先对所有用物进行了整理,坚持“有用留之,无用弃之”的原则。根据各实训室不同特点进行不同整理,如基础护理实训室(模拟病房),低值易耗品和可重复使用物品进行分柜放置,一次性用物根据有效期前后放置,避免浪费,同时为各操作项目摆放标准盘,制作塑封小卡片,包含盘的名称和所需用物,不仅方便教师使用,同时也为护生练习时提供相应的参考标准,配套操作物品置于同一柜内。再按照物品的使用频率将常用物品放于柜子中层易拿取处,不常用的放于下层,极少用的放于上层。药品单独放置一柜,放于通风干燥避光处,药物按照内服、外用、注射等分类放置,整顿完毕。最后将所有实训室各标本柜贴上物品标签,固定摆放位置,每一柜子拍照打印出照片贴于柜子左上方,保证使用人能容易找到所需物品,并且能按照要求归还后摆放好。部分特殊物品管理按照“三定”(定人保管、定点放置、定期消毒檢查)要求,如紫外线消毒灯管由一名同学统一管理,保证规范使用管理。每次课后由责任组长带领成员完成整理归类,保证床单位及治疗车“四无”(无污染、无褶皱、无乱放、无垃圾),然后组间互查,互相督促,最后由带教老师检查后方可离开,将以上内容均其计入学生该科目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该课程总评50%,注重平时考核),提高学生积极性。

2.及时清扫,保持清洁。清扫是8S管理模式中最基本的一个步骤,往往配合整理整顿共同完成。清扫指的是将现场处于无垃圾、灰尘的整洁状态。制定清扫要求和值日表(按责任组分),每次课后先由小组组长带领组员完成所在床单位的清理,实训用物的检查及整理,剩余公共部分再由值日小组完成清扫,每次最后由班级大组长及授课教师进行最后检查,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感,逐渐培养责任心;每个项目各班练习并考核完成后,各班轮流进行实训室大扫除,做到进行彻底清洁,不留死角。

(二)运用后“4S”管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1.注重安全,规范操作。作为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教学科研正常运行及不断创新的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是高校实验室管理职能部门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3]。完善安全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如学生发生针刺伤,出现晕针、输液反应等的处理流程,形成规范的上墙制度。授课教师对首次进入实训室的学生应告知其护理实训室安全规章制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角度来说,实训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应及时发现并解决,例如,紫外线消毒灯,各班设置专人负责,练习各种注射法时注意防止针刺伤的发生,体温计破裂后水银的处理方法,氧气瓶等危险物品贴上特别提示等。在此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主人翁的意识。实验课后的废弃物品采取集中消毒处理,被污染的注射器及输液器使用后放入医疗废物锐器盒里,生活垃圾和医疗污染垃圾分开放置,医疗垃圾送入附属医院医疗垃圾回收站,以免废弃物品流落社会再利用,普遍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4]。从病人角度来说,时刻提醒学生把模拟人当真实患者,保证其安全,有爱伤观念。各组学生在课前课后报备实训室设备、门窗、电源开关、灯管、用物损害等情况。

2.节约成本,提高效益。教师随时在课程中向学生倡导节约的重要性,医疗器材实行使用登记制度,并定期由分室负责人进行检查统计,有无浪费现象出现。因大部分操作在模拟人身上完成,因此大部分低值易耗品可循环利用,如溶液、纱布、碘伏、治疗巾等。初次练习注射时,将未在真人身上使用过的注射器分发给学生进行药液抽吸练习,更换针头,重复使用,节约成本,同时师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将部分物品进行改造,创造练习条件,如将输液管道固定在模拟人身上,练习穿刺手法。真空采血管在模拟手臂上采完后,倒出模拟血浆后再用注射器抽出空气,即可重复使用,大大节约成本,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3.不断学习,提高素养。实训室模拟医院环境,从本学期第一节实训课开始就把学生当成护士来要求,进入实训室的全体师生衣着整洁,整理发型,不能佩戴首饰,保持仪容仪态,言谈举止文明,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形成依规行事的工作作风,成为严谨、认真、负责的人。另外让学生在每次实训课提前告知实训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到实训室后先自行准备相关用物,再与教师的标准盘进行对比,牢记所缺,逐渐减少依赖心理。课后各组清扫整理后不定期进行各组间的评比,从着装、课堂表现及用物整理等方面综合评出最佳小组,给予平时成绩加分,增加竞争意识,促进相互学习。

三、小结

实训室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历史任务,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我校结合实际情况,认清形势,明确方向,顺应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引入创新性管理理念,在护理实践教学管理中引入“8S”管理模式,经过一年试用,从实训室角度来说,相教之前更加整洁、美观、便于取用,管理更加规范化;从学生角度来说,以责任小组的模式加上“8S”管理模式,使学生从简单的整理、整顿、清洁、清扫中逐渐养成有安全意识、节约成本的习惯,小组协作增加学生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责任心和学习态度及自主性均有所提升,也学会了规范模拟病房的整理要求,经过一年培养,学生不仅更加规范自己的行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职业素养,为未来进入临床工作打下一定基础;对教师层面来说,减小工作负荷,提高效率,让教师可以腾出手来,多观察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合理指导。总之,在“8S”管理理念的支撑下,逐步加深对我校实训室自身管理发展新途径的探究,将理念落实,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渐促使实训室及学生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创新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曾荣华,一帆.索综合与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开放和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24.

[2]赵金平.“10S”管理法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5):157-158.

[3]温光浩,周勤,程蕾.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J].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53-157.

[4]陈宏,梁峰,赵媛,王汕珊,王卫.8S管理理念应用于护理实训教学的体会[J].效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2):21-23.

猜你喜欢

用物实训室整理
深静脉置管集束箱在休克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体位用物管理中的应用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
多功能治疗盘研制与应用
应急吸痰箱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