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
——培智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一点启示

2017-03-11辽宁省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于双凤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7期
关键词:培智课文生活

辽宁省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 于双凤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从事的是培智教育,面对的是一群折翼的小鸟,他们智商相对较低,思维相对缓慢,动作不够协调,表达不够清楚……他们更需要《纲要》所提出的各项能力的培养,他们更需要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因此,作为一名培智教育战线上的语文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就是语文实践。下面,就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谈一谈。

一、课前预习和搜集资料,为孩子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

智障学生由于受思维的局限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常常存在一种惰性,缺乏认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智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去除固有的惰性,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搜集课文相关资料,使其在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等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过程中,提高其语文实践能力。

如在教上海辅读教材语文第十一册《标志》一课时,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在理解课文大致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收集你所看到的标志。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就明亮了:有的孩子在放学过铁路时找到了“小心火车”标志;有的孩子在公交车里找到了“禁止吸烟”的标志;有的孩子在校园玩耍时看到了“禁止攀爬”的标志;有的孩子找到了新版新华字典的后面,上面满满的全是常见标志;还有的孩子直接到网上收索……总之,无论孩子们用了怎样的方法得到资料,都是他们自己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努力得到的,都是他们经验财富的积累,能力的提升。这样,教师在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机会,而且通过查找、翻阅、筛选、归纳等方式,让学生把平时积累的语文知识和生活经验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更让孩子们得到了参与和成功的喜悦,实实在在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课堂教学实践,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模拟实践机会

新课程背景下的培智语文教学,赋予课堂更多的是实践和感悟。通过师生的学习互动,让学生感悟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提高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必须在智障语文课堂中努力创设一定的实践环境,与众多的语言文字材料直面接触,使学生积极地参加到语文实践活动之中,提高语文的实践能力。情景表演、游戏、课本剧、分角色朗读、实验演示等形式为智障孩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模拟实践机会。如我在教《看病》一课时,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扮角色上台表演,让学生根据课文中语言文字的叙述,表演“我们”一家带奶奶看病的过程。这样,死的文本一下子就活络起来,师生通过共同构建、开发,不但合理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现实生活,与他人交流对话的情境,使其在历练中积累了经验和体验,而且巧妙地将文本和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为学生直接接触的语文材料,提高了他们面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三、课外实践活动作业,引导学生直面社会

课外实践活动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进行思维迁移训练的重要阵地,是最能激活学生思维和活力的形式。它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手脑功能的协调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比如,学生学习了《寄信》这篇课文后,就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邮局去进行实践体验。同时布置阶段性活动主题——寄信。引导孩子们学习写简短的信件给自己的熟悉的人,利用班级信箱和校内外的信使把信寄出去,通过奖励的办法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得这一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果,孩子们不但会寄信了,而且也会写信了。这就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和培养语文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经常根据一段时间的语文学习目标,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自然与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取、运用知识和锻炼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像进行“社会小调查”“当错别字检查员”“当小导游”和“环保宣传”等,要求学生向社会生活学习,学习为社会生活服务,做到学用结合,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收集信息、知识运用、活动组织等语文实践能力。

四、阶段性社会实践,给学生创设广阔的生活舞台

社会是一个广阔的大舞台,是孩子们将来一定会踏足的地方,虽然我们平时教学中一再强调生活实践,但课堂上的历练永远没有现实社会展现的事物更加真实、具体。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每学期我们都会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带领学生去商场购物,上电影院看电影,到医院看病,到车站买票乘车,到大自然欣赏、游玩,到工厂参观实习……让孩子们真正走出校园,直面社会。从简单的乘车买票、挂号看病,到复杂的超市购物,工厂实习,再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记录,孩子们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识字理解、语言沟通、数学计算、生活经验、特殊技能等知识技能在社会实践中的综合运用,为孩子们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奠定牢固的基础。

总之,语文处处皆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培智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实践这一片沃土,才能真正发芽,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培智课文生活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