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厌学现象的认识及对策

2017-03-11吉林省延吉市进学小学校张双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7期
关键词:家庭小学生心理

吉林省延吉市进学小学校 张双红

一、厌学的定义及表现

厌学症是指以学习为阴性刺激物的神经症,即讨厌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主要表现为畏惧老师,上课易走神、不喜欢讨论学习问题,作业拖拉,敷衍了事,或者不能及时完成错误率上升,怕考试甚至无故缺考,出现逃学行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有厌烦感等不愉快体验,视学习为沉重的负担,尽管面对各种纪律的约束,仍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活动。

俗话说“爱学是万善之源,厌学是万恶之源”,在孩子看来,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反正爸爸妈妈不管,只要乖乖听话,让父母、爷爷奶奶高兴就行。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父母的主导倾向是什么,对孩子有何期望和要求,往往是孩子愿不愿意学习和怎样学习的指示器。因此,矫治厌学症,首先要切实做好家长的工作,帮助家长彻底认清教育子女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孩子的成长父母缺席的后果。其次,我经常同家长取得联系,及时介绍和分析问题学生近来的学习情况和行为变化,充分肯定其优点和长处。

二、学生厌学主要表现

厌学心理的开始,表现其对学习产生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境,但这时对学习还是有信心的,有向上的动力。有的学生经过屡次考试失利,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但这时还未对学习完全丧失自信心。当在学习上碰到了困难,产生了障碍,真正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逐渐自暴自弃,厌学心理也就潜生暗长起来。

三、学生厌学心理原因

(一)家庭因素

家庭的不良影响是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心理状态、思想意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等在孩子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影响着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如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由于物质条件十分丰裕,父辈的物质给予,祖辈的精神关爱使小学生在家没有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造成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的恶性学习心理。部分家长认为家庭完全能够给予子女一个富裕生活,对学习不重视。另种情况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高高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失败,渐渐的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从而造成了厌学的严重后果。再者父母及父母和孩子长期处在一个充满战争硝烟的家庭和一个冷如冰窖的家庭,使他们整天处于焦虑不安的情绪中,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孩子心理得不到平衡就会寻找刺激沉迷游戏、上网,那么厌学情绪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二)学习因素

1.教师的“唯分论”

尽管素质教育早已提倡多年,但分数的“指挥棒”还是无形中影响着教师,片面地追求分数,一味地追求优秀率和升学率,只重视学生成绩好坏,而不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在教育手段上还存在着应试教育中的“灌输式”“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走进“唯分论”误区。久而久之,学生成绩的差异化会越来越大,优生一直是那几个,差生却越来越多。

2.同学的“孤立论”

大多数家长都要求孩子要尽量和成绩优异的学生相处以带动孩子的学习动力。但是优生不屑和差生处在一起,日久天长便形成两大阵营。差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越发严重,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出叛逆、消极甚至有些恶劣的行为。于是,开始被孤立、冷落,使他们沉沦消极状态中。这种状态伤害了厌学学生,挫伤了厌学学生的自尊,使之欲罢不能。

(三)学生自身因素

1.学习能力不足

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并非是真的厌学,也不是懒惰、智力低下,而是存在着学习方面存在的严重落后,影响了学习的成效,具体来说就是学习能力不足。许多学生花费大量精力来做练习,却事与愿违,成绩总得不到提高。

2.无明确的学习计划

多数学生存在着对学习的“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的学习状态,没有一个科学性的学习计划,不会对科类进行统筹安排,学习起来顾此失彼,对知识死记硬背,对课程内容不会抓住重点、难点,不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四、解决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几点对策

(一)家庭方面

对于厌学的学生,教育的关键不在于对其增加学习的压力,而是要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的能力。家长要戒急、戒惩、戒弃。家长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心态,以鼓励为主告诉孩子在遇到挫折或成效不大时,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不轻言放弃。首先家长要改变观念,不要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引导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发现孩子厌学,不要过分着急和焦虑。注意沟通发现成绩下滑时给予安慰。家长能做的就是营造宽松温暖的学习氛围,帮助孩子渡过意志挣扎期。其次,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一个有着温馨家庭的孩子在学习上容易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他们有着乐观的进取心,在思维方面也表现出灵活多变、善于提问发言;而一个昏暗的家庭的孩子在性格上就容易产生自闭的心态,在学习方面表现为木讷、呆板。

(二)课堂和谐

小学生对同学友谊十分重视,朋友间友谊属于“纯洁型”。在班集体中,同学间的互帮互助不仅有利于缩短成绩的差异化,还能使班集体产生和睦的氛围。作为教师,要有一颗博爱之心,关爱每一位同学,在待人方面平等待人;在学习上,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及时辅导,充分挖掘厌学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努力向好的方面发展。

(三)学生自身方面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所以在自我控制方面可以采取“座右铭”的方法,在自己不能约束自己学习时多看看民谚警句,以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之所以厌学,往往不是哪—个因素在单一地起作用,而是这些因素互为变量,互为因果,交合作用的结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是人生阶段学习阶段最强的人,他们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时间;需要等待;更需要学校、家庭的关爱呵护。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厌学,我们应全面考虑、分析诸多因素让因材施教在此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家庭小学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心理感受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我是小学生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