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与活力
2017-03-11王丽萍
王丽萍
(江西省玉山县四股桥中心小学,江西玉山 334700)
正所谓“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只要能够激发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活跃度,让语文课堂趣味性满满。在笔者看来,我们都无妨尝试一下,比如多媒体视频展示的教学方法或者是小组合作引导儿童合作探究,更或者是结合问题情境的创设等,都可以大大激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如何点燃儿童自主学习的激情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述,力图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儿童综合发展。
1 返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
结合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实践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凸出的。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其一,语文教师教学内容过于集中在教材上,而忽视了课外内容的拓展。造成了儿童视野的局限性。其二,主要是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尽合理。其实我们教师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引导和辅助的作用,真正探索、发现的过程还是需要儿童自己去完成,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能代替孩子们进行学习。但是实践中,笔者看到的却是教师“手把手”教学,在提出问题后还没等学生进行思考,就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在那个自然段中寻找,如此便失去了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因此,教学方法的择取不当这一内因,值得引起我们所有小学语文教师的关注。其三,是教师不太善于发现儿童的优点。其实笔者一直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是具有无限的潜能的,而这些潜能需要我们作为教师的去发现、挖掘,这是我们作为教学引导者的分内之事,也是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具体到教学一线中,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利用好这一特点和方法。
2 激发儿童自主学习兴趣,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2.1 结合现代多媒体视频教学方法,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以口述和图像两种表达方式相比,在同样的时间内,自然是图像这种表达方式向人们传递的信息更加丰富一些,并且图像表达这种方式还具有口述表达所不能达到的直观、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更不用说是连续性的图像——视频呈现方法了。此外,国外的一些教育研究者通过实验也发现,儿童容易被一些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视觉刺激所吸引,故而,基于这一儿童行为和意识的特点,我们不妨尝试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此来点燃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将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表现的意境美和满满的诗意传递给学生,改变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堕于学习的困境。
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材中如此描写:“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而对于桂林的山则是如此描写的:“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作者虽然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手法将桂林山、水的特点表达出来了,但是说一千道一万都无法比拟视频直观呈现的效果。笔者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法,结合视频播放的方式,让小学生观看。从而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中的相关内容,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2 以小组合作教学为基石,点燃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起来力量大!”小学生自主认知能力有限,加上一些课文内容本身就较为复杂,篇幅太多,就容易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学习兴趣逐渐消逝。而这无疑是我们所有小学语文教师所不愿看到的,故而,在笔者看来,就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来帮助化解。另外,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关于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影子,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是一种良好的教学理念,它可以使得小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获得迅速的提升。
比如,在教学《日出》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笔者让他们自由结合为学习小组,并且为他们布置了本课的学习任务:(1)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生词,并且通过查阅工具书和交流的方式进行理解和拼读。(2)在阅读中,标示出描写具体、生动、形象的部分。(3)课前搜集一些关于日出的图片。(4)通过交流,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在明确了合作学习的任务之后,他们一方面自主阅读和思考着问题,另一方面,积极通过合作交流进行论述、探索。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提升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2.3 利用问题和悬念情境的创设,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见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并且在笔者看来,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了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就算不上真正的学习,这样的教学只能说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至于学生能够汲取到多少营养,那就要看学生是否能够深入到学习中了。所以,笔者建议,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儿童一边学习,一边思考,在学习中锻炼思维,发散思维,使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班级内部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比如,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儿童喜欢对一些色彩艳丽的东西产生探索的兴趣,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等,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可以结合儿童这一行为特点,从教材中寻找实体情境再现的基点,倡导儿童发散式思考。如在教学《画杨桃》这一课时,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同样的一个杨桃,学生们画出的图像是不一样的呢?”在提出这一问题的同时,教师可以举一反三地让学生尝试性的画一画自己的肖像,因为学生们在班级中所处的方位不同,所以,毋庸置疑,他们绘画出的肖像也是不一样的,而经过这样的教学引导之后,儿童必然对于本课的学习体会更加深刻,也就更能触动心中自主学习的那根弦,从而激发孩子们的问题探究兴趣,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者间接构成了我们提升教学质量的障碍。为了攻坚克难,为了促进儿童的综合健康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经验提出了些许合理化的建议,期望可以激发儿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中披荆斩棘,获得最为深刻的学习体会和心得,让语文课堂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活力。
[1]王益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外语文,2017(24):60.
[2]刘文娜.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华少年,2017(24):48-49.
[3]程志霞,陈子超.基于翻转课堂的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培养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7(Z2):32-35.